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月芳

作品数:14 被引量:84H指数:5
供职机构:苏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更多>>
发文基金:苏州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环境监测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理学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8篇色谱
  • 7篇相色谱
  • 5篇色谱法
  • 5篇气相色谱
  • 4篇气相
  • 4篇气相色谱法
  • 2篇液相
  • 2篇液相色谱
  • 2篇域模型
  • 2篇源流
  • 2篇质谱
  • 2篇质谱法
  • 2篇溶剂
  • 2篇溶剂萃取
  • 2篇色谱法测定
  • 2篇水质
  • 2篇萃取
  • 2篇污染
  • 2篇离子
  • 2篇毛细管

机构

  • 11篇苏州市环境监...
  • 3篇江苏省环境监...
  • 2篇苏州市环境科...
  • 1篇苏州科技学院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苏州科技大学
  • 1篇苏州外国语学...

作者

  • 11篇朱月芳
  • 5篇秦宏兵
  • 4篇尹燕敏
  • 3篇孙欣阳
  • 3篇朱剑禾
  • 2篇陈美丹
  • 2篇沈颖青
  • 2篇杨积德
  • 2篇魏蓝
  • 1篇周民锋
  • 1篇李月娥
  • 1篇沈莹
  • 1篇黄丽萍
  • 1篇施维林
  • 1篇何理
  • 1篇陈昱
  • 1篇史广宇

传媒

  • 3篇化学分析计量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分析科学学报
  • 1篇宁夏农林科技
  • 1篇环境监测管理...
  • 1篇中国环境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管...
  • 1篇环境监控与预...
  • 1篇江苏现代计量

年份

  • 1篇2018
  • 4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流域内的氮污染物来源模拟研究
2012年
文章采用澳大利亚源流域模型模拟东山小流域内2001年-2010年产生的降雨径流和总氮污染负荷,其中降雨径流采用SIMHYD模型,氮污染物生成采用EMC/DWC模型。通过模拟发现,流域内的水产养殖塘产生的径流量占66%,其次为高地茶果树;水产养殖和高地茶果树两种土地利用类型是流域内主要的总氮负荷来源;而单位面积上产生的最大污染负荷来自于蔬菜种植地(46 kg/ha)和高地茶果树(42 kg/ha)。
杨积德陈美丹朱月芳
关键词:面源
基于源流域水量水质模型研究小流域营养物管理方案
2012年
采用澳大利亚源流域水量水质模型模拟东山小流域内2001-2010年9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产生的降雨径流及总氮和总磷的污染负荷,模拟结果为:流域内多年平均径流量为6 150万m3/a,总氮输出负荷为270 t/a,总磷负荷为22 t/a。模拟结果表明:水产养殖塘和高地茶果树是东山地区主要的营养物来源。通过三个情景方案的模拟,说明当地环境管理方案可以有效地削减入湖的营养负荷,其中第二个情景方案的削减量最大,总氮和总磷负荷分别削减了18%和25%。
陈美丹杨积德李隽朱月芳
关键词:面源污染负荷
壬基酚对一株铜绿假单胞菌吸附镉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考察壬基酚(NP)对一株从重金属污染场地筛选出的铜绿假单胞菌X吸附镉(Cd)的影响,在NP浓度分别为0、1.0、10.0mg/L条件下,通过优化吸附条件,研究X菌的Cd^(2+)吸附效果.结果表明,NP与Cd^(2+)共存时,在Cd^(2+)初始浓度为1.0mg/L的溶液中,菌体的最佳投菌量和pH值为1.0g/L和7.0,吸附2h,吸附率可达90.0%左右.失活菌与活菌的吸附结果表明失活菌的吸附能力较活菌强.NP浓度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NP对菌株吸附Cd^(2+)的抑制作用较小,高浓度NP时抑制作用较大.通过分析X菌处理单一Cd^(2+)及Cd^(2+)-NP复合污染后的红外光谱图可知,菌体表面的羟基O—H键、酰胺C—N键和N—H键和氨基均参与吸附反应,并且高浓度NP对菌体表面基团活性影响较大,从而影响其对Cd^(2+)的吸附.
魏蓝朱月芳史广宇何理陈昱施维林
关键词:壬基酚
XAD-7吸附-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乙二醇被引量:1
2016年
采用离子交换树脂XAD-7吸附-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乙二醇,结果表明,该方法在0 mg/L^1 116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为0.88 mg/L,当采样体积为7.5 L时,最低检出质量浓度为0.11 mg/m3。乙二醇标准溶液测定结果的RSD为1.3%,空白加标回收率为80.1%~107%,方法的采集效率为98.0%。
朱月芳朱剑禾秦宏兵魏蓝徐嘉玥
关键词:乙二醇离子交换树脂气相色谱法工作场所空气
加速溶剂萃取-串联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土壤中的多环芳烃被引量:3
2018年
采用加速溶剂萃取-串联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土壤中多环芳烃。土壤样品与无水硫酸钠混合后,用丙酮、二氯甲烷(体积比1∶1)在加速溶剂萃取仪上以10.3 Mpa、80℃提取5 min,用串联质谱检测器进行分析,土壤中16种多环芳烃的回收率在81.6%~106.0%。该法分离效果良好,线性关系和灵敏度较高。
沈莹朱月芳孙欣阳
关键词:加速溶剂提取多环芳烃土壤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水和沉积物中磺胺类、喹诺酮类和氯霉素类抗生素残留被引量:38
2015年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水及沉积物中磺胺类、喹诺酮类和氯霉素类抗生素残留。水样前处理采用固相萃取,沉积物样品前处理采用加速溶剂萃取。该方法在9min内可完成目标化合物的UPLC-MS/MS分离分析。对于水和沉积物,20种目标化合物的检出限(S/N≥3)分别介于0.01-0.50ng/L和0.005-0.2μg/kg之间,在各自考察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5)。采用该方法测定了苏州地区地表水,共检出10种抗生素,浓度范围为0.79-240ng/L;测定底泥样品,共检出11种抗生素,浓度范围为0.37-27.0μg/kg。
尹燕敏沈颖青朱月芳秦宏兵
关键词:加速溶剂萃取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水质中的醇类与酮类被引量:1
2014年
建立了顶空-气相色谱法,即直接在密闭的顶空瓶中进水样方法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及废水中醇与酮类化合物(甲醇、乙醇、丙酮、丁酮)的分析方法。在样品采集和色谱分析方法实现了统一,减少了有毒有害有机试剂的消耗和二次污染,通过对各仪器技术参数优化,实现快速分离,并且在8min内获得了组分间良好的分离度,缩短了分析周期。本方法最低检出限在0.01mg/L-0.07mg/L,标准偏差为0.003mg/L-0.0222mg/L,相对标准偏差为0.52%-5.77%,加标回收率为83.2%~103%。
朱月芳朱剑禾李月娥黄海兵
关键词:顶空-气相色谱法
直接进样–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水源水中9种农药被引量:11
2016年
建立直接进样–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UPLC–MS–MS) 快速测定水源水中9 种痕量农药残留的方法.水样无需富集,经超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检测,在7.5 min 内完成9 种目标化合物的分析.9 种农药的检出限(S/N ≥ 3) 在0.01~1.4 μg/L 之间,在各自的考察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 0.995).在1.0~80 μg/L 添加水平内,实际样品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66.2%~114.0%,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3%~20.4%(n=6).该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饮用水源水中农药残留的快速测定.
朱月芳尹燕敏秦宏兵
关键词:农药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直接进样水源水
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的丙烯酸酯类被引量:8
2016年
建立环境空气中7种丙烯酸酯类的气相色谱测定的方法。将活性炭吸附管与大气采样器连接,在0.5L/min流量下采集空气样品20 min,采样后的活性炭用1.0 mL二氯甲烷解吸,以氢火焰离子化为检测器,气相色谱法测定7种丙烯酸酯类的含量。结果表明,7种丙烯酸酯类的质量浓度在1~100μg/m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5,当采样体积为10 L时,方法检出限为0.010~0.017 mg/m^3。各组分平均空白加标回收率为84%~120%,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2%~15.0%(n=6)。该方法样品处理简单,精密度与准确度高,检出限低,抗干扰,便于在实验室推广和应用。
周民锋朱月芳秦宏兵尹燕敏孙欣阳
关键词:丙烯酸酯类气相色谱法环境空气
顶空气相色谱法在测定水中三氯乙醛的应用被引量:6
2012年
研究以DB-624交联石英毛细管柱分离,微电子捕获检测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三氯乙醛的应用,与以往的方法相比,准确可靠、省工省时省试剂,符合"绿色分析化学"的要求。最低检出限为0.2μg/L,标准偏差为0.028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6.0%,加标回收率为88.7%~109%。
朱剑禾黄丽萍朱月芳
关键词:顶空气相色谱法三氯乙醛生活饮用水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