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晶
- 作品数:26 被引量:72H指数:4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首都市民健康培育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改良Hyper—CVAD/MA方案治疗侵袭性淋巴瘤42例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评估改良的Hyper-CVAD/MA强化方案治疗侵袭性淋巴瘤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42例用改良Hyper-CVAD/MA方案治疗的初治或复治的侵袭性淋巴瘤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19例(45.3%)患者达完全缓解(CR),13例(31.0%)达部分缓解(PR),有效率为76.2%(32/42)。1年无病生存(DFS)率和总体生存(OS)率分别为79.2%和83.7%,3年DFS率和OS率分别为65.3%和64.2%。CR率与有无B症状、结外受累、中枢神经系统受累、AnnArbor分期、既往治疗有相关性。主要不良反应包括造血功能受抑、感染、黏膜炎、肝脏、肾脏以及神经系统毒性等。结论改良Hyper—CVAD/MA方案治疗侵袭性淋巴瘤近期疗效满意,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可以控制。
- 王婷婷王昭付丽魏娜黄达永王晶石沈晶杨凌志崔华熊梅
- 关键词:淋巴瘤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安全性
- 氟达拉滨化疗后继发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三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研究氟达拉滨继发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例氟达拉滨继发PRCA病例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在化疗后1~6个疗程出现PRCA,需要输血治疗,并需要停止原发病的治疗。结论氟达拉滨继发PRCA,一旦出现,通常治疗困难,并会延误原发病的治疗。目前有用利妥昔单抗治疗成功的报道。氟达拉滨导致PRCA的机制目前还不清楚,需要进一步研究。
- 黄达永崔华熊梅付丽王晶石魏娜沈晶王昭
- 关键词:红细胞再生障碍氟达拉滨贫血
- 伊马替尼耐药K562/G的microRNA表达谱分析及与FOXO3/Bcl-6信号通路关系的研究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探讨CML耐药细胞株K562/G耐药相关的FOXO3/Bcl-6信号通路及相关microRNA(miRNA)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伊马替尼对K562/G的耐药性;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耐药株和敏感株细胞中FOXO3和Bcl-6蛋白的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FOXO3及Bcl-6 mRNA的表达。运用miRNA芯片技术筛查K562与K562/G细胞之间差异表达的miRNA,进一步筛选FOXO3/Bcl-6信号通路的靶向miRNA。结果:K562/G较K562细胞株的FOXO3及Bcl-6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Bcl-6 mRNA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而K562/G细胞中FOXO3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miRNA芯片结果显示,K562/G与K562细胞之间有109条miRNA存在显著的差异,其中上调miRNA为81个,下调miRNA有28个。经生物信息学反向预测,其中miR-6718-5p、miR-5195-5p、miR-4711-3p、miR-4763-5p、miR-4664-5p和miR-3176与该信号通路相关。结论:伊马替尼耐药与FOXO3/Bcl-6信号通路相关,并且K562/G与K562细胞存在miRNA表达显著差异。
- 沈晶王欢王晶石魏娜王昭
- 关键词:慢性髓系白血病耐药BCL-6
- 以中剂量阿糖胞苷为主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观察以中剂量阿糖胞苷为主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3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以中剂量阿糖胞苷为主的方案进行化疗。其中T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5例,B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5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3例,难治复发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3例,伯基特淋巴瘤2例,NK/T细胞性淋巴瘤2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1例、ALK阴性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1例,复发的套细胞淋巴瘤1例。结果完全缓解17例,部分缓解5例,无效1例。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Ⅲ-Ⅳ度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分别为100%和78.2%。结论以中剂量阿糖胞苷为主的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较好,其骨髓的毒性反应也非常明显。
- 黄达永崔华熊梅付丽王晶石魏娜沈晶王昭
-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阿糖胞苷
- 治疗相关血液恶性肿瘤13例分析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总结及探讨与治疗相关的髓系肿瘤及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2012年1月至2017年2月13例治疗相关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13例患者于原发肿瘤确诊后均接受化疗或放化疗联合治疗。其中治疗相关髓系肿瘤(t-MN)9例,1例治疗相关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3例治疗相关非霍奇金淋巴瘤(NHL)。2例患者疾病快速进展,治疗无效,余11例经过诱导达完全缓解。结论治疗相关的血液恶性肿瘤经传统治疗后预后较差,因其伴有高龄、脏器功能差、既往化疗蓄积剂量和不良染色体核型和基因突变,故需采用新药抗甲基化治疗或者采用较积极的自体或者异基因移植,可改善治疗效果。
- 沈晶魏娜黄达永王昭
- 关键词:淋巴瘤恶性肿瘤
- 含利妥昔单抗方案治疗EB病毒相关嗜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六例临床分析
- 2016年
- 目的观察含利妥昔单抗方案治疗EB病毒相关嗜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EBV-HLH)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接受含利妥昔单抗方案治疗的EBV-HLH患者的临床资料,随后确诊为淋巴瘤相关及原发性HLH患者未纳入分析。结果6例EBV-HLH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0~61岁,中位年龄27.5岁(21~60岁)。2例初治EBV-HLH患者治疗后2周达到部分缓解,但均在4周内复发;4例复发EBV-HLH患者均未缓解。6例EBV.HLH患者最终均因原发病进展、合并出血或感染等死亡。利妥昔单抗治疗前1周和治疗后1-2周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铁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纤维蛋白原和EBV-DNA共9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含利妥昔单抗方案治疗EBV-HLH的疗效不及既往研究结果,有待于前瞻性大规模利妥昔单抗单药治疗EBV-HLH的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
- 王晶石魏娜王旖旎张嘉吴林付丽黄达永沈晶王昭
- 关键词: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嗜血细胞性利妥昔单抗EB病毒
- 非白血病性髓系肉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 2009年
- 目的:分析非白血病性髓系肉瘤(NMS)的临床特征包括疾病的发病率、诊断、预后和治疗策略。方法:对我院近期确诊的1例牙龈NMS和NMS的文献资料进行复习和分析。结果:淋巴结、皮肤、泌尿生殖系统和消化系统是NMS常见的髓外好发部位,本例发生于牙龈,为少见病例;患者初诊时易被误诊为恶性淋巴瘤。NMS肿瘤细胞形态具有髓系细胞不同阶段分化特点,免疫组化示MPO、CD43和CD68等阳性;治疗首选蒽环类联合阿糖胞苷为基础的化疗。根据髓象与耐受情况加大阿糖胞苷的剂量,取得较好疗效。结论:为减少原发性NMS向ANLL转化并延长生存期,关键在于早期确诊和早期采用ANLL方案全身化疗。
- 黄达永崔华熊梅王欢付丽沈晶王婷婷王昭
-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分析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LL )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13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血液内科诊治的65例CLL患者临床资料。使用流式分析检测患者Zeta链相关蛋白-70(Zap70)表达,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基因( IgHV)突变程度,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FISH)检测细胞遗传学异常。按治疗方法分为含氟达拉滨组(32例)、利妥昔单抗联合含氟达拉滨组(20例)和其他治疗组(13例)。含氟达拉滨组患者主要采用FC或FCD方案,每28天为1个疗程,至少治疗4个疗程以上,F为氟达拉滨25 mg/(m^2· d),共3 d,C为环磷酰胺200 mg/( m^2· d),共3 d,D为地塞米松9 mg/( m^2· d),共5 d。利妥昔单抗联合含氟达拉滨组患者采用利妥昔单抗联合氟达拉滨为基础的化疗,其中利妥昔单抗375 mg/m^2,化疗前1 d使用,共1 d, FCD方案同上。其他治疗组患者口服苯丁酸氮芥6 mg/( m^2· d),服用30 d,每周监测血常规以调整剂量。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总有效率。结果①有52例患者行Zap70检测,结果显示阳性患者16例,阴性患者36例,阳性患者总有效率低于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3.8%(7/16)比86.1%(31/36),P<0.05];有34例患者检测IgHV基因突变程度,其中基因突变阳性患者21例,阴性患者13例,阳性患者总有效率高于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2%(20/21)比61.5%(8/13),P<0.05];有24例患者使用FISH技术检测染色体,其中正常核型7例(29.2%),其余17例(70.8%)患者至少有1种遗传学异常。②含氟达拉滨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1.9%(23/32),利妥昔单抗联合含氟达拉滨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0%(19/20),其他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30.8%(4/13)。前2组与其�
- 沈晶魏娜付丽黄达永王昭
- 关键词: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氟达拉滨
- 阿糖胞苷分别联合柔红霉素和去甲氧柔红霉素诱导治疗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效果比较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比较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DA)方案和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IA)方案诱导治疗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疗效及患者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 DA 方案或 IA方案诱导缓解治疗的84例初治 AML(除外 M3)患者临床资料。 DA 组32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15例,中位年龄46岁;IA 组52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23例,中位年龄49岁。疗效指标为化疗1个疗程后的完全缓解(CR)率、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DA 组 CR 率为65.6%(21/32),总有效率为75.0%(24/32);IA 组 CR 率为71.2%(31/52),总有效率为80.8%(42/52),两组 CR 率和总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和5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DA 与IA 组中位生存时间:16.8个月比24.9个月,5年生存率:26%比44%,均 P>0.05)。两组不良反应包括血液学(主要为骨髓抑制)和非血液学不良反应,两组间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对于初治 AML 患者,DA 方案诱导治疗1个疗程的缓解率和总有效率与 IA 方案相当,且两方案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不同。
- 黄达永魏娜付丽王晶石沈晶吴林王旖旎杨凌志崔华王昭
- 关键词:柔红霉素去甲氧柔红霉素阿糖胞苷诱导化疗
- 套细胞淋巴瘤25例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 分析套细胞淋巴瘤(MCL)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反应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友谊医院25例MCL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反应及预后因素.结果 25例患者中位发病年龄65岁,男女比例3.4∶1,其中骨髓侵犯15例(60%),Ann Arbor分期Ⅲ期6例(24%),Ⅳ期17例(68%),10例(40%)患者有B症状,5例(20%)患者乳酸脱氢酶(LDH)升高,16例(64%)患者β2-微球蛋白(β 2-MG)升高.17例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者完全缓解率为64.71%、2年总生存(OS)率为69.6%、2年无进展生存(PFS)率为45.1%,高于常规化疗者(P<0.005).预后分析显示:母细胞变异型、骨髓侵犯、LDH升高、Ki-67指数、简化的MCL国际预后指数(sMIPI)> 5分.白细胞升高为预后不良因素,而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脾大、年龄、B症状及β2-MG对预后无显著影响.结论 MCL恶性度高,预后差.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可明显提高CR率、PFS率及OS率.
- 沈晶王晶石魏娜付丽黄达永王昭
- 关键词:利妥昔单抗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