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大林

作品数:188 被引量:639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核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37篇期刊文章
  • 38篇会议论文
  • 8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0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8篇动脉
  • 65篇心肌
  • 63篇冠状
  • 63篇冠状动脉
  • 40篇心肌梗死
  • 40篇梗死
  • 31篇介入
  • 25篇心病
  • 25篇冠心病
  • 23篇介入治疗
  • 23篇急性心肌梗死
  • 22篇缺血
  • 21篇再灌注
  • 20篇离体
  • 19篇心脏
  • 19篇灌注
  • 18篇血管
  • 17篇冠状动脉介入
  • 15篇再灌注损伤
  • 14篇心肌梗死患者

机构

  • 175篇中国医科大学...
  • 14篇中国医科大学
  • 5篇武警辽宁省总...
  • 4篇沈阳市第四人...
  • 2篇辽宁省人民医...
  • 2篇梨树县第一人...
  • 2篇通化市人民医...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沈阳医学院
  • 1篇河南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医学会
  • 1篇鞍山市中心医...
  • 1篇赤峰市医院
  • 1篇通化市第三人...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沈阳华晨金杯...
  • 1篇山东省交通医...
  • 1篇沈阳医学院沈...
  • 1篇沈阳医学院附...
  • 1篇通化市中心医...

作者

  • 185篇贾大林
  • 68篇齐国先
  • 32篇曾定尹
  • 21篇张海山
  • 17篇吕岩
  • 17篇张月兰
  • 16篇孙英贤
  • 15篇田文
  • 13篇胡健
  • 13篇马春燕
  • 11篇高远
  • 9篇孙璐璠
  • 9篇刘爽
  • 9篇关启刚
  • 8篇吴楠
  • 8篇郭亮
  • 8篇庞鑫
  • 8篇于波
  • 8篇贾鹏宇
  • 8篇杨光

传媒

  • 17篇中国医科大学...
  • 10篇山东医药
  • 7篇中国实用内科...
  • 6篇解剖科学进展
  • 5篇中国介入心脏...
  • 5篇中华心血管病...
  • 5篇中国循环杂志
  • 5篇中国医师进修...
  • 5篇中华医学会心...
  • 4篇中国医师进修...
  • 4篇中国当代医药
  • 4篇THE 22...
  • 3篇中国动脉硬化...
  • 3篇心脏杂志
  • 3篇中国医学影像...
  • 3篇医学临床研究
  • 2篇临床医学
  • 2篇临床心血管病...
  • 2篇药物流行病学...
  • 2篇中国医药导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9篇2018
  • 6篇2017
  • 26篇2016
  • 6篇2015
  • 7篇2014
  • 15篇2013
  • 1篇2012
  • 7篇2011
  • 7篇2010
  • 12篇2009
  • 11篇2008
  • 13篇2007
  • 10篇2006
  • 8篇2005
  • 7篇2004
1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替罗非班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效果评价
2008年
目的评价替罗非班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48例ACS需PCI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24例)和安慰剂组(24例)。给药方案为PCI术前10~30min,替罗非班和安慰剂10.0μg/ks静脉注射,随后以0.1μg/(kg·min)持续静脉滴注24h,用药后24h、48h、7d、30d观察两组主要终点事件[死亡、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再次PCI治疗]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替罗非班组7d终点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有降低趋势(0比4.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后24h心功能Killip分级替罗非班组优于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替罗非班组无严重出血事件发生,无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结论替罗非班联合PCI治疗ACS可减少心脏缺血事件的发生,对心功能有良性影响,且安全性较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孙显东李阳贾大林齐国先
关键词:替罗非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疗效安全性
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中应用血栓抽吸加直接支架技术疗效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评估血栓抽吸加直接支架技术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7月至2012年8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142例STEMI患者,入院后行急诊PCI手术。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72例行血栓抽吸加直接支架置入,对照组70例行传统球囊预扩张后支架置入。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冠状动脉血管血流、心肌梗死范围、180 d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冠状动脉血流明显得到改善,无复流现象发生少,心肌梗死范围小。术后180 d MACE发生率低。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中应用血栓抽吸加直接支架置入技术可提高冠状动脉血流灌注,减少术后180 d MACE发生率。
高远张海山李玉泽郭亮田文贾大林张月兰齐国先孙英贤
关键词:血管成形术血栓抽吸
高胆固醇血症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心脏保护机制的影响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9年
高胆固醇血症是缺血性心脏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胆固醇心肌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灵敏度增加,通过增加髓过氧化物酶介导的炎症反应对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不利作用,干扰缺血预处理、缺血后处理、远程缺血处理、药物干预等措施的心脏保护作用。
李雯娜吴楠贾大林
关键词:高胆固醇血症缺血预处理缺血后处理
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209例分析
<正>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成功率及使用不同导管的优缺点。方法:选择2002年1月到2003年12月间在本院经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209例患者,其中男146例,女63例,平均年龄52.4±11.2...
贾大林齐国先张海山王赫
文献传递
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对冠心病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对冠心病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行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的60例冠心病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血浆CRP变化。结果手术后1 d的CRP水平为(30.71±2.21)mg/L,明显高于手术前1 d的CRP水平,(5.29±1.27)mg/L,P〈0.05;术后3 d的CRP水平为(29.24±3.57)mg/L,明显高于手术前1 d CRP水平,P〈0.05。但是术后3 d与术后1 d的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可致其血浆CRP水平升高,所以采用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后需加以必要措施干预以改善患者远期预后。
王忠颖贾大林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C反应蛋白
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中缺血和再灌注对QT离散度的影响被引量:6
2000年
目的 :通过分析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 )中缺血和再灌注时 QT离散度的变化。评价成功的 PTCA术对改善 QT离散度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 2 4例冠心病患者 ,其中男 2 0例 ,女性 4例 ,平均年龄 (5 5 .5± 10 .2 )岁 ,采用光盘连续监测记录 PTCA过程中 12导联同步心电图及血压变化。分别于球囊扩张前 ,首次球囊扩张期间 ,球囊扩张后 5 s和反复多次扩张结束后 30、6 0、12 0、180 s,测定 QT间期和 RR间期 ,所有值均用 QTL C=QT+0 .15 4(1- RR)公式进行心率校正 ,QTd=QTmax- QTmin。结果 :QTd在球囊扩张期间比扩张前明显增大 (P <0 .0 5 )。 QTd在反复球囊扩张结束后的不同时间比扩张期间显著减小 (P <0 .0 1) ,同时 QTmax明显减小 ,而 QTmin不变。结论 :PTCA球囊扩张期间 ,由于产生一过性短暂的缺血使QTd增加 ,而再灌注后 ,QTd得到改善可能与缺血预适应产生的心肌保护作用有关。
白小涓于雅媛齐国先张月兰贾大林曾定尹
关键词:QT离散度PTCA冠状动脉成形术
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远期临床事件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远期临床事件的随访,心脏整体收缩、舒张功能和局部心肌收缩、舒张功能的测定,从而研究侧支循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远期临床事件及心功能的影响.
李烨贾大林
二尖瓣环运动速度评价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疗效被引量:4
2013年
利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检测二尖瓣环组织运动速度,评价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的近期影响。结果发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短期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明显提高,采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检测二尖瓣环组织运动速度可更准确反映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
王鑫贾大林马春燕刘爽张妍
关键词:多普勒心肌梗死左心室功能
血压与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的关系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研究血压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可疑冠心病患者540例,根据冠状动脉有无病变分为病变组和无病变组;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的范围分为单支血管病变组、双支血管病变组和三支血管病变组。所有患者入院后测量血压,并对每一个患者进行高血压、吸烟和糖尿病病史的调查,测定血脂水平。采用Judkins法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病变组高血压病程(5.85±8.87年)、收缩压(133±29 mm Hg)、舒张压(83±13 mm Hg)、脉压(51±17 mm Hg)及平均压(100±14 mm Hg)均明显高于无病变组(分别为1.78±4.27年、125±21 mm Hg、80±13mm Hg4、8±15 mm Hg和97±15 mm Hg)(P<0.05)。三支血管病变组高血压病程、收缩压和脉压水平(分别为7.42±10.10年、137±21 mm Hg和54±17 mm Hg)均高于单支血管病变组(分别为4.51±7.21年、132±19 mm Hg和49±16 mm Hg)和双支血管病变组(分别为5.76±8.79年1、34±23 mm Hg和52±17 mm Hg)(P<0.05)。随着高血压病程增加、收缩压、脉压及平均压水平的增高,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逐渐增大;经多因素回归分析高血压病程(OR值=0.139,P<0.05)、年龄(OR值=1.045,P<0.05)等因素是冠心病发生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随着年龄增大和高血压病程增加,患冠心病的机会增加,并且收缩压和脉压的升高对冠状动脉的危害性较大。
孙雪岩贾大林齐国先
关键词:血压冠状动脉病变收缩压脉压高血压病程冠状动脉造影
脱氧肾上腺素和血管紧张素Ⅱ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探讨脱氧肾上腺素 (PH)和血管紧张素 (AT)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用双冠脉分别灌流模型 ,经 15 m in正常灌注后 ,将左冠脉血流量减少到原灌流量的 5 % ,灌流 12 m in,此间将不同药物注入左冠。观察再灌注后 5 min室性心动过速 (VT)及室颤 (VF)的发生情况。结果 :PH可明显加重再灌注心律失常 ,而单纯应用 AT却无明显作用。用选择性 Na+ / H+ 交换 (NHE)阻滞剂 HOE 6 42可完全阻断PH的作用 ,而用蛋白激酶 C(PKC)阻滞剂 GF10 92 0 3X(GF)只能部分阻断 PH的作用 ,单纯应用 AT2 受体阻滞剂PD12 3319(PD)可增加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但与对照组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 ,而 PD与 AT合用可使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增加。结论 :α1 肾上腺素受体兴奋可加重缺血后再灌注心律失常 ,其机制可能与 NHE活性增加有关 ,PKC的中介不是 NHE激活的唯一途径。血管紧张素 可通过兴奋 AT1 受体加重再灌注心律失常。
贾大林张静齐国先李敏胡健曾定尹
关键词:心肌缺血心律失常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