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迎凤

作品数:30 被引量:87H指数:5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糖尿
  • 15篇糖尿病
  • 8篇2型糖尿
  • 8篇2型糖尿病
  • 7篇病患
  • 6篇血液
  • 6篇糖尿病患者
  • 5篇蛋白
  • 5篇动脉
  • 5篇动脉内
  • 5篇肾病
  • 5篇糖尿病肾病
  • 5篇相关蛋白
  • 5篇2型糖尿病患...
  • 4篇血液透析
  • 4篇生长因子Β
  • 4篇转化生长因子
  • 4篇转化生长因子...
  • 4篇转化生长因子...
  • 4篇颈动脉

机构

  • 19篇南通大学
  • 12篇南通市第三人...
  • 4篇江苏省南通卫...

作者

  • 29篇魏迎凤
  • 17篇卢学超
  • 13篇徐园园
  • 12篇解其华
  • 11篇翟林云
  • 6篇王春华
  • 5篇徐园园
  • 4篇徐学康
  • 4篇缪世梅
  • 4篇纪易斐
  • 4篇任亚丽
  • 3篇张小梅
  • 3篇王爱萍
  • 2篇张小梅
  • 2篇王爱萍
  • 1篇邹美银
  • 1篇郑露
  • 1篇郑露
  • 1篇施岚
  • 1篇朱勇根

传媒

  • 3篇微循环学杂志
  • 3篇实用糖尿病杂...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国血液净化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南通医学院学...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航空航天医药
  • 1篇交通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扬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内分泌外...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6篇2013
  • 3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3
  • 1篇2002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透析液钾浓度对血液透析患者QT间期及QT离散度的影响被引量:13
2007年
目的探讨透析液钾浓度变化对血液透析患者QT间期及QT离散度的影响。方法选择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血液净化中心60例慢性肾衰竭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先后应用钾浓度为2.0 mmol/L,3.0mmol/L的透析液各进行1次血液透析,分别记录临床及实验室指标,采用12导联同步记录透析中(透析至4h)心电图测量并计算QT间期(QT)及QT离散度(QTd)。结果采用钾浓度3.0mmol/L透析液血液透析时,QT间期由钾浓度2.0mmol/L透析时(595.51±39.01)ms缩短为(540.61±44.63)ms,QTd由(63.27±8.46)ms缩短为(53.46±8.83)ms,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相同钾浓度透析液透析时透析前血钾浓度<3.5mmol/L患者QTd较血钾浓度≥3.5mmol/L患者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Td反映心室复极的不均一性和电不稳定性.采用钾浓度3.0mmol/L透析液进行透析可缩短QT间期及QTd,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防治透析前低血钾也可缩短QTd,减少透析中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魏迎凤王爱萍张小梅徐学康邹毓斌
关键词:血液透析QT间期QT离散度心律失常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相关性分析
目的: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可作为一个反映早期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指标,可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多项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易并发血管病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人群。本研究拟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魏迎凤徐园园卢学超翟林云
血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水平与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1q/tumou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protein-3,CTRP3)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111例及同期在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人民医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30名。健康体检者30名为对照组,T2DM患者111例根据是否合并NAFLD分为T2DM组52例,T2DM+NAFLD组59例。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3组相关临床资料,多组间比较数据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定性资料比较用χ2检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IMT)与影响因子的相关性采用偏相关性分析,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颈动脉IMT的影响因素。结果对照组、T2DM组和T2DM+NAFLD组3组间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分别为(23.65±2.81)、(25.52±3.12)、(24.90±2.94)kg/m2,收缩压分别为(119.43±15.81)、(130.63±10.20)、(139.37±14.11)mmHg,舒张压(72.93±9.74)、(73.40±9.44)、(77.97±10.00)mmHg,空腹血糖分别为(5.12±0.77)、(9.78±1.37)、(9.24±1.46)mmol/L,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分别为(4.87±1.43)%、(7.99±1.10)%、(8.56±1.29)%,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分别为1.56±0.37、2.80±1.00、3.47±0.9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分别为(1.52±0.34)、(1.23±0.31)、(1.22±0.31)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2.41±0.53)、(2.73±0.61)、(2.93±0.59)mmol/L,CTRP3分别为(292.93±68.54)、(241.69±61.01)、(150.80±56.67)μg/L,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712、23.023、4.074、134.285、90.818、47.105、10.139、7.941、60.035,P均<0.05)。两两比较T2DM+NAFLD�
徐园园魏迎凤卢学超解其华王春华纪易斐
7例艾滋病合并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病人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
2020年
目的总结艾滋病(AIDS)合并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AI)病人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方法选取收治的7例艾滋病合并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病人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为原发性AI,2例为继发性AI。男性6例,女性1例,年龄27~68岁。7例病人均有乏力、消瘦、厌食及低钠血症,5例有肌肉及关节疼痛症状,4例血皮质醇低于正常范围,6例有巨细胞病毒感染病史,1例有结核感染病史,1例有肾上腺肿瘤,2例有抗真菌药物使用史,1例有抗结核药物使用史,6例已开始抗病毒治疗,1例糖皮质激素治疗出现不良反应,5例预后良好。结论艾滋病合并AI病人临床表现隐匿,临床医生在管理有合并AI风险的病人时需保持高度的警惕,特别是病人出现一些无法解释的症状时,应考虑AI。
徐园园卢学超邹美银吴丛霞魏迎凤解其华王春华纪易斐
关键词:艾滋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治疗转归
血浆置换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戊型病毒性肝炎三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患者较多合并肝损害,包括甲亢性肝损害、病毒性肝损害、药物性肝损害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等,症状多较严重,治疗棘手。在其合并病毒性肝损害中,以合并戊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戊肝)多见。当甲亢合并严重肝损害时,抗甲状腺药物、手术及I治疗均有一定的局限性,而血液净化已在治疗中显示一定的价值。现对我院2000~2011年收治的12例甲亢合并戊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中2例合并重型肝炎及1例胆汁淤积严重患者采用血浆置换治疗的临床疗效。
魏迎凤朱勇根翟林云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戊型病毒性肝炎血浆置换治疗
2型糖尿病患者果糖胺与近2周多时点末梢血糖相关性分析
2014年
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住院符合条件2型糖尿病患者55例,治疗2周前后分别测定FRA,2周期间每日行7次(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睡前10点)指尖末梢血糖监测,同时测量各组生化指标。根据患者FRA数据将其分为A组FRA正常组,B组FRA增高组,C组所有患者。分析果糖胺与近2周多时点指尖末梢血糖、平均血糖的相关性。三组患者FRA与多个时点指尖末梢血糖及平均血糖均有较好相关性,多元回归分析显示A组患者中早餐前和早餐后2小时血糖进入回归方程,B组患者午餐后2小时血糖进入回归方程,C组患者午餐后2小时血糖、血清白蛋白进入回归方程。对近期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检测午餐后2小时血糖更能体现其血糖近期控制状况。
魏迎凤徐园园卢学超解其华翟林云
关键词:2型糖尿病果糖胺末梢血糖
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联合硫辛酸治疗DPN的疗效
2015年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发病率各地统计相差较大,从15%~90%不等。迄今尚无一种特效的治疗药物。本研究采用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联合硫辛酸治疗DPN,现报道如下。
徐园园卢学超魏迎凤解其华翟林云
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便秘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将11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导致便秘的相关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便秘的发生率及其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各项观察指标发生率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患者采取有目的、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降低患者便秘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透析质量和生活质量。
张小梅王爱萍魏迎凤缪世梅
关键词:血液透析护理干预便秘
糖尿病足溃疡感染患者血清脂联素、D二聚体及NLR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
2023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溃疡感染患者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APN)、D二聚体(D-dimer,D-D)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收治的92例糖尿病足溃疡感染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n=30)、中度(n=44)和重度(n=18)患者,比较不同严重程度患者血清APN、D-D及NLR水平,分析糖尿病足溃疡感染患者血清APN、D-D及NLR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随访1年,统计患者预后情况,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血清APN、D-D及NLR水平预测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结果不同严重程度患者血清APN、D-D及NLR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和中度患者血清APN水平低于轻度患者(P<0.05)。重度患者血清APN为5.35±0.98,中度患者为7.64±1.25,低于轻度患者的9.19±1.73(P<0.05),重度患者血清APN水平低于中度患者(P<0.05);血清D-D及NLR水平比较,重度患者血清D-D及NLR分别为3.49±0.72和2.86±0.58,中度患者分别为3.02±0.63和2.24±0.46,均高于轻度患者的2.43±0.51和1.71±0.33(P<0.05),重度患者血清D-D及NLR水平高于中度患者(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糖尿病足溃疡感染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血清APN水平呈负相关(r=-0.414,P<0.001),与血清D-D及NLR水平均呈正相关(r=0.387,P<0.001;r=0.461,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不良患者重度病情构成比、血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D-D、NLR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患者(P<0.05),预后不良患者APN水平低于预后良好患者(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重度病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APN、D-D、NLR水平均是影响糖尿病足溃疡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血清APN、D-D及NLR水平预测患者预后不良的最佳截断点分别为5.73 mg/L,3.06 mg/L,2.12,灵敏度分�
解其华魏迎凤徐园园柯美琴
关键词:糖尿病足溃疡脂联素D二聚体
缓慢连续性血液滤过应用于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18例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观察缓慢连续性血液滤过对合并肾功能不全的、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缓慢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观察治疗中血压、心率的变化 ,评价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及临床征象改变。结果 :充血性心力衰竭 18例的呼吸困难缓解 ,浮肿消退、尿量增加 ,有效率 10 0 %;HYHA心功能从 级恢复到 级或以下。所有病人在缓慢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中生命体征平稳。结论 :缓慢连续性血液滤过可以安全有效的应用于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
翟林云缪世梅魏迎凤郑露
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连续性血液滤过肾功能不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