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岩

作品数:11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液
  • 3篇血液透析
  • 3篇护理
  • 3篇病房
  • 2篇宣教
  • 2篇血管
  • 2篇一日病房
  • 2篇医从性
  • 2篇术后
  • 2篇患者术后
  • 2篇健康
  • 2篇健康宣教
  • 1篇代谢
  • 1篇代谢指标
  • 1篇导管
  • 1篇点阵激光
  • 1篇动脉
  • 1篇动脉介入治疗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机构

  • 11篇北京积水潭医...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1篇刘岩
  • 2篇武江
  • 2篇刘春华
  • 2篇高全文
  • 1篇闫颖
  • 1篇汪晓霜
  • 1篇赵桂华
  • 1篇吴俊
  • 1篇桑冬梅
  • 1篇穆育

传媒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四川医学
  • 1篇中华医学美学...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凝学指标在脊柱退行性疾病患者骨质疏松症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血凝学指标对脊柱退行性疾病患者骨质疏松症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4月就诊于北京积水潭医院脊柱外科的脊柱退行性疾病患者313例,依据定量CT(QCT)检测结果将其分为骨质疏松组(119例)、骨量减少组(101例)和骨量正常组(93例),3组患者均空腹采集静脉血测定凝血和骨代谢指标。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H检验分析3组间的差异;从各血液指标中筛查与脊柱退行性病变患者骨质疏松症(OP)发病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将骨量减少组与骨量正常组合并为非骨质疏松组,与骨质疏松组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价相关指标在脊柱退行性疾病患者骨质疏松诊断中的价值。结果3组在性别(χ^(2)=13.555,P=0.001)、年龄(F=17.53,P<0.001)、体重指数(BMI)(F=4.068,P=0.018)、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χ^(2)=8.684,P=0.013)、25-羟基维生素D[25(OH)D](χ^(2)=6.155,P=0.046)、D-二聚体定量(D-dimer)(χ^(2)=8.111,P=0.017)和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F=6.809,P=0.00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显示骨量正常组的年龄(P=0.006)、D-dimer(P=0.020)和PLT(P=0.002)低于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的年龄(P<0.001)和PLT(P=0.006)低于骨质疏松组,而β-CTx(P=0.015)、BMI(P=0.014)高于骨质疏松组。非骨质疏松组与骨质疏松组间性别、年龄、BMI、β-CTx、D-dimer和P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OR=1.164,95%CI 1.097~1.236)、性别(OR=0.495,95%CI 0.274~0.896)、BMI(OR=0.890,95%CI 0.816~0.971)、PLT(OR=1.008,95%CI 1.003~1.103)是骨质疏松症发病的危险因素,P均<0.05。ROC分析显示年龄的曲线下面积(AUC)=0.715(95%CI 0.647~0.783),性别AUC=0.612(95%CI 0.539~0.684),BMI AUC=0.694(95%CI 0.622~0.766),PLT AUC=0.610(95%CI 0.539~0.682),四者联合的AUC=0.768(95%CI 0.706~0.829),P均<0.05。结论基于QCT的结果,PLT计数在脊柱退行性疾病�
刘岩吴俊
关键词:脊柱疾病骨质疏松凝血功能骨代谢指标
高频超声对激光联合瘢痕贴治疗早期增生性瘢痕的定量评估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评价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联合硅酮贴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的58例烧烫伤后增生性瘢痕的患者,男24例,女34例,年龄13~60岁,平均(30.6±7.8)岁。每处瘢痕予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治疗4次,每次激光创面完全愈合后,局部外用硅凝胶贴至下次激光治疗,激光治疗间隔为12周,总治疗时间1年。治疗前和末次治疗完成后3个月,拍摄瘢痕数码照片进行视觉模拟量表评估,并使用高频超声对瘢痕进行检测,对治疗前后的瘢痕厚度超声数据和超声回声密度进行统计,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治疗完成后,瘢痕厚度的高频超声测量值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各个瘢痕部位回声密度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背部、颈部、上肢、下肢瘢痕患者治疗前后回声密度数值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额部瘢痕患者治疗前后回声密度数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瘢痕改善率98.3%,患者满意度96.6%。结论高频超声可精确评价增生性瘢痕的治疗效果,可作为一种理想的工具来评估增生性瘢痕的光电治疗反应。
王珏高全文杨锴刘岩杨巧陈园婧李嘉颐武江
关键词:高频超声增生性瘢痕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患者情绪障碍调查及护理干预被引量:6
2007年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这是由于患者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缺乏正确认识,因而PCI前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尤其严重。随着PCI临床应用的日益增加,与其相关的情绪障碍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我们调查了2004年7月-2005年5月收入我院心内科病房并接受PCI的53例CAD患者接受PCI前后的情绪障碍状况,同时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并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闫颖赵桂华桑冬梅刘岩穆育
关键词:情绪障碍调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抑郁情绪心内科病房
面中部提升术联合脂肪移植在面部年轻化的效果
2022年
目的探讨面中部提升术联合复合脂肪移植在面部年轻化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016年10月至2020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烧伤整形医学部接诊面中部老化患者26例,男10例、女16例;年龄38~65(47±6)岁。术前标记双侧面部下垂组织、容量缺失部位、面部静态性皱纹范围。用颞部发际线缘切口,对面部表浅肌肉腱膜系统剥离、折叠及悬吊以提升面中部;行脂肪抽吸术并制备复合脂肪,其中结构脂肪注射于术前标记面部容量缺失部位,血管外基质成分凝胶注射至静态性皱纹真皮层。术后6个月和12个月,采用观察者全球审美改善量表和患者全球审美改善量表进行评分,统计术后并发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术后6个月,26例患者面部老化均得到改善。术后12个月,14例(53.8%)患者面部老化较术前得到显著改善,8例(30.8%)患者中度改善,4例(15.4%)患者轻微改善;25例(96.0%)患者对术后效果表示满意。1例患者出现术后出血,1例患者出现术后瘢痕增生,其余患者无明显并发症。结论面中部提升术联合复合脂肪移植的方法在提升面部软组织同时补充面部缺失容量,改善面部静态性皱纹,综合性解决面中部老化问题,临床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王珏陈保国高全文杨锴刘岩杨巧陈园婧武江
关键词:面部脂肪移植面部老化
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中集束化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行血液透析治疗的10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取得患者同意的基础上,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集束化护理),两组均有52例患者...
刘岩
关键词:血液透析集束化护理
文献传递
一种塑性手形固定板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性手形固定板,所述塑性手形固定板设有对应于人体手指的塑形指板和对应于人体手背的手背板,所述塑形指板的端部设有指侧塑形固定片和指端塑形固定片。所述指侧塑形固定片是从手指两侧向包裹手指方向塑形弯曲的金属片...
王珏杨锴刘岩
基于控制论为导向的护理模式对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肿瘤患者皮肤瘙痒的护理效果被引量:20
2018年
目的探讨基于控制论为导向的护理模式对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肿瘤患者皮肤瘙痒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12月间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132例恶性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控制论为导向的护理模式,对治疗前后患者的皮肤瘙痒程度、心理状态及满意度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状况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状况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瘙痒程度评分总有效率为92. 4%,高于对照组的77. 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98. 5%,高于对照组的87. 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基于控制论为导向的护理模式可改善血液透析肿瘤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皮肤瘙痒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张彬刘岩刘春华
关键词:护理模式血液灌流血液透析皮肤瘙痒
健康宣教对一日病房患者术后医从性的影响
刘岩
不同质量浓度罂粟碱预防手外科患者血管痉挛和静脉炎效果比较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分析不同质量浓度罂粟碱预防手外科患者血管痉挛及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行手部手术的外科患者68例,按手术顺序编号并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4例。两组患者均于手术完成后即开始采用输液泵持续泵入罂粟碱防治血管痉挛,两组患者均于6 h内泵入60 mg罂粟碱(但质量浓度不同,A组为1.2 g/L,B组为0.6 g/L),每6 h换1次,连续6 d。结果两组患者术后24,48,72 h时患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内,A组患者并发静脉炎26例(76.47%),明显多于B组患者的14例(41.18%);A组患者静脉炎Ⅲ级比例明显高于B组患者(P<0.05)。结论低质量浓度罂粟碱静脉泵入用于手外科患者,虽不能明显增强血管痉挛的防治效果,但能有效降低术后静脉炎的发生率,提升患者就医感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刘岩汪晓霜刘笑
关键词:血管痉挛静脉炎罂粟碱手外科手术
健康宣教对一日病房患者术后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宣教对一日病房患者术后医从性的影响。我院开设的手外一日病房,具有时间短、费用低、创伤小、康复快、局部麻醉、不影响后续治疗等独特优势。一日病房手术患者住院时间短,因此术后具有良好医从性对于患者非常重要。
刘岩
关键词:健康宣教一日病房医从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