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齐佳昕

作品数:13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动脉
  • 4篇冠状
  • 4篇冠状动脉
  • 3篇心肌
  • 3篇细胞
  • 3篇介入
  • 3篇介入治疗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心肌梗死
  • 2篇型心
  • 2篇血管
  • 2篇药物治疗
  • 2篇增殖
  • 2篇糖基化
  • 2篇糖基化终产物
  • 2篇平滑肌
  • 2篇平滑肌细胞
  • 2篇球囊
  • 2篇晚期糖基化终...
  • 2篇细胞增殖

机构

  • 8篇大庆市人民医...
  • 4篇哈尔滨医科大...
  • 4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内蒙古民族大...
  • 1篇佳木斯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大庆龙南医院
  • 1篇北京市延庆县...

作者

  • 13篇齐佳昕
  • 5篇邓锁琴
  • 5篇范骞
  • 4篇刘伟霞
  • 3篇王子良
  • 3篇王麟
  • 2篇王鹏
  • 2篇刘晓艳
  • 2篇吴广明
  • 2篇王庆超
  • 1篇张舒
  • 1篇李国良
  • 1篇王明磊
  • 1篇周立华
  • 1篇孔令阁
  • 1篇梁松鹤
  • 1篇赵琳
  • 1篇王晓艳
  • 1篇欧芹
  • 1篇陈慧妍

传媒

  • 3篇中国实用医药
  • 3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内蒙古医学杂...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解剖科学进展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冠脉分叉病变分支球囊保护技术与分支导丝技术的对照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分支球囊保护技术在冠状动脉(冠脉)分叉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50例冠脉分叉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采用分支球囊保护技术,对照组采用分支导丝保护技术。观察手术一般情况、术中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42.23±5.61)min、造影剂用量(158.83±6.39)ml、放射线量(1865.67±99.94)Gy、手术靶血管支架植入数量(1.23±0.43)个明显少于对照组(46.55±5.03)min、(166.75±5.45)ml、(1931.00±100.62)Gy、(1.65±0.59)个,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分支受累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支球囊保护技术是一种操作简单、方便,能提高分叉病变PCI成功率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操作技术。
邓锁琴靳元齐佳昕杨富德刘晓艳刘伟霞
关键词:冠状动脉分叉病变
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察应用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出血风险。方法 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氯吡格雷组和替格瑞洛组,各20例。观察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和治疗期间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氯吡格雷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40%,显著高于替格瑞洛组的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氯吡格雷组和替格瑞洛组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减少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而不增加严重出血的并发症。
王子良周立华刘伟霞王庆超齐佳昕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出血风险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临床治疗体会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选取8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临床药物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80例患者,治愈42例,显效24例,有效11例,无效3例。结论注意休息,抗心律失常,营养心肌,对症治疗。
范骞李国良齐佳昕邓锁琴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药物治疗
血清GSDMD、IL-1β、IL-18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关系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血清消皮素D(gasdermin D,GSDMD)、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10月~2020年12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心内科二病区收治住院的冠心病患者97例,根据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检查结果分为易损斑块组(55例)、稳定斑块组(42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患者血清GSDMD、IL-1β、IL-18水平;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评价血清GSDMD、IL-1β、IL-18对患者斑块稳定性的诊断价值;运用Logistic分析方法预测患者斑块稳定性的危险因素。结果易损斑块组和稳定斑块组男性患者比例、患者年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吸烟史、糖尿病史、高血压史以及血脂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稳定斑块组患者比较,易损斑块组患者血清GSDMD、IL-1β、IL-18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GSDMD、IL-1β、IL-18诊断易损斑块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782(95%CI:0.690~0.874)、0.647(95%CI:0.536~0.757)、0.680(95%CI:0.572~0.787),敏感度分别为0.800、0.582、0.491,特异度分别为0.738、0.714、0.857。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血清GSDMD、IL-1β、IL-18水平可作为冠心病患者发生易损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血清GSDMD、IL-1β、IL-18水平对判断冠心病斑块稳定性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血清GSDMD、IL-1β、IL-18水平高是冠心病患者发生易损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
齐佳昕齐佳昕范骞邓锁琴
关键词:斑块稳定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75岁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评价高龄(≥75岁)冠心病(CAD)患者冠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分析2005年5月至2009年10月在我科行PCI治疗的年龄≥75岁的冠心病患者(72例)与<75岁冠心病患者(68例)的临床和冠脉介入治疗特点、PCI即刻成功率及并发症、通过电话和/或门诊随访PCI术后1年内心脑血管事件及出血事件的发生。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PCI安全性的主要预测因素。结果年龄≥75岁组三支病变,弥漫及钙化病变高于年龄<75岁组(P<0.05);病变部位2组无明显差异;置入支架数较年龄<75岁组少,手术即刻成功率无明显差异。住院期间心绞痛复发、亚急性支架血栓、造影剂肾损害、长期随访主要出血并发症、脑卒中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年龄≥75岁组发生心因性病死率增高(5.5%)。多因素分析LVEF是心因性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OR=0.911,95%可信区间0.868~0.954,P=0.032)。结论高龄(年龄≥75岁)冠心病患者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相对安全、有效。
李富军齐佳昕王建斌
关键词:冠心病老年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乳腺癌细胞中PELP1基因表达与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相关性
2015年
目的建立针对PELP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检测方法,分析乳腺癌细胞中PELP1基因表达与启动区CpG岛甲基化的相关性。方法设计针对PELP1基因启动子区的MSP引物组,以甲基化和非甲基化DNA为模板验证MSP引物的特异性,建立针对PELP1基因启动子区的MSP检测方法。以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氮杂-脱氧胞苷磷酸(5'-Aza-d C)分别处理MCF-7乳腺癌细胞、MCF-10正常乳腺导管上皮细胞,采用MSP检测PELP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结果针对PELP1基因启动子区设计的MSP引物组特异性良好,甲基化特异性引物仅在甲基化DNA模板获得阳性扩增条带,非甲基化引物仅在非甲基化DNA模板获得阳性条带。MCF-7乳腺癌细胞中PELP1基因启动子区呈非甲基化状态,MCF-10正常乳腺导管上皮细胞中PELP1基因启动子区呈甲基化状态,MCF-10细胞中PELP1蛋白表达水平为MCF-7细胞的1/16(P<0.05)。采用5'-Aza-dC去除MCF-10细胞PELP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后,PELP1蛋白表达水平上升了9.7倍(P<0.05)。结论所建立的PELP1基因启动子区MSP检测方法特异性良好,去甲基化可能是导致乳腺癌细胞中PELP1基因过表达的重要机制。
王麟齐佳昕张金波张艳枝王鹏王晓艳梁松鹤欧芹
关键词:乳腺癌表观遗传学甲基化特异性PCR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介入治疗2例
2013年
例1患者男性,58岁,因“突发胸痛伴有右下肢疼痛30分钟”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4年,血压最高210/120mmHg,未规律服药控制血压。否认糖尿病病史。入院时心电图正常,左上肢血压235/98mmHg,右上肢血压178/66mmHg.640层冠脉CTA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中段硬化斑块形成、
范骞吴广明齐佳昕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介入治疗冠状动脉前降支上肢血压右下肢疼痛突发胸痛
拜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拜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予拜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中药等药物。治疗组同时加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拜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王子良范骞齐佳昕刘伟霞王庆超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不稳定型心绞痛拜阿司匹林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对体外培养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增殖的影响。方法:组织贴块法培养大鼠VSMCs,给予不同浓度AGE-牛血清白蛋白(AGE-BSA)连续处理VSMCs 168 h(7 d),每24 h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计算细胞增殖促进率。结果:80 mg/L终浓度的AGE-BSA在培养72、961、20 h,10、20、40 mg/L终浓度的AGE-BSA在培养96、120、1441、68 h均可显著促进细胞增殖(P<0.05);40 mg/L终浓度的AGE-BSA在培养96 h时细胞增殖促进率最大(72.1%)。结论:AGEs具有促进VSMCs增殖作用,这一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剂量依赖性。
齐佳昕张雅杰王麟
关键词:晚期糖基化终产物血管平滑肌细胞细胞培养动脉粥样硬化
血栓抽吸术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术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急诊冠脉介入治疗中应用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市多个医院的60例STEMI患者,其中30例在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时首先予以血栓抽吸,然后据血管狭窄程度决定是否予以支架植入为观察组,其余30例直接予以冠脉支架植入,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术后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术后无复流或慢血流率明显较低,ST段回落率较高,心肌坏死标志物峰值较低,且有显著差异(P<0.05);而随访6个月观察组出现心衰、再发心肌梗死、猝死等主要心血管事件的比率亦较对照组低,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STEMI患者的急诊冠脉介入治疗中,血栓抽吸术安全可行,可改善心肌灌注及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邓春美张舒齐佳昕刘晓艳刘伟霞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治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