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宪利 作品数:100 被引量:536 H指数:14 供职机构: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河北省肿瘤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强势特色学科基金 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 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原发性支气管类癌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14 2000年 刘庆熠 平育敏 张合林 白世祥 孟宪利关键词:外科手术 疗效 食管癌肉瘤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探讨食管癌肉瘤的病理特征、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方法对7例食管癌肉瘤患者的临床表现、术前影像学、内窥镜资料、外科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食管癌肉瘤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逐渐加重的下咽不顺,平均病史4.1个月。好发于食... 刘庆熠 孟宪利 何明 平育敏文献传递 食管癌和淋巴结组织中生存素和CD44v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07年 目的研究生存素和CD44v6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癌细胞发生、发展与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4例食管鳞癌和83例淋巴结中生存素和CD44v6的表达情况。结果原发癌组织中生存素与浸润深度有关(P<0.05);原发癌组织中CD44v6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和临床分期等因素有关(P<0.05);原发癌组织和转移淋巴结组织中生存素和CD44v6表达率均高于无转移淋巴结组织(P<0.05);原发癌组织和转移淋巴结组织中生存素和CD44v6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素和CD44v6在淋巴结中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生存素和CD44v6在食管癌组织和转移淋巴结中高表达,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作为评价食管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 王雷 杜媛鲲 何明 孟宪利 白世祥 平育敏关键词:食管肿瘤 细胞粘附分子 抗原致敏及白细胞介素27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诱导抗食管癌免疫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食管癌细胞抗原致敏、白细胞介素27(interleukin27,IL-27)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疫苗的特异性抗食管癌免疫反应。方法:采用重组逆转录病毒介导IL-27基因修饰食管癌患者外周血DCs;反复冻融法提取食管癌细胞裂解产物,致敏经IL-27基因转染的DCs;ELISA法检测各组DCs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s,CTLs)上清液中IL-27、IL-12和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的分泌水平;FCM法分析各组DCs表面分子CD1a、CD83、CD80和CD86的表达水平;MTT法检测DCs刺激T细胞增殖的活性和DCs诱导CTLs杀伤食管癌细胞的效能。结果:经IL-27基因修饰和抗原致敏后的DCs高表达CD83、CD80和CD86分子,其表达量分别为(82.67±7.92)%、(78.33±7.31)%和(85.33±4.32)%;DCs上清液中IL-12、IL-27及IFN-γ分泌量明显提高,分别为(107.85±7.20)ng/L、(430.39±10.12)ng/L及(411.97±17.80)ng/L;并且,DCs明显刺激同源T细胞增殖,增强了CTLs上清液中IFN-γ水平[(751.50±31.30)ng/L]。诱导产生的CTLs对食管癌细胞有强大的杀伤作用,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结论:IL-27基因修饰增强了DCs在体外诱导自体T淋巴细胞产生特异性抗食管癌免疫的能力。其机制可能与IL-27基因修饰和抗原致敏活化了DCs抗原提呈第二信号,促进了DCs高分泌IL-27和IL-12因子,活化了T淋巴细胞,并致使CTLs分泌IFN-γ的能力增强等密切相关。 王雷 单保恩 刘亮 孟宪利 王士杰关键词:树突细胞 白细胞介素-27 抗原致敏 贲门癌组织p53、mdm2蛋白的表达 目的:检测贲门癌组织中 p53蛋白和 mdm2蛋白表达,探讨蛋白表达与贲门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并对二者间相互关系进行研究。材料和方法: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7 例贲门癌组织和30例贲门正常粘膜中 p5... 扬立伟 白世样 段惠军 平育敏 孟宪利关键词:贲门癌 P53蛋白 MDM2蛋白 流式细胞术 文献传递 Smac和Bcl-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mac、Bcl-2的表达与食管癌病理生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取经病理证实为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组织蜡块92例,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标本中Smac及Bcl-2的表达。结果Smac的阳性表达率随生存期的延长而增加,在各生存组中的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5)。Bcl-2的阳性表达率随生存期的延长而减少,在各生存组中的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5)。Smac阳性表达率高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术后生存期长,累计生存期高;Bcl-2阳性表达率高患者的生存期较短,累计生存率低。结论Smac抑制食管癌细胞的淋巴结转移,Bcl-2促进食管癌细胞的外侵及淋巴结转移。 王洪琰 冯晓飞 孟宪利 刘庆熠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 流式细胞术 SMAC BCL-2 生存期 回生口服液用于非小细胞肺癌围手术期抗凝治疗专家共识(2016版) 被引量:6 2016年 原发性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对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也是导致我国人群癌症相关死亡的首要原因([1,2])。非小细胞肺癌占全部肺癌患者的85%左右。迄今为止,手术治疗仍是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最佳治疗方法([1])。 周清华 刘俊峰 杨晓光 张合林 孔繁义 王国臣 孟宪利 陈志全 柳立军 李潞 吴雄志 郭杨关键词:回生口服液 围手术期 静脉血栓栓塞症 原发性肺癌 非小细胞癌 食管癌中桩蛋白、CD_(44)V6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桩蛋白(Paxillin)和CD_(44)V6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食管癌组织中Paxillin和CD_(44)V6的表达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Paxillin和CD_(44) V6在食管鳞癌和腺癌中的表达高于食管正常黏膜(P<0.01);Paxillin和CD_(44)V6在食管鳞癌中表达与临床分期(P<0.01)、浸润深度(P<0.01)和淋巴结转移(P<0.05)有关;Paxillin和CD_(44)V6在食管鳞癌中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Paxillin和CD_(44)V6的表达在食管鳞癌的侵袭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作为反映食管癌肿瘤生物学指标和抗肿瘤治疗的靶点。 王雷 杜媛鲲 张雷 平育敏 孟宪利 何明 王士杰关键词:食管肿瘤 桩蛋白 CD44V6 食管癌患者血清sCD44v6水平与肿瘤生物学特性的关系 2006年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59例食管癌患者和12例正常人进行血清sCD 44V 6测定。食管癌组术前血清sCD 44V 6水平为(249.56±34.28)ng/L,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术后血清sCD 44V 6水平比术前明显降低(P<0.01);食管癌组血清sCD 44V 6水平与肿瘤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密切相关。认为sCD 44V 6水平增高预示食管癌的转移和预后不良。 王雷 白世祥 孟宪利 平育敏 单保恩 何明关键词:食管肿瘤 跨膜糖蛋白 食管癌和贲门癌20000例外科治疗经验 目的食管癌和贲门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河北省南部为高发区,鉴于地理位置,我科食管癌和贲门癌最多,总结半个世纪外科治疗经验和各种教训,开展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以进一步提高远期疗效。方法分析自1952年9月至2005年5月五... 平育敏 张毓德 杜喜群 张慕纲 严嘉顺 王其彰 张明道 李文起 宋玉忱 白世祥 王福顺 李保庆 王增林 孟宪利 刘俊峰 何明 王瑞关键词:食管癌 切除率 术前放疗 局部淋巴结转移 生存率 外科治疗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