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侍茂崇

作品数:72 被引量:493H指数:15
供职机构:广西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6篇天文地球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社会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2篇海流
  • 10篇环流
  • 7篇琼州海峡
  • 7篇夏季
  • 6篇水文
  • 6篇海域
  • 5篇水团
  • 5篇水文特征
  • 5篇气旋
  • 5篇反气旋
  • 4篇中尺度
  • 4篇中尺度涡
  • 4篇上升流
  • 4篇水交换
  • 4篇谱分析
  • 4篇白令海
  • 4篇值模拟
  • 3篇数值模拟
  • 3篇水文特征分析
  • 3篇台风

机构

  • 51篇中国海洋大学
  • 24篇广西科学院
  • 14篇青岛海洋大学
  • 9篇国家海洋局第...
  • 8篇国家海洋局
  • 6篇鲁东大学
  • 5篇国家海洋局第...
  • 5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山东海洋学院
  • 4篇广西海洋研究...
  • 4篇中国极地研究...
  • 3篇国家海洋局第...
  • 2篇国家海洋环境...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上海海洋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海南省海洋开...
  • 1篇国家海洋信息...
  • 1篇广西大学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作者

  • 72篇侍茂崇
  • 24篇陈波
  • 12篇郭佩芳
  • 10篇高郭平
  • 6篇高劲松
  • 6篇石洪源
  • 5篇邱绍芳
  • 4篇陈宪云
  • 4篇严金辉
  • 4篇丁扬
  • 4篇周慧
  • 4篇许建平
  • 4篇董兆乾
  • 4篇曹雪峰
  • 3篇鲍献文
  • 3篇郑斌鑫
  • 3篇吴伦宇
  • 3篇赵进平
  • 3篇赵进平
  • 2篇吴德星

传媒

  • 15篇广西科学
  • 12篇中国海洋大学...
  • 7篇海洋学报
  • 5篇海洋环境科学
  • 4篇海洋湖沼通报
  • 4篇极地研究
  • 4篇山东海洋学院...
  • 3篇海洋通报
  • 3篇海洋科学进展
  • 2篇海洋与湖沼
  • 1篇青岛海洋大学...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海洋学研究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海洋科学集刊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4
  • 6篇2003
  • 1篇2002
  • 8篇2001
  • 1篇2000
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走航式海面遥感参数自动观测系统被引量:1
1993年
配合卫星遥感数据与实测数据之校验,研制了走航式海面遥感参数自动观测系统,既满足了改善遥感数据精度的需要,又可为传统海洋学研究(海面微结构,海面温度与各种海面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等)提供大量有价值的数据,独特的自校设计,保证了数据的精度和可靠性。
吕红民杜勇侍茂崇
钦州湾三维潮流数值模拟被引量:17
2004年
采用潮流控制方程和湍流封闭方程构建完整的三维浅海潮波定解方程组 ,通过建立钦州湾三维潮流数值模型来重现计算钦州湾的潮位和潮流变化状况 .模拟结果与同步进行的岸边潮位及海上潮流的观测值校验结果表明 ,实测潮位资料与对应时间的计算结果吻合良好 ,潮位变化为 1d中出现 1次高潮和 1次低潮 ,1个月内出现2次大潮和 2次小潮 ,大潮潮流约 4 0m ,小潮潮流约 1 0m .实测潮流与对应时间的计算结果十分接近 .最大流发生时刻、转流时间以及潮流性质与计算结果相差不大 ,潮流速度和潮流方向也与计算结果较为一致 .模拟计算结果真实地反映钦州湾的潮位变化和潮流运动状况 .
鲍献文陈波侍茂崇邱绍芳
关键词:潮位
2007年夏季北部湾生态与环境要素分布规律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为获得北部湾生态要素分布规律更全面的认识,本文基于北部湾海表层温度、盐度和有关生态参数的遥感数据,利用2007年“908”专项调查资料,结合海流数值计算结果,分析了2007年夏季(6-8月)的海表层温度、盐度、叶绿素a浓度和颗粒有机碳(Particulate Organic Carban,POC)、颗粒无机碳(Particulate Inorganic Carban,PIC)浓度的分布态势并给予合理的动力机制解释:(1)北部湾表层叶绿素a浓度呈明显的自东向西、由近岸向湾中部逐渐递减的态势,高值区为琼州海峡、广西沿岸、越南沿岸和海南岛西南侧近海海域;(2)POC和PIC空间分布特征与叶绿素a相似,低值区均主要集中在湾口水交换较快区域;(3)入侵高盐水的33.5 PSU等值线最北可达到21°N;湾内存在一个上升流区域形成的高盐核心;(4)北部湾水温的高值区分布在广西沿岸和越南沿岸的浅水区;(5)叶绿素a、POC和PIC高值区与沿岸径流有关;(6)海南岛西南部叶绿素a、POC和PIC的高值区与上升流有关。上述分析虽然只是2007年一年的结果,但是结果却具有普遍的意义。
侍茂崇陈妍宇陈波丁扬刘振
关键词:海表温度叶绿素A颗粒有机碳
琼州海峡夏季三塘潮流谱分析和余流特征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无论潮流矢量是反时针旋转(f>0)还是顺时针旋转(f<0),全日潮谱峰都高于半日潮谱峰。2个半日潮周期分别为12、12.4h;2个日潮周期分别为23.9和25.8h;在半日潮和全日潮分量中,反时针分量是主要的:顺时针的半日潮能谱只有反时针的84%;顺时针的日潮能谱只有反时针的65%;浅水分潮6.2、8h和超过24h的3、4.2和5.5d等也有明显表现,但是都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夏季余流流速在5~10cm/s范围内变化,方向以南偏西为主。造成这种现象的首要的因素是夏季琼州海峡水交换基本态势和三塘附近海底地形,风对流向变化也有重要影响。
侍茂崇严金辉陈波高劲松
关键词:谱分析
混合Rossby惯性重力波致Lagrange余流
2000年
基于在一个连续层化条件下热带海洋波动的弱非线性动力学系统中建立的最低阶 Lagrange余流动力学模型及由此导出的赤道波致Lagrange余流的一般解,导出了混合Rossby 惯性重力波第一斜压模态导致的最低阶Lagrange余流的表达式。从中发现,该波可产生纬 向、经向和铅垂方向的Lagrange余流,其中水平分量与赤道中、东太平洋表层流速的年平均值 (约5cm/s)同量级;纬向和铅垂向余流关于赤道正对称,经向余流关于赤道反对称,在赤道上 为零,因而不会造成跨赤道的质量净输运;余流量值不但与零阶波的振幅平方成正比,与零阶 波的频率也有关系5有振幅变化的混合波所导致的Lagrang e余流的经向结构与无振幅变化波 致余流不同。定性分析了该波致余流对赤道中、东太平洋环流与SST的影响,初步揭示该余流 的年际变化有利于赤道中、东太平洋 E1 Nino事件的发展。
王凡吴德星冯士筰侍茂崇
关键词:罗斯贝波惯性重力波
北部湾北部白龙尾附近海域潮流谱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用锚定、座底声学多普勒海流剖面仪(ADCP),对白龙尾开阔水域进行为期1a的分层海流观测,通过最大熵谱分析方法,得出结论:1)日分潮O1,K1和半日分潮M2,S2是白龙尾主要分潮流,半日潮流能量大于日潮流能量;2)在半日潮和全日潮分量中,逆时针运动(f>0)是主要的,并从潮波旋转形态方面给予解释;3)周期为6h左右的浅水分潮,在底层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近底摩擦是浅水分潮生成的主要机制;4)在f>0情况下,周期超过3d的长周期运动(余流)有3个,其中8.3d的长周期运动,在表、中和底层都通过显著性检验,5.2d在中层和底层通过显著性检验,认为主要是潮余流引起的。
郑斌鑫侍茂崇廖康明王璐何佳
关键词:谱分析
钦州湾潮流特征分析被引量:35
2003年
根据 1994 年 5 月和 11~12 月两个航次的调查及近年有关海湾的海流观测资料,分析了钦州湾的潮流特征,观测资料来自分布于该海湾东中西三个航道及相关区域的 8 个测站。钦州湾涨落潮流特征:落潮流速大于涨潮流速;东部最大涨落潮流速小于西部;夏季落潮流总是大于冬季;龙门水道附近的流速最大,而其余区域的流速相对较小。外湾(钦州湾)余流,是气旋式环流:水体东进而西出。从湾内来的泥沙和污染物质,主要从西部进入外海;中、东槽是主要“进水”通道,外海低泥沙含量、少污染物质的清洁水从这里溯流而上。因此,与西部相比,东部盐度高,水质清洁,底质重金属含量少。
邱绍芳侍茂崇陈波
南海西南部环流
冬季,在南海西南部海域存在一个海盆尺度的气旋环流.夏季,约在12°N以南海域,存在一个范围广大的反气旋式环流.南北距离约为1 000 km,东西距离约为700 km,最大流速位于这个环流西部和北部.在总环流背景下出现形形...
侍茂崇江明顺许建平薛惠洁柴扉
关键词:气旋反气旋环流中尺度涡
文献传递
高盐水排放扩散的三维高分辨率数值模拟被引量:2
2011年
利用非结构化网格有限体积方法的FVCOM模型,建立了1个高分辨率的三维盐度扩散模型,综合考虑了潮汐、季风和波浪对高盐水扩散的影响,模拟了海阳海水淡化厂夏季高盐废水排放的扩散情况。通过模拟发现,高盐水主要集中在底层,表层、中层含量很少。在波浪的作用下,垂向混合加强,高盐水在底部的扩散有所收缩,而在中层和表层相应的增大。结果表明,对高盐水扩散的数值模拟研究,必须使用高分辨率的三维模型,并应当考虑波浪的影响。
吴伦宇郭佩芳侍茂崇吕忻
关键词:高盐废水FVCOM
“纳沙”台风期间广西白龙尾近岸海域余流特征及产生机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研究"纳沙"台风影响期间广西白龙尾近岸海域余流特征及产生机制,为探讨台风作用下近岸余流的变形和强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纳沙"台风期间,广西白龙尾近岸一定点S1站的高分辨率连续实测海流剖面资料,对该观测点各层实测流速流向特征和余流流动特点进行研究。【结果】在无台风期间,观测点各层的余流流速一般小于10cm/s,表层的余流流速平均值为5.7cm/s,中层为3.5cm/s,底层为3.1cm/s。最大余流流速,表层为16.3cm/s、中层为14.2cm/s、底层为12.0cm/s。在台风登陆期间,观测点表、中、底层最大余流流速分别为39.7cm/s、32.4cm/s和20.7cm/s,最大流速值可达60.9cm/s,超出正常值3倍以上。随着水深深度的增加,风应力对水体的作用迅速减小,底层低频流流速最大值仅为31.1cm/s。从余流流向分级图可以看出:无台风期间,表层余流流向为WSW向,中层以下流向为NE向,台风登陆期间,余流流向为SW向。【结论】余流流速大小与方向的变化与风、补偿流、地形有密切关系。
陈波陈宪云侍茂崇徐智昕牙韩争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