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星海
- 作品数:75 被引量:276H指数:9
- 供职机构: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建设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GPS在滑坡监测中的应用
- 2013年
- 介绍了山区边坡监测的传统方法的缺陷和新型GPS监测技术的优势,通过某山区边坡的变形监测介绍了GPS技术用于变形监测的方法,包括监测网的布设,数据的采集与处理,监测结果的分析等。实践证明,GPS用于山区边坡监测定位精度高,具有优越性,值得推广。
- 杨育丽王雪平党星海
- 关键词:GPS
- 基于VB的数据无缝对接技术开发及在城镇地籍建库中的应用研究
- 王雪平索俊锋党星海周凤玺张飞
- 该项目根据城镇地籍建库的需求,经过充分调研论证,研究立项,主要用于国土资源调查和数据建库的生产与研究领域。创新点:1、对比分析城镇地籍数据,创新性地提出数据的无缝对接应考虑地理底图和地籍要素的主次关系;2、系统突破传统数...
- 关键词:
- 关键词:城镇地籍管理数据库
- 基于GM(1,1)模型的边坡变形监测应用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对GM(1,1)模型的基本原理和模型检验方法进行了介绍,将边坡看作一个灰色系统,采用GM(1,1)模型对沉降进行预测,相关的参数可由建立灰色预测模型和实际的监测数据予以确立。将预测结果和实际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GM(1,1)模型能够取得较好的预测结果,能够在变形监测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 党星海杨亮
- 关键词:边坡灰色预测GM(1,1)模型
- 加权GM(1,1)模型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9
- 2012年
- 灰色系统理论中的新信息对认知的作用大于老信息的作用,而传统的累加生成没有体现原始数据中新信息的重要性。为了充分利用新信息,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将加权灰色系统理论GM(1,1)模型应用于滑坡工程进行变形预测,而且对权的选取做了初步讨论,从预测结果和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加权累加生成的GM(1,1)模型的模拟和预测精度比传统的GM(1,1)模型模拟和预测精度高,从而说明了该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 魏玉明党星海杨鹏源杨育丽
- 关键词:灰色系统GM(1,1)模型
- 城市管理中的GIS应用分析
- 2009年
- 主要讨论了利用GIS帮助解决城市管理问题时,过程模型的建立以及GIS应用运行过程的设计步骤.分析了GIS的应用是一个有规律的、程序化的运行过程.
- 党星海景良竹李慧
- 关键词:空间分析模型
- 倾斜建筑物纠倾方法及专用工具
- 本发明是一种倾斜建筑物纠倾方法及专用工具,在倾斜建筑物较高一侧布设竖直井,在倾斜建筑物基础底面以下用专用工具开挖通向建筑物底部的水平孔,在挖好的水平孔内浸水,软化土体刚度,受上部结构自重作用,土体产生压缩变形,从而将倾斜...
- 宋彧朱彦鹏曹凯周茗如米海珍杜永峰韩建平张贵文党星海罗维刚衡涛李春燕
- 文献传递
- 基于KQGIS平台的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
- 2010年
- 结合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工作,以北京苍穹数码测绘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城乡一体化软件KQGIS为建库平台,提出了数据库结构设计框架及建设流程。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技术标准和规程,基于KQGIS平台完成了甘肃省某县城镇地籍数据库。该数据库涵盖城区11.33 km2的土地面积,包括7200宗地及道路网和水系等地籍信息。在数据库建设过程中,分析了数据格式转换、数据检查及处理、参数设置、数据库维护等关键问题。通过对数据库的检测和实际应用,该地籍数据库的各项功能均达到了预期目标,实现了土地资源的动态管理和统计分析。
- 党星海贺润厅应金法马原驰王雪平
- 关键词:GIS国土资源调查地籍数据库
- 土木工程区域规划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
- 土木工程区域规划中要处理许多不同性质和不同特点的问题,如植被、建筑物、道路、管线、地质等多个地理变量和大量数据。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管理有利于将这些数据信息归并到统一系统中,最后进行区域多目标的开发和规划。本文对土木工程...
- 党星海杜永峰李慧蒙立元吴艳兰狄生奎
- 关键词:土木工程区域规划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管理
- 文献传递
- 拱桥预应力结构
- 拱桥预应力结构,其目的是通过预应力器在拱桥的新旧拱肋之间施加预应力,对拱桥的旧拱肋起到减负和加固的作用,设置在拱桥的旧拱肋之下,旧拱肋与新拱肋之间在垂直方向上有一间隙,在旧拱肋与新拱肋之间设有预应力加载器,预应力加载器上...
- 宋彧项长生王龙党星海罗维刚杨文侠曹辉李恒堂衡涛王剑
- 文献传递
- 基于GIS的兰州地区滑坡灾害孕灾环境敏感性评价被引量:25
- 2017年
- 选取坡度、坡向等八个孕灾环境因子,利用概率指数法、信息量法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兰州地区地质灾害进行了危险性研究,对比三种模型的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地质灾害的敏感性强弱分布趋势基本一致,信息量模型对应的ROC曲线下面积较大,Logistic回归模型次之,概率指数模型略低。模型精度评价表明,信息量模型略高于Logistic回归模型,概率指数模型评价精度最低。评价结果表明,位于地质灾害极高易发区的县(区)为:城关区、西固区、永登县;位于高易发区的县(区)有:七里河区、安宁区;位于易发区的县(区)为皋兰县;相对较稳定(不易发区)的县(区)为榆中县。
- 牛全福冯尊斌张映雪党星海
- 关键词:滑坡灾害孕灾环境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