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玉鹏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篇沥青
  • 3篇沥青胶浆
  • 2篇黏结
  • 2篇黏结强度
  • 2篇粉胶比
  • 1篇道路工程
  • 1篇性能参数
  • 1篇应力
  • 1篇预应力
  • 1篇粘附
  • 1篇粘结
  • 1篇施工过程
  • 1篇衰变
  • 1篇破碎锤
  • 1篇沥青路
  • 1篇沥青路面
  • 1篇路工
  • 1篇路面
  • 1篇空心板
  • 1篇空心板梁

机构

  • 5篇吉林大学

作者

  • 5篇冯玉鹏
  • 3篇马壮
  • 3篇郑传峰
  • 2篇郭学东
  • 2篇杨雪
  • 1篇高欣
  • 1篇秦泳
  • 1篇王丹妮
  • 1篇胡明君
  • 1篇王磊
  • 1篇李明

传媒

  • 2篇公路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水运(下...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全过程老化试验定量评价施工过程中沥青性能参数衰减效应被引量:1
2016年
为确定沥青路面在施工阶段沥青基本性能参数的衰减程度,根据实际沥青路面的施工过程中老化行为的发生特征,确定采用全过程老化试验即采用密闭加热老化与旋转薄膜老化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室内试验,模拟并设计老化流程,对老化前后沥青相关性能参数进行定量评价,并与传统薄膜老化试验结果进行比对。以盘锦70号沥青为例,采用全过程老化处理后,沥青针入度下降40.6%,沥青标号由70号变为40号;60℃高温黏度上升39.8%;-25℃低温黏结强度下降50%;DSR试验中车辙因子提高237%,疲劳因子提高225%;BBR试验中劲度模量提高12.3%,斜率下降7.5%。两种沥青的测试数据变化规律一致。采用全过程老化处理后各项测试结果变化幅度远高于传统薄膜老化后的结果,表明实际沥青路面施工阶段沥青基本性能参数衰减比传统试验结果更加严重,沥青混合料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量在施工阶段老化所导致的基本性能参数的衰减效应。
郑传峰马壮杨雪冯玉鹏郭学东胡明君
关键词:沥青路面施工过程
冲击破碎锤对预应力混凝土板桥纵向裂缝影响
2014年
针对国道205线新立河桥空心板板底出现有规律的纵向裂缝,利用ANSYS软件对该桥所受到的冲击荷载进行应力计算分析,并建立了开裂截面和未开裂截面的三维实体模型对该结构的受力状况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得出:由冲击破碎锤产生的冲击力不是产生板底产生应力的主要原因。空心板底缘开裂必然会导致梁整体刚度的降低,但对于底板拉应力的影响并不是很大,而对于顶板底缘拉应力分布整体影响较大。
王磊冯玉鹏李明高欣
关键词:空心板梁ANSYS
粉胶比对沥青胶浆低温黏结强度的影响被引量:13
2016年
选用SBS改性沥青,通过沥青胶浆低温黏结强度定量测试技术,研究了在不同低温条件下不同粉胶比对沥青胶浆低温黏结强度的影响机理,并确定了最佳粉胶比。研究结果表明:低温环境、粉胶比对沥青胶浆的低温黏结强度变化规律有显著影响。合适的粉胶比能够提高沥青胶浆的低温黏结强度。大粉胶比会产生填料附聚现象,截面附加破坏点基数增加,导致沥青胶浆低温黏结强度显著下降。此外,环境温度降低,沥青基体强度有所提高,但当温度低于沥青脆化点后,基体发生脆化,从而导致低温黏结强度显著降低。最佳粉胶比的确定应结合当地的低温条件,综合考虑沥青基体的黏结强度、沥青基体脆化状态及沥青填料界面强度效应。
郑传峰冯玉鹏郭学东马壮秦泳
关键词:道路工程
粉胶比对沥青胶浆低温性能影响效应分析
通过对沥青混合料界面开裂的相关资料了解与分析,本文基于课题组发明的沥青混合料低温细观强度测定技术,采用了图像处理技术与最小二乘方法,提出了一种粘结粘附共存状态下的粘结粘附测定技术。基于该技术分析了SBS改性沥青胶浆与矿料...
冯玉鹏
关键词:沥青胶浆粉胶比粘结粘附
文献传递
老化过程中沥青胶浆低温黏结强度衰变规律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研究聚合物SBS改性沥青在老化过程中其低温黏结强度的衰变规律。采用薄膜老化试验进行SBS改性沥青的老化处理,老化时间为6h、18h、24h、48h。然后采用沥青低温黏结强度定量测试和技术测试SBS改性沥青在不同老化时间、不同低温条件下的黏结强度,并得出沥青低温黏结强度衰变曲线,根据衰变曲线获取不同老化状态下沥青的脆化时机,试验温度分别为-5℃、-10℃、-15℃、-20℃、-25℃。试验结果表明,老化时间对SBS改性沥青的低温黏结强度及衰变规律有显著影响。不同老化时间下沥青黏结强度峰值出现的温度不同,出现脆化提前现象。老化过程导致SBS改性沥青的轻质组分散失,沥青的脆化时机提前出现,进而导致沥青的低温黏结强度出现急剧衰减,沥青抗老化技术及沥青轻组分预先补充技术应进行深入地研究。
郑传峰王丹妮冯玉鹏马壮杨雪
关键词:SBS改性沥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