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型糖尿病并消化性溃疡临床特征及与糖化血红蛋白的关系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并消化性溃疡(PU)的临床特征及与糖化血红蛋白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医院消化内科住院部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并2型糖尿病患者139例,按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分为A组(HbA1C<7%,78例)、B组(HbA1C>7%,61例),另外选择同期住院的非糖尿病性PU患者73例为C组(对照组)。结果A组和B组患者反酸、嗳气、腹痛等消化道症状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P<0.05),腹胀发生率显著高于C组(P<0.05),幽门螺杆菌(Hp)根治率及疗效均显著低于C组(P<0.05);B组患者发生胃溃疡、复合溃疡及直径>1.0 cm溃疡的概率和Hp感染率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T2DM患者发生PU时,消化道症状表现并不明显,易造成漏诊和误诊,临床应提高警惕;日常工作中应加强对T2DM患者的教育及管理,并发PU时,在积极治疗消化道溃疡的基础上,还应加强血糖控制。
- 李东莺徐宏燕布秀君杨玲
- 关键词:2型糖尿病消化性溃疡糖化血红蛋白
- 维持性血液透析期间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被引量:7
- 2001年
-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期间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方法 采用费森尤斯 40 0 8B血透机及F6透析器 ,碳酸氢盐透析液 (一般含钾量为 2 .0~ 3 .0mmol/L) ,常规肝素化抗凝 ,血流量 2 0 0~ 2 5 0ml/min ,每周透析 2~ 3次 ,每次 4~ 5h。结果 血透 10 82次 ,出现心律失常 43例次 ,发生率 4.0 % ,发生时间以上机后 2~ 4h最多为 18例次 (4 1.9% )。 43例次心律失常中 2 7例次超滤脱水量大于 2 .0kg(62 .8% )。室性早搏 12例次 ,房性早搏 10例次 ,缓慢性心律失常 15例次 ,快速性心律失常 12例次。有伴随症状者 3 1例次。血压明显下降者 2 5例次 (5 8.1% ) ,血钾偏低 5例次 ,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加重者2 0例次。结论 心律失常类型多种多样 ,其发生率与超滤脱水量成正比 ,低血压是其主要诱因 ,血钾异常、过敏或致热原反应也可引起心律失常发生。
- 郭晓青刘颖萍布秀君
- 关键词:心律失常低血压过敏反应营养不良
- 北京地区糖尿病足感染病原学特点的多中心回顾性调查
- 李湘燕齐心袁戈恒鞠上邓微刘彦君丁明超杨金奎郁正亚李玉凤布秀君郭晓蕙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诱导缓解后疗效观察
- 2001年
- 王超景燕布秀君乔进鹏杨红赵凌
- 关键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分化疗效全反式维甲酸
-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PAC-1、CD62P的表达及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收集本院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338例2型糖尿病患者,同时设置50例健康对照组,检测两组血小板膜糖蛋白PAC-1、CD62P水平,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PAC-1、CD62P表达明显升高(P<0.01);将2型糖尿病患者进一步按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组,结果示大量白蛋白尿组(UAER≥200μg/min)PAC-1、CD62P表达明显高于UAER正常组(UAER<20μg/min)、微量白蛋白尿组(20μg/min≤UAER<200μg/min)(均P<0.05).血小板活化的PAC-1、CD62P表达是糖尿病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055,1.064,均P<0.05).
- 李东莺布秀君杨红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血小板活化因子
-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与T淋巴细胞亚群表型关系探讨被引量:5
- 2008年
- 布秀君王超赵凌杨红曹岫石唐经兰
- 关键词:T淋巴细胞亚群血糖水平表型关系免疫功能紊乱血糖控制水平机体免疫功能
- 胰岛素联合罗格列酮、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 2008年
- 我科自2005年1月至2007年10月对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而血糖仍然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改用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罗格列酮(RSG)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布秀君王超郄华黄燕南李东莺
- 关键词:2型糖尿病二甲双胍治疗胰岛素联合罗格列酮
- 药物性低血糖症39例临床分析
- 2000年
- 布秀君林静
- 关键词:药物性低血糖症预后
- 糖尿病患者清晨高血糖原因分析及对策
- 2000年
- 布秀君王超林静
- 关键词:糖尿病清晨高血糖
- 小剂量胰岛素治疗DKA72例临床分析
- 2000年
- 布秀君林静
- 关键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胰岛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