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淑
- 作品数:12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蒙文通理学思想探讨
- 2005年
- 国学大师蒙文通先生治学广博,曾自述诸学中唯理学所得最深。他的理学思想数度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都可归本于孟子。他认为儒家道统自孟子之后不曾断裂;认为《大学》深得思、孟之旨,至阳明《大学》之义尽,洙泗之蕴得以充分阐发;他既看到了理学内部程朱派与陆王派两派之间的区别、儒家与佛教的差异,又倾向于折中两派,糅合儒、释。
- 刘兴淑
- 关键词:理学思想
- 宋明理学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被引量:2
- 2006年
- 宋明理学在中华文化“和谐”传统形成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对我们今天的和谐社会的构建仍具借鉴意义。本文从宋明理学的兴起及发展、总体特征、治学目的,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启示。
- 刘兴淑
- 关键词:宋明理学和谐社会
- 论蒙文通的儒学观
- 2017年
- 国学大师蒙文通先生,以儒学为"中国文化之根柢",认为儒学从根本上说是唯物的,孔、孟之说与唯物论实不相悖,并积极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扬弃工作。在儒、道、释三教关系上,认为各有宗旨而主会通。就儒、道而言,认为儒学与北方道家同源于仁义,儒家之克己复礼与南方道家心斋坐忘之学异曲同工,二程之学实出于陈抟。就儒、禅而言,两者虽截然不同——儒学为性学,重工夫,主有善有恶;禅宗为心宗,只见心体,主无善无恶,但皆主理事不二,儒可通禅并可摄禅。蒙先生的儒学观于我国当前的文化建设仍有重要意义。
- 刘兴淑
- 关键词:儒学观唯物论禅宗道家
- 蒙文通先生治学的“体系”意识被引量:1
- 2010年
- 国学大师蒙文通先生主张"学问贵成体系",这是他的治学心得,也是其治学的目标。蒙先生的这种"体系"意识既表现为对诸多学术领域的溯源明变,又表现为融各领域为一体,体现出蒙先生治学的真精神。
- 刘兴淑
- 关键词:治学
- 熊十力“欲皆从理”与朱熹“存天理,去人欲”之比较
- 本文讨论:理欲关系历来是中国哲学讨论的主要问题,尤其是宋明以来,基于不同的本体意识和侧重点,必然导致不同的理欲观。熊十力依据自己的“体用不二”的本体论、心物合一的泛心论,提出了“欲皆从理”的理欲观。这与朱熹等宋明理学家主...
- 刘兴淑
- 关键词:熊十力理欲观体用哲学宋明理学
- 文献传递
- 韩儒艮斋田愚的道统思想
- 2022年
- 艮斋田愚崇信“圣贤之学”,坚守“朱子学是正学”的立场,承李栗谷、宋尤庵之绪,严辨“正学”与“异学”、“圣学”与“异端”,一生致力于保存传承并捍卫传统文化以抗争外来殖民文化。高举“性师心弟”“性尊心卑”“心主性”大旗,辩斥岭南心宗的“心即理”说及华西学派与芦沙学派的心理模糊论,强调性本基础上的“敬”字工夫,尊明排清,笃志好学,守死善道,是一位不折不扣维护韩国道学的“斗士”和守道者。
- 刘兴淑杨松
- 关键词:道统思想
- 张浚的忠义思想被引量:1
- 2017年
- 南宋张浚亦将亦相,其才德为多人所称道,如宋高宗赵构誉之为东晋之王导,宋孝宗赵眘"倚之如长城",他也是一位博览群书的理学家,于儒家经典《书》《诗》《礼》《春秋》等都有注解,一生著述不少,可惜大多亡佚,只有《紫岩易传》十卷与《中兴备览》(一作《张忠献公中兴备览》)三卷四十一篇至今保存完整。笔者拟以《中兴备览》为主,探讨张浚的忠义思想。
- 刘兴淑
- 关键词:忠义理学
- 熊十力对程朱理欲观的发展被引量:1
- 2006年
- 熊十力在对传统理、欲范畴进行论述的时候,提出了其“欲皆从理”、“欲皆从心”的思想。本文从“理”、“欲”两范畴及其关系方面分析了熊十力对程朱理欲观的进一步发展。
- 刘兴淑
- 关键词:熊十力理欲观
- 艮斋学派与华西学派的心说论辩——以“心即理”说为中心
- 2023年
- 19世纪发生的以“心”为中心的心说论辩,是近现代继“四七论争”“湖洛论争”之后,又一场大规模的性理学理论攻防战。主攻手是艮斋学派宗主田愚,主要攻击对象是华西学派宗主李恒老及其高弟金平默、柳穉程等,其次是芦沙学派宗主奇正镇及包括岭派学人在内的近世心学论者。以“心即理”说为中心,艮斋学派与华西学派之间展开了多年的理论论辩。作为畿湖学派的两大派别,艮斋学派和华西学派皆推尊朱子、栗谷,主张尊华攘夷、卫正斥邪、倡言节义,但因所处时代不同,对朱子性理学思想的诠释存在着较大分歧。
- 刘兴淑杨松
- 关键词:心即理性理学论辩
- “蒙文通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暨学术讨论会”综述
- 2005年
- 刘兴淑
- 关键词:历史系历史学家经学家称号国学大师博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