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向宝云

作品数:36 被引量:93H指数:6
供职机构: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文学
  • 7篇文化科学
  • 4篇哲学宗教
  • 2篇经济管理
  • 2篇艺术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9篇文学
  • 6篇悲剧
  • 4篇身份
  • 4篇文化
  • 4篇文化身份
  • 4篇小说
  • 4篇化身
  • 3篇叙事
  • 3篇主义
  • 3篇文学理论
  • 2篇代文
  • 2篇学科
  • 2篇学科反思
  • 2篇政治
  • 2篇中国文学
  • 2篇人文
  • 2篇社会
  • 2篇身份重建
  • 2篇思潮
  • 2篇文艺

机构

  • 34篇四川省社会科...
  • 3篇枣庄学院
  • 2篇四川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浙江传媒学院

作者

  • 35篇向宝云
  • 14篇卢衍鹏
  • 2篇向荣
  • 2篇支宇
  • 1篇侯水平
  • 1篇林和生
  • 1篇黄维敏
  • 1篇游翠萍

传媒

  • 6篇当代文坛
  • 4篇社会科学研究
  • 3篇毛泽东思想研...
  • 2篇中国西部
  • 2篇阿坝师范高等...
  • 2篇西南民族大学...
  • 2篇南方论丛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内蒙古社会科...
  • 1篇中国高等教育
  • 1篇天府新论
  • 1篇陕西教育学院...
  • 1篇西南民族学院...
  • 1篇社会科学管理...
  • 1篇洛阳师范学院...
  • 1篇宜宾学院学报
  • 1篇四川省干部函...
  • 1篇现代人才
  • 1篇四川文化产业...
  • 1篇现代中国文化...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 5篇2007
  • 9篇2006
  • 2篇2005
  • 5篇2003
  • 2篇2002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在狂欢与焦虑之间——《超级女声》的文化身份探考被引量:1
2006年
文化身份问题是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现代性话语。文化身份是其既有稳定性又有变动性的构成因素(阶级、性别、国别、年龄、性、种族、道德、政治立场等)在异质文化冲突中的嬗变及其组合。文化身份在异质文化的冲突中发生嬗变,广告、消费文化在文化身份问题中的影响力已经越来越大。《超级女声》通过“超级”确立身份,通过交往构建身份,通过自我身份认同达到社会身份认同。文化身份危机的根源在于自我认同的建构与社会认同的背离。个体文化身份要超越符号认同的屏障,重建文化身份的深度模式,摈除焦虑;社会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为个体身份的重建开辟绿色通道,最终达到个体文化身份和社会文化认同的双重建构。
向宝云卢衍鹏
关键词:文化身份焦虑
文艺学的学科反思与身份重建被引量:7
2007年
文艺学的学科反思与其身份重建紧密相关,存在着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两种思维方式。本质主义坚持文艺学中的权威性、科学性、经典化,主张在文艺学内部进行调整,拉近与现实的关系。反本质主义则主张重新定义文学性、文学自主性,并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语境下反思文艺学的学科性,主张从文艺学外部重建历史化、地方化的文艺学。二者皆有可参借之处。
向宝云卢衍鹏
关键词:文艺学学科反思文化身份
文学的审美批评与现代文学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文学的世界是审美的世界 ,文学批评便是对艺术世界的审美批评 ,而不是对日常世界的政治批评与道德批评。由于中国历史文化情境的特殊性 ,政治审判与伦理审判在文学研究中较为突出。其主要表现在 :作家政治身份决定论 ;政治题材决定论 ;政治价值决定论 ;文学之争延为政治之争。政治审判造成文学标准的扭曲、文学与生活关系的扭曲等诸种弊端。文学可以有实用的艺术与审美的艺术 ,但文学批判则只能首先是审美的批评 ,对现代文学的批评 。
向宝云邹永莉
关键词:审美批评
生存的艰难与平凡的伟大——简评傅恒的长篇小说《天地平民》
2006年
傅恒的长篇小说《天地平民》改变了以往反腐败小说的套路,紧紧把握人物的命运和灵魂,直击当下人在社会的处境,把反腐败题材的小说提升到一个哲学人类学的高度。从写作本身来说,强化了写作的难度,大大提升了小说、特别是反腐败题材文学作品的艺术水准;从文学经验上来说,扩展了反腐败作品的边界;从叙事的方式来说,为小说叙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表达方式。
向宝云卢衍鹏
苦难的丰碑
2008年
汶川大地震震动了中国,震撼了世界。这样巨大的突发自然灾害,有其重要的特殊性。它对我们的打击与震撼,并不能仅仅从生命死亡和财产损失来衡量。截止目前,大地震死亡人数近7万,失踪1万多,财产损失据说是几千亿。而全国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的人数约10万人,若论财产损失,沪深股市从年初到现在,市值蒸发约10多万亿,仅6月10日一天便蒸发1万亿元。单从死亡人数和经济损失而言,汶川大地震算不了什么,但汶川大地震带给人们的恐慌、痛苦、绝望,却远远超过交通事故和股市暴跌,可谓创巨痛深。
向宝云
关键词:汶川大地震突发自然灾害群众自治政治现代化
文化研究与言说者的身分嬗变
2006年
中国的文化研究不单是一个纯粹学理层面的问题,它与言说者的文化身分密切相关。在文化研究的译介过程中明显存在着“中国与西方”二元对立的思想模式。在对文化工业批判中建立了文化研究的“边缘文化身分”;文化研究中的现代性、历史主义立场初步建构了其“混合文化身分”;阶级分析、政治经济学分析的回潮形成了“重构文化身分”。文化研究及其言说者的身分嬗变还远远没有结束,文化研究的文化身分是一个开放的结构。今天的文化研究者必须首先对自己的文化身分进行深刻的反思,然后才有可能对文化研究及其文化身分有清醒的自觉。
卢衍鹏向宝云
关键词:文化研究嬗变
论”后武侠小说“及其身份危机——以金寻者为例被引量:6
2006年
卢衍鹏向宝云
关键词:新武侠小说身份危机现代性转换现代性转型一元文化武侠文学
灾难文学的审美维度与美学意蕴被引量:19
2011年
灾难、苦难、悲剧等一直都是文学创作和研究的重要主题,但三者在文学叙事中的功能和审美上的意义却非常不同。以灾难性因素为线索考察20世纪中国文学,就会发现清晰的政治/社会、哲学/美学、生命/伦理等三重维度,这也决定了灾难文学必然有价值性、超越性、悲剧性等三种美学意蕴。
向宝云
关键词:灾难文学苦难叙事悲剧美学意蕴
对人文社科科研量化管理两面性的反思被引量:12
2007年
随着我国科研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国家对科技文化投入的不断加大.如何正确评价科研成果已经引起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人文社会科学开始借鉴自然科学的评价方法,特别是把量化管理运用到人文社会科学中去,使之逐渐成为全国高校、科研院所等科研单位主要的科研考核方法和标准。此种做法,引发了人文社会科学界的一片热议,其中,以反对、批评之声占绝对主导地位.成为科研量化管理评价的主流话语。在各种指责与声讨声中。情绪发泄多于理性分析.既有失公允。也不利于问题的真正解决。因此,如何看待科研量化管理.健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考核,改进科研成果评价方法,是值得社科界、科研管理部门及广大科研工作者认真思考的问题。
向宝云卢衍鹏
关键词:人文社科两面性人文社会科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管理评价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众文化价值观的有机融合被引量:1
2012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众文化价值观的有机融合,最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大众文化,直面当前中国文化发展的最大现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升和引导。二是雅俗共赏,寻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大众文化价值观的契合点。三是本土视野,以人为本,聚焦现实,积累文化发展的"中国经验"。
向宝云卢衍鹏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文化雅俗共赏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