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俞国松

作品数:7 被引量:113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喀斯特森林
  • 3篇凋落
  • 3篇茂兰喀斯特森...
  • 2篇凋落物
  • 2篇养分
  • 2篇养分释放
  • 2篇植物
  • 1篇凋落叶
  • 1篇岩溶
  • 1篇演替
  • 1篇演替阶段
  • 1篇氧稳定同位素
  • 1篇叶片解剖结构
  • 1篇植物叶
  • 1篇植物叶片
  • 1篇森林生境
  • 1篇森林自然保护...
  • 1篇生境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生物资源

机构

  • 7篇贵州师范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河海大学
  • 1篇贵州茂兰国家...

作者

  • 7篇容丽
  • 7篇俞国松
  • 5篇王世杰
  • 1篇冉景丞
  • 1篇邓晓琪
  • 1篇杜雪莲

传媒

  • 2篇林业科学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广西植物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地球与环境
  • 1篇2008年全...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茂兰喀斯特森林主要演替群落的凋落物动态被引量:45
2011年
对茂兰喀斯特森林3种主要演替群落——喀斯特原生乔木林、次生林和灌木林的凋落物数量、组成特征及季节动态变化进行了为期27个月的观测研究。结果表明,茂兰喀斯特原生乔木林、次生林和灌木林的年平均凋落物量分别为4.503、3.505和2.912 t.hm–2;年总凋落物的叶、枝、花果和其他的比例分别为64.72%、14.60%、12.33%、8.35%;74.28%、7.43%、10.88%、7.41%和75.94%、8.56%、12.93%、2.57%,叶凋落物量占总凋落物量的64.72%–75.94%;茂兰喀斯特森林3种演替群落凋落物的月动态变化规律均为双峰型,峰值分别出现在生长季早期3–5月和休眠期10–12月。
俞国松王世杰容丽冉景丞
关键词:喀斯特森林凋落物
喀斯特峡谷石漠化区6种常见植物叶片解剖结构与δ13C值的相关性被引量:10
2008年
测定6种喀斯特峡谷石漠化区常见植物的δ13C值并对相关植物叶片的解剖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植物叶片解剖结构的各个特征在种间变化不同步,同化组织越厚,气孔密度越高,下角质层越厚,δ13C值越正。不同植物种对植物δ13C值影响的结构主导因子不同:构树为下角质层厚度,清香木为栅栏与海绵组织厚度比,石岩枫和野桐为栅栏组织厚度,八角枫和红背山麻杆没表现出主导因子。石漠化发生后,叶片结构表现出抗旱性增强、光合速率增加的趋势,同时叶片也表现出随石漠化强度增大δ13C增大的趋势,显示植物的WUE增加。
容丽王世杰杜雪莲俞国松
关键词:叶片解剖结构石漠化
荔波喀斯特森林4种木本植物水分来源的稳定同位素分析被引量:25
2012年
中国南方喀斯特区气候湿润,但土层浅薄,土被不连续,储水能力差,水分成为限制因子,土层下广厚基岩为植物根系生长提供了空间,形成其独特的水分机制。采用氢氧稳定同位素技术与测定植物清晨水势的方法,选取贵州南部荔波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喀斯特原生林、次生林及因人类砍伐退化的喀斯特灌丛,分析测定其中4种常见优势木本植物小枝木质部水分及土壤水、表层岩溶带水氢氧同位素值的相关性,确定植物水分来源,并通过相关模型计算水源贡献比;探讨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水分利用策略。结果表明:无论雨季或旱季,表层岩溶带水是喀斯特植物的稳定水源。各植被类型都主要利用土壤水,在降水减少的10月,灌木林和原生林对表层岩溶带水的用量比例提升,而次生林对土表水的用量更高。不同物种有不同的水分利用策略,常绿小乔木香叶树利用表层岩溶带水比例最高,显示其较深的根系;而落叶乔木圆果化香表现为较浅的根系和干季表土水利用比例较高的特征。
容丽王世杰俞国松邓晓琪冉景丞
关键词:氢氧稳定同位素木本植物
茂兰喀斯特森林退化区凋落物的分解动态被引量:5
2019年
为了解亚热带气候型的茂兰喀斯特森林退化区次生林和灌木林的凋落物分解动态过程,该研究采用分解袋法,对茂兰喀斯特森林退化区不同类型的凋落物在不同坡位的分解状况进行了为期18个月的观测,并通过分析凋落物分解时的失重量和失重率的动态变化,比较了次生林和灌木林的凋落叶的失重率变化,探讨了不同坡位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种类型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和失重率在退化区内存在明显的差异,落叶>常绿叶>枯枝(P<0.05),三种凋落物整体变化趋势在分解过程中大致相同,它们在早期都快速分解,中期分解变慢,后期开始加速;落叶在次生林与灌木林中的前期分解速率基本同步,后期为灌木林落叶>次生林落叶,而常绿叶在灌木林与次生林中的分解速率则表现为基本同步;利用回归方程对凋落叶分解50%和95%所需时间进行估测,得出落叶和常绿叶在灌木林中分解50%和95%所需时间少于次生林的;在不同坡位,三种凋落物分解速率的总体趋势为中坡>上坡;三种凋落物的C含量波动性较大,但总体变化趋势是随分解时间的增加而减少,随着分解时间增加,N含量增加,而C/N比则降低。
王敏容丽俞国松李芹
关键词:凋落物养分释放
茂兰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凋落叶分解动态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研究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凋落叶分解特征,为喀斯特森林区石漠化防治及水土保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1 mm网孔孔径分解袋,对茂兰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不同树种凋落叶(落叶和常绿叶)在不同坡位的分解状况进行为期18个月的观测研究。研究茂兰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凋落叶失重率和干重残留率动态变化、分解速率及养分释放特征。[结果]凋落叶分解过程呈现"快—慢—快"的周期变化,春夏季分解速度快于秋冬季,落叶树种凋落叶分解速度快于常绿树种凋落叶,不同坡位凋落叶的分解速度表现为:下坡>中坡>上坡。利用Olson模型对凋落叶分解50%和95%所需时间进行估测,发现落叶树种凋落叶分解50%和95%所需时间分别为0.95~1.66 a和4.13~7.19 a,常绿树种凋落叶分解50%和95%所需时间分别为1.14~1.69 a和4.92~7.30 a,二者无显著性差异。凋落叶分解速率低于中亚热带东部常绿阔叶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但比同区域喀斯特次生林与人工林高。落叶树种凋落叶和常绿树种凋落叶的N元素释放模式为富集—释放模式,C含量随分解时间的波动差异显著,总体在不断减少,而C/N比呈逐步下降的趋势。[结论]由于不同树种凋落叶初始养分含量和叶片理化结构的差异,落叶比常绿叶具有更快的分解速率和养分释放速率,对促进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起着积极作用。
窦百强容丽俞国松李恒
关键词:凋落叶分解速率养分释放
茂兰喀斯特森林演替阶段不同小生境的小气候特征被引量:26
2011年
探讨了茂兰喀斯特森林不同演替阶段群落不同小生境的气温、湿度、光照强度和土壤温度的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各演替群落内大气温度和光照强度随演替逐渐降低,且降幅趋缓;空气相对湿度却随着群落演替而逐渐升高,但变幅减缓;5~20cm土壤温度随演替进展逐渐降低,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温亦呈下降趋势且降温幅度减缓。以乔木林的生态环境和小气候条件最佳,次生林和灌木林次之,草坡最差。乔木林气温、湿度、辐射等变化缓和,有利于植被生长使群落稳定地向顶级演替。草坡各气象要素均表现剧烈变化,有待于经历较长的时间演替改善,才能到达顶级群落。不同小生境之间,不论温度、辐射或相对湿度都有较大差异。土面、石沟的生态气候条件较好,光、热、湿变化缓和,有利于植物生长;石面、石缝的辐射、温度、湿度变化剧烈,植物生长受到制约。
俞国松王世杰容丽
关键词:喀斯特森林演替阶段小生境小气候
茂兰喀斯特森林生境小气候的空间异质性研究
生境泛指生物个体或群落所在的具体地段环境,小生境是小尺度的生境。生境的异质性造就了生物多样性、生物资源更为丰富的生态系统和景观特征.自然演替形成的小尺度土壤斑块和小生境异质性对于维持岩溶景观的健康非常重要,生境异质性甚至...
俞国松王世杰容丽
关键词:森林生境空间异质性生物多样性生物资源景观特征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