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婧
- 作品数:4 被引量:67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 磁性复合微粒的合成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 本研究旨在开发新型磁性微粒,并将其应用于免疫检测及核酸纯化等领域。主要创新点有两方面。其一,结合磁性微粒与胶体金在生物医学应用领域中所具有的优点,开展了新型Fe3O4/Au磁性复合微粒制备及应用方面的研究工作。这种新型金...
- 苏婧
- 关键词:合成工艺乙肝表面抗原检测
- 文献传递
- 功能化磁性微粒的合成及表面巯基的测定被引量:9
- 2006年
- 目的研究以3-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作为Fe3O4磁性粒子表面修饰剂,合成微米级磁响应性好且巯基含量较高的功能化磁性微粒,并对磁性微粒粒径以及表面巯基含量进行表征。方法激光粒度散射仪对功能化磁性微粒进行粒径分析,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巯基修饰前、后磁性微粒表面的功能基团进行表征,E llman方法对功能化磁性微粒表面巯基含量进行定量测定。结果氮气保护,乙醇与水体积比1∶1作为溶剂,500μL浓氨水为催化剂,加入300μL硅烷化试剂与170 mg磁性Fe3O4粒子充分反应,合成了平均粒径约为5μm的巯基化磁性微粒,所建立E llman方法对功能化磁性微粒表面巯基含量的测定结果为357μmol/g。结论功能化磁性微粒表面巯基的修饰及定量测定,为其在生物及医学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 苏婧惠文利王兰英陈超崔亚丽
- 关键词:功能化巯基
- Fe_3O_4/Au纳米复合粒子及其光学性质被引量:37
- 2005年
- 在过量Fe3O4种子的存在下,通过盐酸羟氨对四氯合金酸的还原,制备得到了100nm以下核壳结构Fe3O4/Au磁性复合粒子,体系中未反应的Fe3O4种子可通过稀盐酸的处理去除.Fe3O4/Au复合粒子表现出特有的纳米光学效应,可见光区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峰的最大波长与纳米复合粒子的粒径、掺合的种子量以及分散介质的离子强度等有关.随着纳米复合粒子粒径的增大和分散介质离子强度的增高,最大吸收峰发生红移,并出现峰形展宽的情况.以水作为分散介质,种子去除得愈彻底,体系纳米粒子粒径就愈均一,特征吸收峰会变窄.这种纳米复合粒子的光学性质对生物分子检测新方法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意义.
- 崔亚丽惠文利苏婧王亚妮陈超
- 关键词:纳米复合粒子光学性质等离子体共振离子强度光学效应峰形
- 组装型金磁微粒的制备及其在免疫学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29
- 2006年
- 以化学共沉淀和柠檬酸还原法分别合成纳米级Fe3O4和Au粒子,将经3-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修饰形成的Fe3O4聚集体与纳米金粒子相互作用,制备得到组装型Fe3O4/Au磁性复合微粒(简称金磁微粒),并对其形成过程、形貌特征、磁学性质等进行表征.此外,对金磁微粒作为新型免疫学检测载体的特性包括抗体固定化、质量控制及其在免疫学检测中的应用开展研究.结果表明: 组装型金磁微粒形状不规则、表面粗糙,平均粒径约为2~3 μm; 具有超顺磁性,比饱和磁化强度达41 A·m^2/kg; 1 mg金磁微粒最多可固定人IgG的量为330 μg,以含有500 ng人IgG的金磁微粒为一个检测单位,与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羊抗人IgG的每批5个重复特异性反应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6%,5批特异性反应测定结果的批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7%(以每批5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计算),符合免疫学检测载体的质量要求; 将抗乙肝表面抗原单克隆抗体和抗白介素-8单克隆抗体分别固定于金磁微粒表面,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对乙肝表面抗原和白介素-8分别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结果表明金磁微粒是一种较好的免疫学检测载体.
- 崔亚丽张连营苏婧张彩峰李琦崔婷金伯泉陈超
- 关键词:免疫学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