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京艳

作品数:14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生物学
  • 5篇医药卫生
  • 4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5篇基因
  • 4篇液相
  • 4篇液相色谱
  • 4篇色谱
  • 4篇相色谱
  • 4篇高效液相
  • 4篇高效液相色谱
  • 3篇阻断
  • 3篇酰基
  • 3篇螺旋霉素
  • 3篇抗生素
  • 3篇格尔德霉素
  • 2篇质控
  • 2篇肿瘤
  • 2篇转移酶
  • 2篇酰化
  • 2篇酰基转移酶
  • 2篇力达霉素
  • 2篇链霉菌
  • 2篇抗肿瘤

机构

  • 14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作者

  • 14篇李京艳
  • 11篇王以光
  • 6篇武临专
  • 6篇孙桂芝
  • 5篇赫卫清
  • 4篇戴剑漉
  • 3篇金莲舫
  • 3篇马春燕
  • 2篇王红远
  • 2篇刘昕
  • 2篇夏焕章
  • 2篇林灵
  • 2篇倪四阳
  • 1篇吴剑波
  • 1篇高群杰
  • 1篇孙晓春
  • 1篇周红霞
  • 1篇刘玉瑛
  • 1篇吴倩
  • 1篇杜煜

传媒

  • 6篇中国抗生素杂...
  • 2篇中国新药杂志
  • 2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中国科协20...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1
  • 1篇1998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麦迪霉素3-O-酰基转移酶在螺旋霉素链霉菌F21中的酰化特性
2008年
螺旋霉素(SP)与麦迪霉素(MD)均为16元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并且结构非常相似。螺旋霉素含有3个组分,其结构差异表现在16元内酯环C3上的一个取代基的差异,SPI组分为羟基、SPII组分羟基乙酰化、SPIII组分羟基丙酰化;麦迪霉素是以麦迪霉素A1为主要组分的多组分抗生素,麦迪霉素16元内酯环C3上连接的均为丙酰化羟基。已知这类抗生素16元内酯环C3羟基酰化是由一种称为3-O-酰基转移酶的蛋白催化完成。本研究将螺旋霉素产生菌—Streptomyces spiramyceticus F21中的螺旋霉素3-O-酰基转移酶基因用Streptomyces mycarofaciens ATCC 21454中的麦迪霉素3-O-酰基转移酶基因原位替换后,发现所产生的螺旋霉素仍然含有3个组分,并且螺旋霉素III组分也不是主要组分,说明麦迪霉素3-O-酰基转移酶在螺旋霉素产生菌—S.spiramyceticus F21中不具有16元内酯环C3羟基丙酰化特异性以及酰化高效性,也提示其在麦迪霉素产生菌中的丙酰化特异性和高效性可能与该菌株(种)的特性有关。
马春燕武临专戴剑漉周红霞李京艳孙晓春张侃夏焕章王以光
关键词:螺旋霉素麦迪霉素酰化
螺旋霉素3-O-酰基转移酶基因的删除和主要产生螺旋霉素组分Ⅰ菌株的获得被引量:7
2007年
螺旋霉素(SP)为16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含有螺旋霉素Ⅰ、Ⅱ和Ⅲ个组分,其结构的差异为16元内酯环的C3上分别连接羟基(SPⅠ)、乙酰基(SPⅡ)和丙酰基(SPⅢ);SPⅡ和SPⅢ是在相同的3-O-酰基转移酶催化下SPⅠ进一步酰化的产物。SPⅠ、SPⅡ和SPⅢ在生物学活性方面无大差异。为简化螺旋霉素组分,便于今后对其结构进行进一步改造,根据碳霉素和麦迪霉素生物合成中的3-O-酰基转移酶序列,设计了简并性PCR引物,并采用SON-PCR(single oligonucleotide nested PCR)方法,从螺旋霉素产生菌S.spiramyceticus F21中进行特异性扩增,获得了螺旋霉素3-O-酰基转移酶基因(sspA)及其侧翼序列,共约4.3kb(其中的3457nt DNA序列已被Genbank收录,DQ642742)。采用DNA同源双交换技术对S.spiramyceticus F21中的sspA进行了删除。对螺旋霉素原株和sspA缺失变株进行发酵产物提取和HPLC分析表明:原株中SPⅠ、SPⅡ和SPⅢ的相对含量分别为7.8%、67%和25%,变株中则分别为72%、18%和9.6%;变株主要组分为SPⅠ。螺旋霉素sspA缺失变株的获得为螺旋霉素组分简化及其衍生物的结构改造奠定了基础。
武临专马春燕王以光戴剑漉李京艳夏焕章
关键词:螺旋霉素基因删除
螺旋链霉菌U-1941中PKSII型基因在淡青链霉菌tcmK变株中克隆(Ⅱ)
2006年
将螺旋链霉菌产生菌中的PKSII型KS基因克隆至四并菌素产生菌淡青链霉菌tcm K变株,获得基因克隆转化子,经发酵培养后对转化子发酵产物进行了分离纯化,获得纯品(纯度99%)。经高分辨EI质谱、氢谱以及碳谱分析,确证其分子量为177,分子式C10H 11NO2,命名为AS-5,化学名为1-羟基-4-(反式-乙酰胺基-乙烯基)苯。该产物在原株发酵液中不存在,初步抗菌活性检测未发现其具有抗菌活性,但小分子的特点有可能使其成为潜在的先导化合物。
李京艳孙桂芝王以光孙承航
关键词:基因克隆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格尔德霉素基因阻断变株产物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在研究格尔德霉素(GDM)生物合成的过程中利用基因阻断技术分别阻断 GDM 生物合成的起始基因3-氨基-5-羟基苯甲酸(AHBA)基因、含 AHBA 基因并与之相连的聚酮合酶(PKS)基因簇以及 GDM 生物合成相关的 PKS 和 PKS 后修饰基因簇 CT-PKS 获得3个 GDM 基因阻断变株。为了比较分析他们的次级代谢产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发酵液组分。方法:发酵液经过乙酸乙酯提取后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分析柱为迪马公司 Diamonsil^(TM)(钻石)C_(18)(4.6 mm×150 mm,5μm);流动相是40%~100%甲醇,30 min 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检测波长304nm。利用电喷雾质谱(ESI)通过正负离子扫描获得相应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信息;利用质谱的源内裂解技术获得相应化合物的结构信息。结果:检测发现,阻断2个不同的 GDM 生物合成基因以后主要产生2个不同于 GDM 的化合物。结论:该方法可快速、准确地对基因工程变株发酵新产物进行早期鉴别,指引后续的化学分离,并用于其他 GDM 基因阻断变株产物的定性。
李京艳赫卫清孙桂芝王以光
关键词:发酵产物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
螺旋链霉菌U-1941中PKSII型基因在淡青链霉菌tcmK变异株中的克隆(I)
2005年
利用螺旋霉素产生菌螺旋链霉菌(S trep tomy ces sp iramy ceticus U-1941)中发现的PK S II型基因,经测序和同源性比较证明在4174bp片段中含有PK S II型K S(K Sα)基因,该基因(pCG 4-K,aspA)由1229bp组成编码432个氨基酸,与产二素链霉菌A lpA和淡青链霉菌T cmK同源性分别为74.4%和69.7%。将含aspA基因的重组质粒pCG 4在四并菌素(tetracenom yc in C)产生菌(S.g laucescens GLA 4-26)tcmK基因缺陷型变异株中进行克隆,TLC分析表明转化子的发酵产物比对照株多一个明显的黄色斑点,该物质经分离、提纯后分析确定为一个含苯式结构的小分子化合物A S-5。
王以光戴剑漉李京艳孙桂芝陈目方
关键词:基因表达
4,5-双氢-7-去氨甲酰基-7-羟基-19-S-甲基格尔德霉素及其与格尔德霉素生物合成PKS后修饰的关系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在吸水链霉菌17997格尔德霉素生物合成PKS后修饰gdmN-变株发酵产物中寻找新格尔德霉素衍生物。方法 gdmN-变株发酵上清液乙酸乙酯提取后,进行硅胶板TLC分析;对一个红色目标化合物进行了HPLC和高分辨质谱分析,并对其进行了1H-和13C-核磁共振(NMR)分析;对红色目标化合物在吸水链霉菌17997格尔德霉素PKS基因阻断变株中进行了生物转化实验。结果在gdmN-变株发酵产物中发现了1个预期的红色目标化合物(4,5-双氢-7-去氨甲酰基-7-羟基-19-S-甲基格尔德霉素);该目标化合物可被格尔德霉素生物合成PKS后修饰系统7-O-氨甲酰化,生成4,5-双氢-19-S-甲基格尔德霉素。结论在gdmN-变株中发现了4,5-双氢-7-去氨甲酰基-7-羟基-19-S-甲基格尔德霉素;该化合物可被格尔德霉素PKS后修饰系统继续7-O-氨甲酰化,但不能C-4,5氧化。
牛沂菲武临专赫卫清李京艳刘昕倪四阳林灵王红远孙桂芝李书芬王以光
反相高效液相谱型分析检测吸水链霉菌17997变株发酵新产物被引量:5
2006年
以吸水链霉菌17997为出发菌株,分别阻断格尔德霉素(geldanamycin,GA)生物合成酶基因簇中的I型聚酮合酶(type I polyketide synthase,pks)基因的第6模块,单加氧酶(monooxygenase,gdmM)基因和氨甲酰基转移酶(carbamoyltransferase,ct)基因得到3种变株(pks-)、(gdmM-)和(ct-)。比较变株与原株发酵产物的H PLC谱型,结合紫外吸收图谱分析。检测结果表明各变株的GA生物合成均被阻断,并产生3个不同于原始菌株的新物质。这证明基因操作所涉及的pks,gdm M和ct基因是GA生物合成的必需基因;这些基因的阻断可产生不同于原株的新物质。HPLC谱型比较可以在多样化代谢产物的产生菌中快速、准确地发现基因工程变株发酵产物的变化,指导新化合物的分离鉴定,样品用量甚微,是化学早期鉴别的有力工具。
赫卫清李京艳孙桂芝刘玉瑛王以光
关键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基因阻断
力达霉素质控方法的研究Ⅰ——HPLC法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大分子蛋白类抗肿瘤抗生素力达霉素的纯度。方法 :采用几种分离机制不同的高效液相柱对同一样品进行检测。结果 :我们用这种方法检测出合格样品 ,并可以用来判断产品质量等级。结论 :样品在这些不同分离机制的液相柱上分离出来的纯度均较高时 ,才能说明样品的质量好。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快速、精确 。
李京艳金莲舫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力达霉素纯度抗肿瘤抗生素
力达霉素质控方法的研究Ⅱ——SDSPAGE法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用十二烷基硫酸钠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 PAGE)法对大分子蛋白类抗肿瘤抗生素力达霉素的纯度进行检测 ,并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的结果进行比较。方法 :选择纯化程度不同的样品及高效液相纯度不同的成品分别进行电泳分析。结果 :随着纯化步骤的增加 ,蛋白质纯度在提高 ;高效液相纯度高的样品 ,电泳纯度一般也较高 ,但有时二者所显示的杂蛋白或杂质的含量并非完全是平行关系。结论 :SDS PAGE法是检测蛋白类产品纯度有效和不可缺少的方法之一 。
李京艳金莲舫
关键词:力达霉素纯度抗肿瘤抗生素
19-S-甲基格尔德霉素和4,5-双氢-19-S-甲基格尔德霉素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组苯醌型安莎类抗生素生物合成类似物,具体而言,涉及格尔德霉素生物合成类似物;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所说类似物19-S-甲基格尔德霉素和4,5-双氢-19-S-甲基格尔德霉素与格尔德霉素相比,除生物学活性低于格尔德...
武临专王以光刘昕李京艳王红远倪四阳赫卫清林灵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