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慧敏
- 作品数:11 被引量:48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脊柱结核外科术式选择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总结脊柱结核各术式的优缺点和适应症。方法2001年1月~2007年12月共手术治疗胸、腰、骶椎脊柱结核104例,98例获有效随访。根据不同的术式分组:A组(21例)采用单纯病灶清除术;B组(16例)采用病灶清除并植骨融合+前路内固定术;C组(49例)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后路植骨融合并内固定术;D组(12例)采用单纯后路植骨融合并内固定术。结果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慢性窦道形成。除6例失访外,其余98例均获得0.6~7年随访,平均3.6年。75例有后凸畸形者,后凸畸形平均矫正18.30,随访期内丢失3~50。除A组2例2二次手术治愈,其余患者均一次治愈。45例有神经损害的患者术后均获得明显改善。组间两两比较χ2检验,A/D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B/C组(P<0.05)。结论在有效抗结核化疗基础上,脊柱稳定性在脊柱结核治疗中具有较大意义。单纯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和后外侧脊柱融合术可有效稳定脊柱,治疗神经损害较轻的脊柱结核,具有手术创伤小,技术较易开展的优点。
- 陈华龙张小明丁水红廖琦陈云生过慧敏陈路
- 关键词:脊柱结核脊柱融合术
- 重度骨盆损伤的早期救治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总结重度骨盆损伤早期救治的经验。方法采用快速综合性抗休克措施挽救伤员生命,急诊及早期手术治疗重度骨盆损伤及各种合并伤共计19例。结果19例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4个月。19例骨盆骨折愈合满意;2例因尿道狭窄需定期扩张;1例骶丛、股神经损伤遗留轻度跛行,本组无死亡病例。结论快速有效抗休克,尽早施行骨盆内外固定;妥善处理各种合并伤是提高重度骨盆损伤治愈率的有效方法。
- 郭斌陈华龙邓捷过慧敏吴庆冯琼
- 关键词:创伤性休克骨折固定术
- 髋臼内壁内移截骨术重建髋臼8例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髋臼内壁截骨在成人发育不良髋关节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方法2004年9月 ̄2006年11月用全髋关节置换、髋臼内壁截骨重建髋臼治疗此类患者8例8髋。术后临床随访观察截骨断面及植骨块愈合情况,对术前和术后关节功能情况进行Harris评分比较。结果随访5 ̄12个月,平均6个月,全部患者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术前Harris评分30 ̄60分,平均52分,术后Harris评分86 ̄96分,平均88分,术后3个月X线片提示截骨断面及植骨块愈合良好。结论成人发育不良髋关节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髋臼重建是难点,在髋臼重建中应用有其合理性,近期观察疗效满意。
- 过慧敏廖琦陈华龙
- 关键词:髋臼发育不良髋关节置换术
- 股骨头骨折脱位的分型和手术治疗探讨
- 2010年
- 目的探讨股骨头骨折分型及治疗方法。方法根据改良股骨头骨折脱位分型方法,对28例股骨头骨折病人,采用手术治疗26例。其中股骨头骨折小骨块切除5例,骨折块复位内固定18例,髋关节置换3例。结果平均随访2年,按髋关节功能评定标准和X线结果,优11例,良12例,可4例,差2例,总优良率为79%。结论重视按股骨头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 过慧敏廖琦黄华斌
- 关键词:股骨头骨折
- 髋臼内壁截骨在成人发育不良髋关节置换中的应用:8例分析(英文)
- 2009年
- 回顾性分析2004-09/2006-11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8例(8髋),男2例,女6例,年龄35~65岁,平均46岁;置换前行X射线摄片及CT检查,提示所有患者患侧髋臼角(Sharp角)均>45°,股骨头包容不良,关节间隙缩窄,shenton线连续性欠佳。按Crowe分期,CroweⅡ期5例5髋,CroweⅢ期3例3髋。置换前Harris评分44~62分,平均50分。全部患者均采用全髋置换,假体采用非骨水泥或混合型固定模式,其中非骨水泥生物固定者6髋,水泥固定者2髋。所有患者髋臼侧均采用髋臼内壁截骨内移法安放髋臼假体。记录置换时间,置换过程中出血量,置换后住院天数,Harris评分及围置换期并发症;置换后临床随访观察截骨断面及植骨块愈合情况。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6个月,全部患者关节功能恢复良好,随访病例中未出现感染、坐骨神经损伤、髋关节脱位、股骨干骨折、深静脉血栓、假体松动等并发症。置换后6个月Harris评分86~94分,平均88分。置换后3个月X射线平片提示截骨断面及植骨块愈合良好。提示髋臼内壁内移截骨全髋置换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作用明显,早中期效果良好。
- 过慧敏廖琦黄华斌
- 关键词:髋臼发育不良髋关节置换术
- 股骨干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致股骨颈骨折8例
- 2008年
- 目的探讨股骨髓内钉固定股骨干骨折导致股骨颈骨折的原因,预防和治疗。方法对2001年1月 ̄2006年12月间收治的8例股骨干骨折行交锁髓内钉固定致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总结分析延迟诊断及漏诊的原因及其补救治疗方法。结果5例因器械因素及术中粗暴操作所致,3例系术后不合理的锻练所致。平均随访33个月(12~48个月),7例及时发现股骨颈骨折者骨折均愈合,未发现股骨头坏死,下肢功能恢复满意。1例3年后确诊股骨头坏死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结论股骨颈骨折是股骨交锁髓内钉手术的并发症之一,术前应将此并发症常规告诉患者。术前常规拍股骨颈正位片防止漏诊,术中常规透视髋关节以早期发现并发的股骨颈骨折。选用钉体直径上下一致的髓内钉,术中避免使用暴力,取钉应使用撞锤顺钉方向用力是减少此并发症的关键。术后指导病人合理锻练避免外伤非常重要。
- 陈华龙丁水红张小明廖琦陈云生过慧敏陈路
- 关键词:股骨干骨折股骨颈骨折交锁髓内钉手术后并发症
- C_(2,3)椎弓根螺钉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Hangman骨折
- 2008年
- 目的探讨经C2,3椎弓根螺钉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Hangman骨折的适应证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我院共收治Hangman骨折6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颅骨牵引,后行后路C2,3椎弓根螺钉固定植骨融合术。结果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神经症状无变化;3 ̄6个月时复查X线片骨折均达骨性融合愈合,无椎动脉损伤及其他并发症。结论后路C2,3椎弓根螺钉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Hangman骨折安全有效,可以最大程度上保留上颈椎的生理功能。
- 过慧敏廖琦陈路
- 关键词:椎弓根螺钉HANGMAN骨折
- 关节镜下可吸收螺钉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被引量:22
- 2014年
-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可吸收螺钉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1年12月,对15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于关节镜下进行骨折复位,并应用可吸收螺钉进行骨折固定。前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均呈阳性,Lysholm评分为(42.1±5.7)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2000主观膝关节评分为(43.2±5.3)分。结果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9.1个月。术后即刻X线片检查示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复位良好,术后3个月X线片复查示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均愈合。末次随访时,患肢膝关节活动范围达0~120°;除2例Lachman试验阴性、前抽屉试验弱阳性外,其余10例两项检查均呈阴性;Lysholm评分为(89.7±3.1)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1.800,P=0.000);IKDC2000主观膝关节评分为(93.5±6.4)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1.700,P=0.000)。结论关节镜下可吸收螺钉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能实现有效复位、牢固固定以及骨折临床愈合,具有简单易行、固定准确牢固及无需二次手术等优点。
- 郝亮廖琦谢黎峰过慧敏陈路孙廓
- 关键词:可吸收螺钉关节镜技术
-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后路内固定并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结核被引量:20
- 2004年
- 目的:评价一期前路病灶清除、后路内固定并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后路内固定并横突间植骨融合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患者17例,按照Frankel分级评定患者手术前后的神经功能,根据X线片评价植骨融合时间,测量术前、术后后凸角度及随访期内的角度丢失.结果:17例患者结核病灶清除彻底,切口均Ⅰ期愈合、无窦道形成,结核治愈无复发.后凸畸形平均矫正19.2°;在随访期内,后凸畸形矫正有1°~4°丢失.X线片示植骨界面骨性融合时间平均5个月.3例出现并发症,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一期前路病灶清除、后路内固定并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确切,具有迅速缓解症状、早期离床活动和较理想的脊柱矫形等优点,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有效方法.
- 廖琦张志平过慧敏李勇陈伟高
- 关键词: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横突间植骨内固定
- 小切口下重建喙锁肩锁韧带及前上关节囊复合体治疗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被引量:1
- 2019年
- 肩锁关节脱位是一种常见的肩关节损伤,文献报道在人群中其发生率约为0.15‰[1],在肩部损伤中约占12%[2]。对于Rockwood分型[3]属于I、II型损伤者,喙锁韧带损伤不明显可以采取保守治疗;III型(存在争议)及以上损伤,肩锁韧带、关节囊及喙锁韧带全部撕裂,锁骨远端完全脱位者,建议手术治疗。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方法繁多,如克氏针、喙锁螺钉、锁骨钩状板、微钢板等。
- 陶军陈谱陶伟过慧敏
- 关键词:肩锁关节脱位关节囊完全脱位肩锁韧带小切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