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焦立群

作品数:10 被引量:86H指数:7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动脉
  • 4篇动脉狭窄
  • 4篇颈动脉
  • 3篇血流
  • 3篇颈动脉狭窄
  • 3篇颈内
  • 3篇灌注
  • 2篇血管
  • 2篇中动脉
  • 2篇溶栓
  • 2篇颈内动脉
  • 2篇基底
  • 2篇基底动脉
  • 2篇成像
  • 2篇成形术
  • 2篇大脑
  • 2篇大脑中动脉
  • 1篇动静脉
  • 1篇动静脉瘘
  • 1篇动脉供血

机构

  • 10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第二人...
  • 1篇包头医学院第...
  • 1篇天津第四中心...

作者

  • 10篇焦立群
  • 5篇凌锋
  • 4篇朱凤水
  • 4篇吉训明
  • 4篇缪中荣
  • 4篇李慎茂
  • 3篇李坤成
  • 3篇卢洁
  • 2篇张鹏
  • 2篇李萌
  • 2篇凌峰
  • 1篇戚建树
  • 1篇支兴龙
  • 1篇谌燕飞
  • 1篇张鸿祺
  • 1篇闫宏亮
  • 1篇薄晓霞
  • 1篇陈俊抛
  • 1篇华扬
  • 1篇莫大鹏

传媒

  • 2篇介入放射学杂...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临床荟萃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的血管内治疗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患者临床诊断与治疗经过,以评价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16例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患者均施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观察其技术成功率、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远期疗效。结果16例患者经脑血管造影检查共发现27个狭窄病变,共成功植入36枚球囊扩张式支架,技术成功率达100%(16/16)。1例于手术后24h发生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6.25%(1/16)。随访期间,3例(18.75%)发生支架内再狭窄而致卒中再发。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在技术上可行,远期疗效良好。
缪中荣王斌李慎茂朱凤水吉训明焦立群凌锋
关键词:椎底动脉供血不足血管成形术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放射性颈动脉狭窄2例报告
2013年
2009年6~12月,我们采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CAS)治疗2例放射性颈动脉狭窄患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陈仁智檀素娟闫宏亮李素青薄晓霞焦立群
关键词:血管内支架成形术颈动脉狭窄放射性
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的介入治疗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探讨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动脉内溶栓治疗,溶栓后血管狭窄的处理问题。方法收集我院2001年1月至2006年7月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患者67例。全脑血管造影后,责任动脉内泵入尿激酶,复查造影,溶栓后动脉残余重度狭窄者置入支架。结果溶栓后血管完全再通17例(25.4%),血管部分再通41例(61.2%),血管未通9例(13.4%)。临床症状恢复良好19例,轻度伤残23例,重度伤残8例,死亡17例。结论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溶栓治疗是有效的,时间窗应强调个体化,溶栓后血管残余狭窄可行支架置入术。
朱凤水李慎茂缪中荣吉训明焦立群凌锋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溶栓
磁共振脑灌注成像在慢性颈内动脉狭窄与闭塞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2
2006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脑灌注成像对单侧慢性颈内动脉(ICA)重度狭窄、闭塞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2例单侧慢性ICA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行磁共振脑灌注加权成像(PWI)检查,计算出有关脑灌注参数图,包括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和达峰时间(TTP)图。其中14例进行外科或介入治疗,治疗后复查MR脑灌注成像,对治疗前后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62例ICA慢性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PWI均发现病变侧脑灌注异常,表现为TTP、rMTT明显延迟,而rCBF正常轻度下降,rCBV正常或轻度增高。病变侧rMTT、TTP、rCBV、与对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rCBF无显著差异(P<0.05)。40例患者TTP、rMTT延迟累及大脑中动脉分布区和分水岭区,22例仅累及分水岭区。14例患者外科或介入治疗后TTP、rMTT图灌注异常区较治疗前减小(P<0.01),病变侧TTP、rMTT值较治疗前减低(P<0.01)。结论PWI检查能够提供单侧ICA慢性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受损情况,观察治疗前后脑灌注的改善情况,为评价疗效提供影像学依据。
卢洁李坤成焦立群凌峰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磁共振成像灌注血流动力学
氙CT评价颈内和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的脑血流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颈内/大脑中动脉慢性狭窄、闭塞患者的氙CT脑血流成像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例颈内/大脑中动脉慢性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行氙CT脑血流成像检查,2例行乙酰唑胺负荷试验。计算出脑血流图,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20例颈内/大脑中动脉慢性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10例单侧ICA/MCA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7例发现病变侧CBF轻度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10例单侧ICA/MCA闭塞,对侧重度狭窄患者,9例CBF图发现异常改变,表现为闭塞侧CBF下降较狭窄侧降低明显(P<0.05);闭塞侧CBF值与单侧病变患者的正常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例行乙酰唑胺负荷试验患者,负荷后CBF降低较负荷前明显。结论氙CT检查能够显示颈内/大脑中动脉慢性重度狭窄或闭塞脑血流情况,有利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
卢洁李坤成高艳焦立群李萌
关键词:大脑中动脉脑血流量
初诊为静脉窦血栓的硬脑膜动静脉瘘5例分析及文献回顾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误诊、漏诊的原因及与静脉窦血栓(IVST)形成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7月收治的初诊为IVST最后诊断为DAVF 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误诊、漏诊的原因。结果 5例患者中,3例有高颅压表现,1例为记忆力下降,1例有帕金森综合征表现。均行头颅MRI及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RV)提示IVST,5例经血管内介入栓塞成功治愈,术后均恢复良好,症状减轻。结论 DAVF多继发于IVST,但在诊断IVST时往往忽视DAVF,导致漏诊,延误治疗,故对于高颅压的患者或IVST的患者必须要想到DAVF的可能,避免误诊、漏诊,以争取早诊断、早治疗。
王利军吉训明张鹏李慎茂朱凤水焦立群缪中荣何川凌锋
关键词:动静脉瘘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高灌注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16
2005年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高灌注综合征的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高灌注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特别是术中和术后的 血压管理、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监测脑血流速度和最终的治疗及转归。 结果 2例患者经严 格控制血压1~3 d后,脑血流速度恢复正常,脑高灌注状态得以缓解。1例患者因血压控制不佳, 导致脑高灌注状态,诱发脑出血而死亡。 结论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高灌注综合征有潜在的危 险,经严格控制血压后,多于术后1—3 d缓解。
李萌郑宇张鸿祺支兴龙张鹏焦立群莫大鹏华扬凌锋
关键词: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血压血流速度高灌注综合征
MR脑灌注成像评价颈内/大脑中动脉狭窄与闭塞的外科治疗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对外科和介入治疗前后ICA/MCA慢性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的脑灌注成像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对疗效评价的应用。方法23例单侧慢性ICA/MCA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分别于外科或介入治疗前后行MR脑灌注成像检查,计算脑灌注参数图,包括rCBF、rCBV、rMTT和TTP,对治疗前后脑灌注参数进行定性和定量比较分析。23例患者中10例行STAMCA吻合术,10例行PTAS,3例行CEA。10例行STAMCA吻合术中6例为MCA闭塞,4例为ICA闭塞;10例行PTAS中7例为ICA重度狭窄,3例MCA重度狭窄;3例行CEA均为ICA重度狭窄。结果23例慢性ICA/MCA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治疗前TTP、rMTT图均发现病变侧灌注延迟,而rCBF、rCBV图改变不明显,治疗后TTP、rMTT图上灌注异常区较治疗前减小,有显著性差异(P<0.01),rCBF和rCBV图与术前比较均无明显变化。治疗后病变区TTP、rMTT值较治疗前减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rCBF和rCBV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WI检查能够观察外科和介入治疗前后脑灌注的改善情况,为评价疗效提供影像学依据。
卢洁李坤成焦立群凌峰
关键词: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灌注
不同时间窗超选择眼动脉溶栓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窗超选择眼动脉溶栓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疗效。方法选取单侧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26例。按发病到开始动脉溶栓时间分为A、B两组,其中A组(3 h^72 h)16例,B组(72 h^5 d)10例。均采用Seldinger技术,微导管超选择性眼动脉插管,局部灌注尿激酶250 000~500 000U(10 000 U/min)进行溶栓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溶栓后A组的视力改善率明显优与B组(87.50%VS 70.00%),并且A组显效率高于B组(37.50%VS 20.00%);对比视力改善率和视网膜动脉灌注改善率,各组视力改善率高于视网膜动脉灌注改善率(A组:87.50%VS 81.25%;B组:70.00%VS 50.00%)。结论超选择眼动脉溶栓是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安全、有效治疗措施。5 d内进行干预均有效,早期干预组效果好于延迟干预组,但针对具体患者必须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
聂大奥谌燕飞焦立群陈俊抛胡欢徐基瑛
关键词: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时间窗尿激酶
颈动脉支架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并发症被引量:18
2007年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治疗的并发症。方法对648例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及颈部超声检查。365例患者使用脑保护装置,283例未使用保护装置283例。结果648例患者技术成功率为100%,患者症状消失或好转率为78.7%。心率<50次/min者占26.4%;术中栓子脱落5例,其中3例治疗后恢复,2例遗留一侧肢体运动障碍,术后颅内出血死亡3例,术后30d内总脑卒中或死亡6例,占1.2%。随访率为778%。再狭窄17例,占3.3%。结论颈内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支架治疗是安全的,但术前对临床及影像学检查正确评价,术中规范化操作及术后规范化护理,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李慎茂缪中荣朱凤水吉训明焦立群戚建树凌锋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手术中并发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