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林云 作品数:19 被引量:74 H指数:4 供职机构: 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隧道颈内静脉置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0 2004年 翟林云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 并发症 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联合硫辛酸治疗DPN的疗效 2015年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发病率各地统计相差较大,从15%~90%不等。迄今尚无一种特效的治疗药物。本研究采用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联合硫辛酸治疗DPN,现报道如下。 徐园园 卢学超 魏迎凤 解其华 翟林云动静脉内瘘改良术15例报告 被引量:2 2001年 利用桡动脉与尺动脉形成掌弓动脉这一特点 ,对 1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取了桡动脉远心端与头静脉近心端行端 -端吻合的方法 ,一次性吻合成功 14例 ,1例失败。避免了原方法的多种缺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阿胜 刘惠霞 翟林云关键词:血液透析 慢性肾功能衰竭 动静脉内瘘 桡动脉 尺动脉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相关性分析 目的: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可作为一个反映早期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指标,可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多项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易并发血管病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人群。本研究拟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魏迎凤 徐园园 卢学超 翟林云关键词:糖尿病患者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2型糖尿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甲状腺激素关系研究 被引量:2 2013年 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可作为反映早期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指标预测心血管事件发生。多项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易并发血管病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人群。本研究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CIMT与血清甲状腺激素(TH)之间的关系。 魏迎凤 徐园园 卢学超 翟林云关键词:2型糖尿病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糖尿病患者颈、股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Hcy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2014年 选择159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B超测得的IMT分为颈动脉血管病变组(a组)及颈动脉无血管病变组(b组);股动脉血管病变组(A组)及股动脉无血管病变组(B组),分别检测两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Hcy、IMT等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组的年龄、Fib、D-D、IMT、Hcy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动脉与颈动脉结果相似;颈、股动脉IMT均与年龄、病程、Fib、Hcy呈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Hcy均与CIMT及FIMT独立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颈、股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与Hcy密切相关,监测Hcy有助于早期预测糖尿病血管病变。 徐园园 魏迎凤 翟林云 卢学超关键词: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同型半胱氨酸 3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血透前后心电图S-T的变化分析 1998年 3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血透前后心电图S-T的变化分析翟林云李红霞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者多有高血压、贫血、脂代谢异常,在血液透析(HD)过程中常发生胸闷、胸痛等症状,心电图(ECG)检查可有S-T段的异常。有报道50%接受HD的病人死于心脏病,主... 翟林云 李红霞关键词:肾功能衰竭 心电图 S-T段 透析低血压与非透析低血压血容量状况的分析 被引量:19 2004年 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和超滤过程中透析相关低血压的发生与血容量变化的关系。探讨症状性透析低血压的防治策略。方法 以过去 3月内发生过症状性透析低血压为观测组 (2 3例 ) ,设无透析低血压的为对照组 (2 8例 )。应用超声血容量检测仪比较透析低血压者和正常对照者在透析超滤过程中血容量的变化特点、以及血压、心率的相应变化。结果 低血压组的透析间体重增加量、超滤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2 )。透析 1小时后相对血容量、血压的下降程度超过对照组 (P <0 .0 5 ) ;而反射性的心率增快方面 ,低血压组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血容量下降是发生低血压的重要机制 ,尤其是透析者伴有心血管功能损害时 ,更易发生透析低血压。 翟林云 张小梅关键词:透析低血压 血容量 瑞舒伐他汀辅治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辅治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方法将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糖尿病饮食、控制血糖和降压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每晚加服瑞舒伐他汀10mg,疗程12周。12周后观察2组颈动脉斑块的变化、血脂及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最大厚度(Tmax)、横切面最大面积(Smax)及血脂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颈动脉IMT及斑块面积、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IMT、Tmax、Smax及血脂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对照组发生心肌梗死1例、脑梗死1例。治疗组肝功能转氨酶升高至2倍以内1例,停用瑞舒伐他汀后复查肝功能恢复正常。结论瑞舒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具有很好的疗效。 徐园园 马亮 魏迎风 翟林云关键词:瑞舒伐他汀 颈动脉粥样硬化 糖尿病 活性维生素D_3灌胃治疗大鼠糖尿病肾病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活性维生素D3灌胃治疗大鼠糖尿病肾病的效果,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实验1组、实验2组及实验3组各8只。模型组、实验1组、实验2组及实验3组采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对照组注射同体积的枸橼酸钾缓冲液。实验1、2、3组分别以0.03、0.06、0.12μg/(kg·d)骨化三醇(活性维生素D3)灌胃,1次/d,模型组与对照组以等量花生油灌胃。各组均连续用药8周。灌胃结束后测定24 h尿蛋白(24 h UTP)、空腹血糖(FBG)、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钙、血磷、25-(OH)D3及甲状旁腺激素(PTH)。留取标本后处死各组大鼠,取肾脏组织,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肾脏病理学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肾脏组织中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蛋白。结果实验1、2、3组及模型组的FBG、24 h UTP、BUN、Scr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实验1、2、3组的24 h UTP、BUN、Scr低于模型组,其中实验3组24 h UTP低于实验1组(P均<0.05)。实验1、2、3组肾脏病理改变较模型组减轻,以实验3组最为明显。模型组肾脏组织中TGF-β1、CTGF表达高于对照组(P均<0.05);实验1、2、3组TGF-β1、CTGF表达低于模型组,其中实验3组TGF-β1、CTGF表达低于实验1组(P均<0.05)。与实验1组相比,实验3组PTH水平下降,血钙、血磷水平升高(P均<0.05)。结论活性维生素D3灌胃可减轻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病理改变,改善肾功能,其机制可能与下调TGF-β1、CTGF表达有关;但活性维生素D3以0.12μg/(kg·d)剂量使用将影响骨质代谢。 徐园园 魏迎凤 卢学超 解其华 翟林云关键词: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肾病 活性维生素D3 转化生长因子Β1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