栾晓祖
- 作品数:5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厦门市第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4例功能区胶质瘤手术神经生理监测的意义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评估功能区胶质瘤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IONM)的意义。方法选择2006年7月至2008年5月该院收治经影像学诊断确诊的胶质瘤患者48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4例。A组手术在没有IONM的条件下进行;B组患者术中联合应用体感诱发电位(SEP)和直接皮层单极电刺激定位中央区,比较两组患者的肿瘤切除程度、生存时间、术前和术后的Karnofsky评分及运动功能。结果 A组肿瘤全切19例(79.2%)、次全切5例(20.8%),B组肿瘤全切18例(75.0%)、次全切6例(25.0)。结论功能区的胶质瘤手术时行IONM能够增加手术安全性。IONM对生存时间和切除程度没有影响。
- 马书伟郑广顺栾晓祖
- 关键词:电生理学神经生理学经皮神经电刺激
- 颅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性损伤137例分析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总结和提高对颅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性损伤(PHI)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37例PH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院时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伤后距首次CT检查的时间、血肿类型与PHI发生的关系,PHI部位分布情况及治疗方法、预后情况等因素分析PHI的临床特点。结果颅脑原发性损伤越重、伤后距首次CT检查的时间越早,PHI的发生率越高;PHI出血类型中,脑内血肿(ICH)、硬膜外血肿(EDH)、硬膜下血肿(SDH)和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分别占40.88%、27.74%、17.52%和13.87%。结论对于中、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尤其伤后距首次CT检查时间在2h以内者,要在之后的6h内行CT复查,以便及时发现PHI,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 栾晓祖高广文肖德勇陈刚
- 关键词:颅脑损伤进展性出血性损伤动态CT检查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体会
- 2007年
- 栾晓祖肖德勇
- 关键词: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动态CT扫描中西医结合
-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及手术体会被引量:13
- 2012年
- 目的:分析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的术后并发症,探讨术中及围手术期的注意事项,减少手术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经钻孔引流手术治疗的单侧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例。结果:62例均明显好转或痊愈;其中17例(27.4%)术后早期出现少量颅内积气(<10ml),无张力性气颅;4例术后早期加行血肿腔内"尿激酶"灌注治疗后痊愈;1例术后1个月复发,改行开颅血肿包膜切除后痊愈;无导管误入脑实质病例,无术后脑脊液漏,无继发颅内感染及切口预后不良等。结论:钻孔引流手术是慢性硬膜下血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注意手术细节及围手术期处理,可以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
- 肖德勇郑广顺栾晓祖邱晓毅
-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并发症
- 超早期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研究超早期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性和优越性。方法:采用超早期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5例(显微组),传统开颅手术治疗32例(开颅组),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结果:显微组较开颅组术后恢复优良率明显升高,再出血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超早期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创伤小,止血可靠,并发症少,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好,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方法。
- 肖德勇张小军郑广顺栾晓祖邱晓毅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显微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