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丹
- 作品数:24 被引量:323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更多>>
- 高分六号卫星在农业资源遥感监测中的典型应用被引量:7
- 2020年
- 本文在简要概述农业资源遥感监测主要内容基础上,从覆盖范围、红边等新增谱段、空间分辨率三个方面对高分六号(GF-6)卫星农业遥感监测的优势进行了具体分析,并从农业种植业、畜牧水产养殖、设施农业应用、农业工程四个方面应用进行了示例说明。GF-6卫星在国产卫星农业遥感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促进了卫星研制与应用部门紧密配合,强化了卫星设计整体性、系统性、高效性等最新的星地一体化理念,对推动农业遥感理论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也为其他行业应用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 刘佳王利民滕飞姚保民杨福刚季富华李丹丹
- 关键词:农业资源遥感监测典型应用
- 利用AMSR-E被动微波数据反演地表温度的神经网络算法被引量:11
- 2009年
- 结合对地观测卫星AQUA多传感器/多分辨率的特点,研究了利用AMSR-E被动微波数据反演地表温度的神经网络算法。MODIS地表温度(LST)产品被作为地表温度实测数据,对应的平均温度被用作对应AMSR-E像元的实际地表温度,从而克服由于AMSR-E像元尺度太大和云的影响而难以获得地表实测数据的难点。反演结果分析表明,利用神经网络能够精确地由AMSR-E数据反演地表温度。当使用5个频率10个通道反演时,反演精度最高,说明使用更多的通道能更好地消除土壤水分、粗糙度、大气和其它因素的影响。相对于MODIS温度产品,用此算法反演的平均误差约低于2K。
- 毛克彪王道龙李滋睿张立新周清波唐华俊李丹丹
- 关键词:AMSR-E
- 基于OLI影像的四川丘陵地区水稻种植面积监测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为使用Landsat8 OLI遥感影像准确监测四川丘陵地区水稻种植面积。【方法】根据丘谷相对高差分别选定浅丘、深丘水稻样方各4个,通过地面样方调查和同生长季Google Earth影像解译获取的样方水稻种植面积作为验证数据,评价基于OLI融合影像的川中丘陵的水稻种植面积监测精度。OLI影像经正射校正后,使用15 m全色波段影像和30 m多光谱影像融合,得到15 m分辨率的融合影像,使用最大似然法进行监督分类,获取监测结果。【结果】与样方验证数据比较,在样方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基于OLI影像的水稻种植面积监测结果显示,浅丘区的平均精度为93.7%,误差范围为1.0%~8.7%;深丘区的为92.5%,误差范围为1.5%~15.8%。【结论】根据浅丘区、深丘区监测结果的误差范围差异,随着丘谷高差增大,地形趋于复杂、地块趋于狭长与破碎,OLI影像监测结果的不确定性增加,精度有下降的趋势。该研究为改进OLI影像监测四川丘陵地区水稻种植面积精度提供参考。
- 蒋怡李宗南李丹丹李丹丹任国业
- 关键词:遥感图像处理水稻种植面积
- 一个针对被动微波AMSR-E数据的土壤水分反演算法
- 提出了一个针对被动微波数据AMSR-E的土壤水分反演算法。用AIEM模型模拟表明,在给定的粗糙度条件下,土壤水分和发射率之间有很好的线性关系。19.7GHz与10.7GHz的V极化微波指数与土壤水分有很好的关系,而且部分...
- 毛克彪李丹丹高懋芳周清波王道龙唐华俊陈仲新
- 关键词:亮度温度发射率土壤水分AMSR-E
- 文献传递
- 基于MODIS-NDVI的安徽省2009年冬小麦及一季稻面积遥感提取及长势监测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建立2009年安徽省冬小麦和一季稻面积提取模型和作物长势监测模型。[方法]通过分析2009年安徽省冬小麦和一季稻的种植结构、物候历特征及其生物学特性和时序NDVI曲线特征确定模型。[结果]时间上,2009年安徽省冬小麦和一季稻长势均呈"前期较好,中期变差,后期恢复"的趋势;空间上,安徽北部地区冬小麦全年长势较多年平均稍差,而一季稻长势较差的地区主要是滁州等地。[结论]该研究为中国农业遥感监测系统大尺度业务化运行作物种植结构提取了有效的方法。
- 黄青邹金秋邓辉李丹丹张莉
- 关键词:MODIS数据面积提取长势监测冬小麦一季稻
- 基于MODIS数据的冬小麦种植面积快速提取与长势监测被引量:49
- 2012年
- 利用MODIS-NDVI数据,以中国冬小麦主产区为例,探讨了基于遥感影像全覆盖的大尺度冬小麦种植面积遥感综合自动识别及长势监测的方法。通过分析冬小麦的种植结构、物候历特征及其生物学特性和时序NDVI曲线特征,确定了冬小麦信息提取的NDVI阈值,建立了冬小麦面积提取模型,并最终获取了2010—2011年中国农情遥感监测中冬小麦长势监测所需的空间分布数据,与多年平均统计数据比较,总体精度达到81%以上。基于提取的冬小麦面积信息空间分布数据,利用MODIS-NDVI差值模型,对冬小麦2011年的长势进行监测。结果表明,与近5年平均状况对比,2011年冬小麦在其整个生育期内长势基本与常年持平,但时空分布差异较大。
- 黄青李丹丹陈仲新刘佳王利民
- 关键词:冬小麦面积提取长势归一化植被指数
- 一种不同生育阶段麦类作物覆盖区域土壤水分反演方法
- 本发明提出一种涉及遥感领域,涉及一种不同生育阶段麦类作物覆盖区域土壤水分反演方法,包括:S1,利用分生育期微波散射模型,计算空间土壤微波散射比;S2,计算不同极化模式下的土壤极化后向散射系数;S3,利用线性最小二乘法建立...
- 吴尚蓉陈仲新任建强杨鹏刘长安李丹丹
- 文献传递
- 基于GIS和RUSLE的滇西北山区土壤侵蚀空间特征分析——以云南省丽江县为例被引量:72
- 2007年
- 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特征,是进行土壤侵蚀防治规划、实践的重要基础与依据。研究以云南省丽江县为例,应用RUSLE估算了县域土壤侵蚀量,并基于G IS的空间统计分析功能,分析了土壤侵蚀在海拔、坡度与土地利用类型等方面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全县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52.50 t/(hm^2.a),属于强度侵蚀,县域东部的金沙江沿岸、3 500~6 000 m高程带、25°~90°坡度带,以及裸地与荒草地、旱地等不同类型区域是研究区土壤侵蚀治理的重点地区。
- 彭建李丹丹张玉清
- 关键词:RUSLEGIS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特征
- 黄淮海地区旱情遥感监测实践被引量:6
- 2007年
- 以我国黄淮海冬小麦主产区为研究地点,以EOS-MODIS数据为主要数据源,针对不同作物生长时期,采用植被供水指数与土壤热惯量两种方法,结合地面观测数据建立以土壤水分为基础的旱情遥感监测指标体系,并对2006—2007年度冬小麦生育期的旱情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遥感旱情变化趋势与地面监测结果较为一致,进一步说明了植被供水指数与热惯量方法在区域旱情遥感监测中的潜力。
- 王利民刘佳邓辉张莉李丹丹
- 东北三省2020-2022年间10 m空间分辨率耕地资源空间分布数据集被引量:3
- 2023年
- 及时准确地获取耕地空间分布数据对于农业生产管理、种植结构调整、保障粮食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东北三省(黑龙江省、辽宁省、吉林省)为研究区,基于哨兵二号(Sentinel-2)卫星影像数据,建立每一省份特定年份的耕地与非耕地样本12个月份的归一化差分植被指数(NDVI)数据集库;利用Google Earth Engine遥感计算平台,依据耕地与非耕地样本的NDVI的差异性特征进行监督分类,建立了黑龙江省、辽宁省、吉林省等东北三省2020—2022年间逐年10 m空间分辨率耕地资源空间分布数据集。该数据集为东北地区最近年份的耕地资源空间分布数据集更新,可为该地区的黑土地科学保护、“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施以及粮食安全保障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服务。
- 申格刘航李丹丹陈实邹金秋
- 关键词:耕地资源遥感东北三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