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红丽
- 作品数:24 被引量:113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政法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 青少年粉丝言论攻击行为的差异性分析
- 2020年
- 本文通过质性研究的方法对我国青少年粉丝的言论攻击行为进行分析,发现青少年粉丝的言论攻击行为包含两个维度:攻击对象(内群体粉丝群体、内部偶像、外部偶像、外部群体粉丝)和攻击行为(情感情绪表达和攻击靶向)。在质性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粉丝言论攻击的量化,进一步探索不同情况下粉丝言论攻击的差异性。研究结论:粉丝言论攻击可能会因为攻击对象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关键意见领袖(KOL)对于粉丝的言论攻击存在引导性,且KOL对粉丝的言论攻击的引导性也存在差异。通过对粉丝言论攻击的量化分析,可以更有效且更有针对性地对粉丝言论攻击行为进行治理。
- 曹润东郑红丽郭开元杨夏菲
- 关键词:舆论引导
- 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定性研究被引量:4
- 2022年
- 本研究对4名中学生、4名学生家长及4名心理健康教师进行半结构化深度访谈,并基于扎根理论通过NVivo12软件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与分析,初步产生369个开放式编码,包括高学业成就、主动求助、自我调节、积极的教养方式、保护性政策、挫折经历、青春期身心发展不成熟、早期预警、缺乏同辈支持等,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形成了包括个人因素、学校、家庭、社会环境、早期预警在内的5项关联式编码,最终总结出保护性因素和风险性因素模型,以期为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工作提供靶点。
- 王玮车世琨郑红丽
-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健康扎根理论影响因素
- 青少年药物滥用与反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基于基因-心理-环境的视角被引量:2
- 2018年
- 青春期是一个快速成长的阶段,各类行为问题层出不穷,其中药物滥用和反社会行为常常相伴而生。长期以来,青少年反社会行为被视为药物滥用的后果之一,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两者之间关系复杂。基于最新的基因-心理-环境视角,它们之间可能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复杂的共生关系。这种从基因-心理-环境角度出发的解释模型,有利于澄清两者背后的发生机制,对于识别、预防和干预都有着重要意义。
- 郑红丽杨夏菲
- 关键词:反社会行为青春期
- 我国青年无聊感与吸毒行为关系研究被引量:4
- 2020年
- 无聊感是每个人都可能体验到的负性情绪,越来越多的研究认识到无聊感的破坏性后果,包括青年吸毒行为。本研究在梳理无聊感概念的基础上,调查了我国3128名14~35岁青年的无聊感与吸毒行为的关系。在无聊感方面,青年的休闲活动方式普遍不佳,且县城青年的无聊感体验最高;男性青年的无聊感高于女性;青年群体中,年龄越大,无聊感越强;城乡差异以及辍学、失业等社会因素对无聊感有明显的影响。相较于感觉寻求而言,无聊感与吸毒行为的相关性更强且更为直接,而进一步的偏相关分析表明,感觉寻求对吸毒行为的影响是通过无聊感的中介作用产生的。因此,对青年吸毒的预防和矫治工作应将无聊感纳入考量,青年工作也要重视青年的无聊感体验以及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健康休闲活动方式与场地,重视培养青年的休闲技能。
- 郑红丽曹润东郭开元杨夏菲
- 关键词:青年吸毒
- 青少年犯罪成因实证研究被引量:13
- 2008年
- 青少年犯罪的成因相当复杂,对其探讨已涉及到了各种学科和社会层面,并渐有"科际整合"的趋势。本研究立足于具有"科际整合"特点的国内外代表性学说——一般犯罪理论和犯罪综合动因论的理论基础上进行实证研究,探讨家庭、学校、同侪以及低自我控制等因素对青少年出现违法、犯罪行为的预测作用。
- 罗大华郑红丽
-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
- 青少年毒品多药使用和吸毒后犯罪的预测分析——以机器学习为分析工具
- 2019年
- 通过采用机器学习这一高维数据处理方法,对我国2154名吸毒青少年的多药使用和吸毒后犯罪情况进行了探索性分析。结果发现,使用的六种机器学习算法中,BP_Adaboost(K=10)和随机森林(tree=500)算法对多药使用和吸毒后犯罪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力,且"是否多药使用"对于"吸毒后是否犯罪"有较高的因子贡献度,证明了多药使用与吸毒后犯罪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鉴于此,对青少年吸毒和犯罪的大数据分析应使用机器学习方法,以克服传统统计方法的不足,帮助我们在复杂的青少年问题中找到更为确定或本质的规律与联系。
- 郑红丽曹润东郭开元杨夏菲孙晓
- 关键词:青少年
- 青少年网络霸凌研究综述被引量:4
- 2021年
- 网络霸凌这一现象随着网络发展已经变得较为普遍,本文从网络霸凌的定义、与传统霸凌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网络霸凌的测量方式、网络霸凌中的不同角色等方面来进行阐述。其中影响网络霸凌行为的主要因素包括认知、情感、父母管教等因素,而网络霸凌所造成的后果主要是从影响受害者的身心健康入手,主要包含抑郁、焦虑、药物滥用、自杀行为。旁观者在网络霸凌事件中所占人数比例最大,因此其干预行为也对网络霸凌的阻挡有重要的意义,而研究结果显示对旁观者干预行为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背景因素和个人因素。
- 郑红丽车世琨
- 关键词:旁观者受害者干预行为
- 测谎技术的新进展被引量:16
- 2007年
- 传统测谎技术已经经过近百年的发展,由于测试技术本身的不足,带来了长期的理论基础的争议以及应用上的诸多质疑。近二十年来,随着脑神经科学技术的进步,研究者将ERP和fMRI技术应用到测谎测试当中,使得测谎技术有了更长远发展的可能性。
- 郑红丽丁同春
- 关键词:测谎ERPP300FMRI
- 青少年网络饭圈成因及影响分析——基于吴某事件的解读与思考
- 2021年
- 随着网络饭圈日益扩张,粉丝及其饭圈的种种乱象频频进入公众视野,尤其是在吴某事件真相浮出后,引起人们对偶像与粉丝关系以及饭圈文化的反思。本文在对相关学术研究进行回顾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粉丝与饭圈的定义以及成因。特别是在社交媒体兴起的背景下,网络饭圈高度组织化,导致未成年人被利用、被剥削。提出了对饭圈未成年人权益和公众权益的保护,规范社交媒体平台以及对外来文化入侵的警惕。
- 郑红丽
- 关键词:未成年人权益
- 反社会行为潜在遗传因素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分子生物学、行为遗传学的发展,心理学、刑事司法领域,对社会适应不良行为成因性的研究也开始从心理、社会环境外在影响因素的探寻逐步深入到神经生理机制以及分子遗传机制中,特别是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探...
- 胡文菊郑红丽
- 关键词:反社会行为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基因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