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祁智

作品数:32 被引量:69H指数:5
供职机构: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农业科学
  • 13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0篇拟南芥
  • 8篇羊草
  • 6篇基因
  • 5篇
  • 4篇植物
  • 4篇胁迫
  • 3篇蛋白
  • 3篇低钙
  • 3篇生物胁迫
  • 3篇水培
  • 3篇突变体
  • 3篇基因表达
  • 3篇非生物
  • 3篇非生物胁迫
  • 3篇
  • 3篇
  • 2篇盐胁迫
  • 2篇羊草草原
  • 2篇异黄酮
  • 2篇幼苗

机构

  • 32篇内蒙古大学
  • 3篇内蒙古和盛生...
  • 2篇内蒙古师范大...
  • 2篇内蒙古农业大...
  • 2篇内蒙古蒙草生...
  • 1篇包头师范学院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呼和浩特职业...
  • 1篇俄勒冈大学
  • 1篇包头市园林科...

作者

  • 32篇祁智
  • 8篇亢燕
  • 3篇张彦桃
  • 3篇王静
  • 2篇杨佳
  • 2篇陈贵林
  • 2篇杨菊
  • 2篇王欣
  • 2篇毛惠平
  • 1篇刘丹
  • 1篇李瑜
  • 1篇杨佳
  • 1篇任学敏
  • 1篇王倩
  • 1篇娜日苏
  • 1篇侯向阳
  • 1篇特日格乐
  • 1篇邬晓红
  • 1篇张俊霞
  • 1篇陈建华

传媒

  • 10篇北方农业学报
  • 7篇华北农学报
  • 2篇草业科学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草业学报
  • 1篇宁夏农林科技
  • 1篇中国草地学报
  • 1篇植物学报
  • 1篇中国科学:生...

年份

  • 2篇2023
  • 5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脱硫石膏对紫花苜蓿生长发育及饲用品质的影响
2022年
【目的】探究施用不同质量比混合的营养土与脱硫石膏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inn.)的生长发育及饲用品质的影响,为提高工业废弃物脱硫石膏的利用率、提高紫花苜蓿的产量、改善紫花苜蓿的饲用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全营养土为对照组,以9∶1、8∶2、7∶3、6∶4、5∶5、4∶6(质量比)混合的营养土与脱硫石膏为试验组,分别种植紫花苜蓿,测定对照组和试验组紫花苜蓿的平均株高及鲜重,Ca、Fe、Zn、K、S元素含量,以及氨基酸、糖类化合物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①试验组紫花苜蓿平均株高及鲜重均有显著(P<0.05)或者极显著(P<0.01)提高;②试验组紫花苜蓿的Ca、Fe、Zn、K、S元素含量均有显著(P<0.05)或者极显著(P<0.01)积累;③试验组紫花苜蓿的氨基酸、糖类化合物含量均有显著(P<0.05)或者极显著(P<0.01)增加。【结论】施加脱硫石膏能够促进紫花苜蓿的生长发育,改善紫花苜蓿的饲用品质,在苜蓿种植中施加6∶4的营养土与脱硫石膏,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工业废弃物脱硫石膏以及促进农牧业生产。
闫春霞娜日苏高洁祁智
关键词:脱硫石膏紫花苜蓿生长发育饲用品质
刈割频率对天然羊草草原羊草叶钙、铁、锌及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2022年
【目的】明确不同刈割频率对天然羊草草原羊草叶中Ca、Fe、Zn及氨基酸含量的影响,以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刈割方式。【方法】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连续19年对样地羊草进行不同频率的刈割,集中采样后对羊草叶中Ca、Fe、Zn及14种氨基酸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与不刈割相比,刈割2年休1年、1年刈割1次、1年刈割2次羊草叶的Ca含量分别提高了13.6%、21.8%、11.8%,且差异显著(P<0.05);不刈割及不同刈割频率间羊草叶的Fe、Zn含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与不刈割相比,刈割1年休1年、刈割2年休1年、1年刈割1次的羊草叶中14种氨基酸总量分别提高了30.95%、40.19%、33.76%,且差异显著(P<0.05)。在不同刈割频率下,羊草叶的Ca含量以1年刈割1次最高,刈割2年休1年次之;14种氨基酸总量以刈割2年休1年最高,1年刈割1次次之。【结论】1年刈割1次和刈割2年休1年是提高天然羊草草原羊草品质较为科学合理的刈割方式。
闫春霞赵曼宝音陶格涛赵一安祁智
关键词:刈割频率
蒙古扁桃编码Ca^(2+)结合蛋白基因的系统性鉴定和表达分析
2017年
为进一步解析蒙古扁桃抗逆境的遗传机理,采用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和基因表达分析,在蒙古扁桃体内鉴定到16个编码Ca^(2+)结合蛋白的全长转录本,包括4个Ca^(2+)ATPase(ECA/ACA),3个具有多个跨膜域的新型Ca^(2+)通道蛋白(ERD),5个Ca^(2+)/H+反向转运蛋白(CAX),2个Ca^(2+)依赖的蛋白激酶(CPK)和2个钙调素蛋白(CAM),它们的结构域同拟南芥同源蛋白基本相同。ERD、CAX、CPK和CAM各有1个基因在蒙古扁桃根和叶中有明显表达,其中的ERD、CPK和CAM类的基因表达在不同程度上受干旱和盐胁迫调节,说明有可能调节蒙古扁桃的抗逆能力。
刘洋铁英杨佳祁智毛惠平
关键词:蒙古扁桃转录组测序钙结合蛋白钙调素
放牧和施肥模式对轻度退化天然羊草草原羊草叶钙、铁、锌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索轻度退化天然羊草草原更加合理的放牧和施肥模式,为提高牧草饲用品质提供参考。【方法】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别测定了不同放牧强度[不放牧(CK)、轻度放牧、中度放牧、重度放牧],不同放牧模式[不放牧(CK)、单独牧牛、单独牧羊、牛羊混牧]及不同施肥模式[不施肥(CK)、施加氮磷钾复合肥、施加腐殖酸肥、施加硝酸铵]的轻度退化天然羊草草原羊草的株高、鲜重及羊草叶Ca、Fe、Zn含量。【结果】重度放牧能够促进羊草叶Fe含量的增加,与CK相比增加了76%(P<0.05);单独牧牛、单独牧羊、牛羊混牧能够促进羊草叶Fe含量增加,与CK相比分别增加了36%、174%和164%(P<0.05);轻度放牧、中度放牧,施加氮磷钾复合肥、腐殖酸或硝酸铵对羊草叶Ca、Fe、Zn含量积累无影响;与CK相比,施加75、150、225 kg/hm^(2)氮磷钾复合肥和1500 kg/hm^(2)腐殖酸时,羊草的株高分别提高了10.0%、22.1%、28.5%和13.0%。施加150、225 kg/hm^(2)氮磷钾复合肥时,羊草的鲜重分别增加了35.0%和63.0%(P<0.05)。与CK相比,施加75 kg/hm^(2)氮磷钾复合肥和1500 kg/hm^(2)腐殖酸均对羊草鲜重无显著影响(P>0.05)。施加不同浓度的硝酸铵对羊草的株高、鲜重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对于轻度退化的天然羊草草原,重度放牧、单独牧牛、单独牧羊及牛羊混牧的模式均会促进羊草叶Fe含量的积累,使羊草的饲用品质有所提高;施加氮磷钾复合肥和腐殖酸能够促进羊草株高、鲜重增加。
闫春霞赵曼李浩张林张晓严祁智
关键词:羊草放牧强度施肥模式
拟南芥茉莉酸途径调节植物对根结线虫的防御反应
2014年
对拟南芥根中的茉莉酸(Jasmonic acid,JA)生物合成和信号转导途径及JA对根结线虫发病机制所起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根结线虫的侵染显著诱导拟南芥根中JA和JA-异亮氨酸共轭物(JA-Ile)的合成,分别为AOS1、OPR3和JAR1基因调控。根结线虫在JA缺失突变体和JA-Ile缺失突变体(aos1、opr3、jar1)根中的生殖活性明显低于野生型,但是在缺失JA信号转导核心基因的突变体coi1和jin1的根中同野生型没有显著区别。使用外源JAIle可以使根结线虫在jar1根中的生殖能力恢复到在野生型根中的水平。这些结果证明,拟南芥根中JA的合成途径为根结线虫侵染所必需。
王静邬晓红其乐木格特日格乐祁智亢燕
关键词:拟南芥茉莉酸根结线虫突变体先天免疫
一种样品混匀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样品混匀装置,属于样品前处理技术领域,包括:电机,驱动端连接有转轴;固定板,背面固定连接在转轴上,正面适于放置样品盒;所述固定板的至少相邻的两侧边具有连接带,每侧的连接带适于卡接至其本身相对的侧边上;...
季成孙永伟祁智
文献传递
羊草LcZIP1的铁转运功能鉴定
2023年
羊草在我国内蒙古草原广泛分布,是重要的乡土牧草,然而关于羊草矿质营养吸收的分子机制尚未受到广泛关注。关于ZIP家族在植物吸收和转运必需微量元素和重金属过程中的作用,在模式植物和农作物中研究较多。本研究从羊草转录组数据库中筛选到一个与ZIP同源的基因Lc206852,发现其与拟南芥ZIP家族的Zn^(2+)转运蛋白AtZIP1亲缘关系较近,因此将其命名为LcZIP1。利用TMHMM Server v.2.0进行跨膜域分析发现,LcZIP1是一种跨膜蛋白,有9个跨膜域,与禾本科短柄草属植物ZIP亲缘关系最近。将LcZIP1-GFP瞬时转染烟草叶表皮细胞和羊草叶原生质体进行亚细胞定位,发现LcZIP1定位于内质网。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缺铁、高铁和高锌环境可诱导LcZIP1表达,表明LcZIP1参与环境中Zn和Fe营养水平的响应。最后通过酵母功能互补试验证明,LcZIP1在低铁条件下能够使低铁敏感酵母突变体(△fet3/△fet4)恢复生长,暗示LcZIP1具有Fe^(2+)转运功能。以上结果对日后开发和利用微量元素强化农作物品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亢燕王耀辉牛天慧滕哲祁智杨佳
关键词:羊草
紫花苜蓿MsCIPK2的克隆及功能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CIPK是植物响应逆境胁迫信号通路中一类重要的蛋白激酶,可与CBL形成CBL-CIPK复合物,启动细胞内相关应答基因的表达而应对各种非生物胁迫。发掘并研究紫花苜蓿MsCIPK基因响应非生物胁迫的分子机理,有助于揭示紫花苜蓿抗逆生物学基础,为紫花苜蓿抗逆育种提供新的基因资源。【方法】通过PCR技术克隆MsCIPK2,使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分析基因序列,利用qRT-PCR技术分析MsCIPK2,以及与其互作的4个CBL基因(MsCBL2、MsCBL6、MsCBL7和MsCBL10)在紫花苜蓿各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在烟草叶片表皮细胞中,瞬时表达pCAMBIA1302-GFP-MsCIPK2融合表达载体,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进行亚细胞定位,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分析MsCIPK2与4个MsCBLs蛋白互作情况,利用发根农杆菌诱导紫花苜蓿产生过量表达MsCIPK2的毛状根,利用qRT-PCR技术分析转基因毛状根株系中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通过PCR扩增获得MsCIPK2片段,该基因CDS为1 230 bp,编码409个氨基酸,具有典型的CIPK家族的ATP结合位点、激活环、NAF motif和PPI motif等结构域。MsCIPK2在紫花苜蓿根中表达量最高,在花中表达量最低。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MsCIPK2蛋白定位于内质网。酵母双杂交试验结果显示,MsCIPK2蛋白与MsCBL2、MsCBL6、MsCBL7和MsCBL10蛋白具有相互作用,且与MsCBL10蛋白相互作用较强。MsCBL2、MsCBL6和MsCBL10在紫花苜蓿根中表达量最高,MsCBL7在荚中表达量最高。qRT-PCR结果表明,过量表达MsCIPK2的毛状根中响应非生物胁迫基因ATPase、P5CS、CYP705A5、COR47、HAK5和RD2的表达量均明显上调。在200 mmol·L^(-1)NaCl和20%PEG处理条件下,与对照相比,过量表达MsCIPK2毛状根的丙二醛含量降低,SOD活性、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增高。【结论】紫花苜蓿MsCIPK2与MsCBLs蛋白互作,主要在根中表达并响应盐和干旱胁迫,过量表达MsCIPK2可以提高紫花苜蓿的耐盐性和耐旱性,MsCI
苏倩杜文宣马琳夏亚迎李雪祁智庞永珍
关键词:紫花苜蓿非生物胁迫
钙调节羊草非生物胁迫耐受性的作用
2021年
为了探讨外源钙对提高羊草耐受性的作用,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的羊草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无菌培养方法,研究了补加不同浓度CaCl_(2)对盐、碱、渗透、低温4种非生物胁迫下羊草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50 mmol/L NaCl胁迫时羊草幼苗的生长受到显著抑制,当补加1 mmol/L CaCl_(2)后羊草种子发芽率显著提高,幼苗的根长、叶长与鲜质量增加。pH值8.5、300 mmol/L Mannitol胁迫时羊草幼苗的生长均会受到显著抑制,当补加1~20 mmol/L CaCl_(2)后未能有效缓解碱胁迫、渗透胁迫对羊草幼苗生长的影响。4℃胁迫时羊草幼苗的生长受到显著抑制,当补加20 mmol/L CaCl_(2)后羊草幼苗叶长、鲜质量增加,叶中丙二醛含量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增强,还原型抗坏血酸含量增加。综上所述,补加外源CaCl_(2)可以提高羊草幼苗的抗盐和抗低温能力,但是对抗碱和抗渗透胁迫能力没有改善。
赵曼祁智
关键词:羊草非生物胁迫生理指标
加快构筑北方草原生态安全屏障产业和技术融合发展体系的思考被引量:9
2019年
我国北方草原面积辽阔,生态类型和生物多样性丰富,是我国生态安全屏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速构建北方草原生态安全屏障对于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论述北方草原生态系统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基础上,从系统综合的角度提出"完整、稳定、活力、美丽"的建设目标,对北方草原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具有方向性的指导意义;并提出要实现北方草原生态安全屏障的建设目标,必须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打造退化草原修复、生态草牧场发展、大数据驱动3个方面的技术支撑体系;同时,必须坚持技术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的方向和路径,才是有效的、可行的双轮驱动实现路径。
侯向阳祁智梁存柱邢旗
关键词:北方草原生态安全屏障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