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莹
- 作品数:36 被引量:231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天文地球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宁夏水洞沟遗址第7地点发掘报告被引量:9
- 2014年
- 水洞沟遗址第7地点发现于2002年,位于水洞沟遗址核心区,2003年至2005年共进行三次系统发掘,揭露35个水平层,面积25m^2,出土包含石制品、动物化石、鸵鸟皮及装饰品等文化遗物上万件。遗址埋藏在边沟河左岸第二级基座阶地,文化层为灰白一灰黄一灰绿色粉砂及黏土质粉砂,厚度在3m以上,遗址堆积后期局部受到小规模水流改造,但石制品组合基本保留了制作完成后的总体面貌。石制品原料取自附近的河流和湖泊成因的砾石;石制品是一个包含石核、废片、石器、砸击品和打制工具但以废片为主体的组合,个体以小型居多;锤击法为剥片的基本方法,砸击法被偶尔使用,刮削器为石器的主要类型,石器为锤击法简单修理而成。石器工业总体显示北方小型石片石器传统。光释光年代初步测定表明古人类在该遗址活动的时间大致发生在27-25kaBP,属旧石器时代晚期。
- 裴树文牛东伟高星陈福友冯兴无张双权张乐张晓凌马宁彭菲周振宇关莹王惠民
- 关键词:旧石器时代晚期
- 泥河湾盆地下马碑遗址2013年发掘简报被引量:1
- 2024年
- 下马碑遗址位于广义泥河湾盆地南部的蔚县盆地中东部,是坐落于壶流河二级阶地上的一处旷野遗址。2013年,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揭露出丰富的遗物和遗迹现象;2018年起,国内外多家单位共同完成了遗址地层年代、埋藏过程、古环境和出土文化遗存的系统性多学科研究工作。该遗址发掘揭露面积12 m^(2),地层剖面深度约为290 cm,自上而下分为7个地层单位,其中第6层为原地埋藏的主文化层,基于光释光与^(14)C测年并经贝叶斯模型计算为距今4.1~3.9万年。本文对下马碑第6层出土的各类遗物与遗迹进行系统报道,主要包括382件石制品、445件动物化石碎片、1件骨器和1套赭石颜料加工遗存,以及1处火塘。该遗址的发现与研究再现了距今4万年前东亚早期现代人加工、使用赭石颜料和复合工具的生活图景,更新了国际学术界对东亚早期现代人行为适应的认识。
- 王法岗杨石霞葛俊逸岳健平赵克良赵克良李文艳杨海勇刘连强关莹谢飞关莹Michael Petraglia邓成龙
- 关键词:泥河湾盆地赭石
- 水洞沟旧石器考古研究的新进展与新认识被引量:29
- 2013年
- 水洞沟遗址在中国旧石器考古学研究中倍受关注的同时也倍受争议。争议的核心是其旧石器遗存的技术特点、文化属性、来龙去脉和与西方旧石器文化的关系。争议缘起于对核心遗址——第1地点地层、时代和文化演替了解与认识的局限性与模糊性。本文在近年来对遗址区系统调查和多个地点系统发掘与研究的基础上,对水洞沟遗址群的旧石器时代文化及相关问题提出一系列新的认识,包括水洞沟是一个由多处地点构成的大型露天遗址群;先民生存活动不局限在一个时期,文化遗存至少分属7个时段,据此可建立4万年来区域人群演化序列;遗址保留的人类文化遗产丰富多样,除不同技术体系的石制品,还有骨器、装饰品、复杂用火遗存,以及对居址复杂利用、对石料热处理和采食植物性食材的诸多信息,反映古人群具有很强的生存能力和特定的行为方式;该地区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不同时段存在不同技术体系的考古学文化组合,出现过勒瓦娄哇+石叶的技术体系与小石片技术体系的交替,反映末次冰期期间东北亚人群复杂、能动的适应、迁徙、交流过程;该地区的勒瓦娄哇+石叶的技术体系与本土传统石器工业不存在渊源关系,应是从西方—西北方向迁移过来的古人群的遗留,其出现的时间可能早于原先的认定,而且在消失后没有对本土文化产生明显的影响;石叶技术组合固然代表一支来自西方的早期现代人群的迁徙和扩散,但移居者没有对本土人群实现整体替代,反而被后者取代;后者在石器技术上保持固有的传统,但文化遗存中出现小型精制石器、装饰品、石料热处理等早期现代人的行为表征,反映出这里的现代人起源与扩散模式不是简单的外来移民替代,相反,本土人群连续演化是主旋律。因而,"连续进化附带杂交"理论在该地区有着更坚实的考古学基础。
- 高星王惠民关莹
- 关键词: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传统
- 旧石器时代的火塘与古人类用火被引量:18
- 2012年
- 火塘作为旧石器时代反映古人类行为的重要遗迹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迄今为止,我国已经发现了丰富的火塘遗迹及其相关遗留物,但早期发现的火塘受限于本身保存不完整、当时技术手段的缺乏等客观因素及研究者的重视程度不够,对其研究并不深入。近年来,随着新遗址、新发现的增多,发掘、保存和信息提取手段的完善,越来越多的火塘信息被保存下来,为开展旧石器时代火塘研究提供了基础和机遇。本文主要介绍近年来学术界对火塘及其遗留物的研究手段和成果,同时列举了西方一些学者的研究实例,简要论述火塘在研究史前人类行为中的重要作用。
- 周振宇关莹王春雪高星
- 关键词:旧石器时代火塘
- 贵州毕节老鸦洞遗址1985年出土的石制品被引量:3
- 2017年
- 老鸦洞遗址是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该遗址上世纪80年代被发现并发掘,出土大量石制品及动物碎骨。由于种种原因,这批出土材料始终未被系统研究,老鸦洞遗址仅在有限的文献内被简单描述。为进一步研究该遗址,明确遗址文化及年代性质,我们对1985年试掘出土以及1983、1984年采集的部分的石制品进行了类型学及技术学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遗址及所属人群进行了讨论。老鸦洞存在的石器技术属于我国境内典型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小石片石器传统类型,以本地丰富的燧石和石灰岩为主要原料制作生产生活工具,石片形制规整,小型工具如刮削器、端刮器、尖状器等制作精美,在长达三万年的时间跨度中,石器技术无重大改变。这种对本地石料的采集方式,以及以洞穴为主要居住地点,长期在有限空间内活动的特征,表达了云贵高原古人类特有的低流动性生存模式,为探讨云贵高原更新世末期古人类的生存行为及扩散辐射提供了良好证据。
- 关莹蔡回阳王新金许春华魏屹周振宇高星
- 关键词:旧石器晚期洞穴石制品
- 华南史前古人类遗址植物微体化石与植物资源利用分析
- 关莹
- 洛南手斧上的淀粉粒与古人类使用石器的策略
- 2024年
- 本项研究通过对陕西洛南张豁口遗址发现的淀粉粒进行分析,聚焦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如何利用植物性食物资源。张豁口遗址出土的阿舍利工业产品上保存了微量的淀粉粒,尽管数量较低,但却为研究早期人类利用植物性资源提供了宝贵的证据,为解读人类早期历史提供了重要线索。此外,本研究深入探讨了早期人类对根茎类植物挖掘、采集和食用行为的可能性,指出根茎类植物不仅为早期人类提供了重要的营养价值,在人类饮食结构中占据核心地位,而且对于理解旧石器时代早期石制品使用方式、环境适应策略、古人类认知水平的演变等问题也具有重要意义。
- 关莹王社江周振宇高星张茜
- 关键词:旧石器手斧淀粉粒生计策略
- 一种淀粉粒的种属识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淀粉粒的种属识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本发明中的种属识别模型基于包括淀粉粒样本的特征信息以及种属的训练样本训练得到,则该种属识别模型能够识别出淀粉粒的种属。进一步,该集合包括多个顺序排列的种属识别模型,能...
- 关莹
- 21世纪水洞沟遗址的发掘与研究
- 2003-2007年,宁夏水洞沟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经历了四次大规模系统性发掘,出土了数以万计的标本。在对遗址和出土的文化遗存的分析中,除了基本的类型学、技术学、动物骨骼分析以外,研究团队还创新性地开展了石制品功能分析、热...
- 高星关莹
- 关键词:水洞沟遗址旧石器时代晚期
- 浙江长兴七里亭遗址石制品初步研究
- 七里亭遗址是2005~2006年发掘的一处旧石器时代旷野遗址,位于浙江西北部的长兴县泗安镇。其地层堆积分为晚更新世的下蜀土堆积和中更新世的网纹红土堆积,遗址也因此被相应的划分为上文化层和下文化层,另外还有一部分洪积物堆积...
- 关莹
- 关键词:石制品旧石器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