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毛
- 作品数:12 被引量:67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真菌性角膜炎的手术治疗及其进展被引量:2
- 2009年
- 真菌性角膜炎在国内居感染性角膜炎的首位,已成为角膜盲的主要病因,也是世界范围内严重的致盲性疾病之一。药物不能控制、溃疡迁延不愈和(或)病情进展恶化是手术的适应证。在文中就真菌性角膜炎手术治疗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瞿玲辉李良毛
- 关键词:角膜炎眼感染真菌性
- 光学治疗性角膜切削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PTK)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对照分析106例(106眼)复发性翼状胬肉。PTK治疗组53例:分离、切除胬肉及变性筋膜组织,用193nm准分子激光行PTK切削残余的角膜病变组织。对照组53例:进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观察术后上皮愈合情况,记录角膜散光度及胬肉复发情况。结果PTK组术后平均上皮愈合时间为(3.96±0.78)d,较对照组的(4.67±1.01)d显著缩短(t=-4.071,P〈0.01);PTK组术后角膜散光度数较术前减少(0.72±0.80)d,较对照组(0.42±0.43)d显著改善(t=-1.342,P=0.02)。平均随访(18.05±5.32)月,PTK组3例胬肉复发,复发率为5.66%,对照组4例胬肉复发,复发率为7.55%,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68,P=0.70)。结论PTK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可以安全、有效地清除残留胬肉及变性组织,减少手术创面,利于角膜上皮修复。取得与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同样的治愈率。
- 李良毛赵立全瞿玲辉李鹏
- 关键词: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治疗性翼状胬肉干细胞角膜缘
- Express青光眼引流钉植入术探讨
- 2016年
- 青光眼的发生主要是因为患者眼内压升高到超过人体眼球的耐受范围,从而给患者眼球带来伤害,造成视力下降。临床上对青光眼的治疗一般采取手术治疗,按照手术原理主要有减少房水生成术、外引流术以及内引流术3类,Express青光眼引流钉植入术便是属于青光眼外引流手术中的一种。
- 蒋海赟李良毛
- 关键词:青光眼治疗EXPRESS手术原理结膜瓣巩膜瓣外引流术
- 青少年屈光不正患者中圆锥角膜的筛查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应用计算机辅助Orbscan-Ⅱ角膜地形图检查系统对青少年屈光不正患者进行圆锥角膜筛选的可行性。方法应用计算机辅助Orbscan-Ⅱ角膜地形图检查系统对3 213例青少年屈光不正患者进行圆锥角膜筛选检查。结果筛选出62例圆锥角膜患者,104只眼(亚临床期42眼、临床期42眼及角膜后圆锥20眼)。结论应用计算机辅助Orbscan-Ⅱ角膜地形图检查系统可对青少年屈光不正患者常规进行圆锥角膜的筛选,早期诊断圆锥角膜并鉴别筛选出后圆锥角膜,同时提供病变在角膜上的地形分布,避免对患者进行斜弱视治疗或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
- 李良毛瞿玲辉蔡永丰
- 关键词:角膜地形图圆锥角膜屈光不正
- 引资合作推动军队中小医院学科建设被引量:4
- 2010年
- 本文对引资合作推动军队中小医院学科建设进行了探讨。对引资合作的原则,调研论证,签约与履行等方面进行了重点论述,并阐述了引资合作对学科建设的成效与体会。
- 李良毛瞿玲辉蔡永丰王庆林
- 关键词:学科建设
- 兔眼角膜基质内注射两性霉素B的安全性评价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探讨兔眼角膜基质内注射两性霉素B的安全性,寻找角膜基质内注射两性霉素B的安全浓度。方法健康家兔20只(40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8眼)。A组:角膜基质内注射0.1ml平衡盐溶液(BSS);B、C、D、E组角膜基质内分别注射0.1ml浓度为5、10、15、20μg/0.1ml的两性霉素B注射液,每4天注射1次,共注射5次。观察角膜透明性、上皮完整性、角膜新生血管生长情况,测量角膜厚度,第5次注射后30d处死动物,行角膜病理组织学检查、内皮细胞活性率测定及角膜内皮超微结构观察。结果兔角膜基质内注射浓度为5、10μg/0.1ml的两性霉素B注射液后不影响兔角膜正常生理功能,角膜透明、上皮完整,角膜内皮细胞无异常,与BSS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15、20μg/0.1ml浓度组,角膜出现明显水肿,角膜上皮脱落,严重的角膜新生血管长入,与BSS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角膜基质内注射药物可能是一种可选择的、简单易行的给药途经。两性霉素B的药物浓度在5μg/0.1ml、用量在0.1ml范围内是安全的;两性霉素B的药物浓度在10μg/0.1ml、用量0.1ml可能安全。角膜基质内注射安全浓度的两性霉素B可能是治疗顽固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一种较好选择。
- 瞿玲辉谢汉平李良毛任茜
- 关键词:两性霉素B角膜新生血管
- 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在初发性翼状胬肉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phototherapeutic keratectomy,PTK)联合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治疗初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5-06/2011-02月行PTK治疗的初发性翼状胬肉患者126例140眼,在手术显微镜下分离及切除胬肉及变性球筋膜组织,结膜下置0.4 mg/ml MMC棉球2 min,彻底冲洗后使用193 nm准分子激光行PTK切削残余病变组织。术后均使用相应的局部抗菌及激素滴眼液巩固治疗。术后随访观察至少1年以上。观察术后上皮愈合情况,记录视力恢复、角膜散光度数及胬肉复发情况。结果 PTK平均切削直径(3.86±0.89)mm,平均切削深度(94.21±23.29)μm。术后患眼反应轻,平均上皮愈合时间(2.88±0.83)天。平均随访(17.9±5.4)月,3例患者(4眼)胬肉复发,复发率为2.5%。随访结果:术后裸眼视力较术前均有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角膜散光度数较术前均有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TK作为一种微创的手术方法,可以安全、有效的清除角膜上残留的胬肉及变性组织,重建角膜表面的光滑平整性,有利于创面角膜上皮修复,减少角膜散光,从而改善视功能。其与MMC的联合应用,能有效地降低翼状胬肉的术后复发率。
- 李良毛赵立全瞿玲辉李鹏
- 关键词: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治疗性翼状胬肉丝裂霉素
-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一家系报道
- 2009年
- 郭永杰李良毛
- 关键词: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家系
- 治疗性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及其进展被引量:10
- 2011年
- 应用激光切削角膜表浅病变组织,即治疗性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TK)治疗角膜病已开展了20余年,近年来发展迅速,技术日趋完善,适应证得到拓展并且有严格的规范,安全性高。PTK已用于大泡性角膜病变、角膜的隆起性病损、角膜浅表炎症性病变、遗传性角膜营养不良性病变、翼状胬肉以及一些儿童浅表性角膜病变的治疗,PTK与其他疗法的联合应用在治疗角膜病变中也发挥着较好的治疗作用。此外PTK治疗浅表性角膜病变的安全性较好,不良反应小,可延迟或替代角膜移植术,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就PTK在眼科临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效果、安全性、并发症、适应证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李良毛瞿玲辉
- 关键词:营养不良安全性
- 两性霉素B经三种途径给药后在角膜和房水中药物浓度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背景角膜基质内注射或前房内注射两性霉素B治疗顽固的真菌性角膜炎取得较好疗效,但通过这2种途径给药后,药物在角膜和房水的浓度变化尚不清楚。目的探讨质量分数0.25%两性霉素B滴眼液点眼、1%两性霉素B注射液角膜基质内注射及1%两性霉素B注射液前房内注射3种途径给药后兔眼角膜和房水中的药物质量浓度变化。方法健康家兔45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3组,每组15只。A组、B组分别在角膜基质内和前房内单次注射10¨g两性霉素B注射液,C组兔眼机械法去除角膜上皮后用0.25%两性霉素B滴眼液点眼,每次50仙l,共6次,每次间隔5rain。分别于用药后30min、6h、1d、3d、7d各处死3只实验兔,获取房水和角膜组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两性霉素B质量浓度的定量检测。结果在质量浓度0.10~100.00mtg/L范围内,两性霉素B的峰面积与吸收度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0.10mg/L为其定量限质量浓度;药物在房水的回收率为89.1%~95.7%,在角膜中为81.4%~83.6%。用药后30rain、6h、1dA组角膜中的药物质量分数高于B组及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药物质量浓度可持续7d,超出绝大多数敏感真菌的MIC。。。用药后30min、6h、1dB组兔眼房水中的药物质量浓度高于A组及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1d内角膜和房水中均检测到明显药物浓度。结论兔眼角膜基质内注射及前房内注射两性霉素B可以提高药物在角膜及房水中的质量浓度,清除角膜上皮可以提高两性霉素B的角膜穿透力。
- 瞿玲辉李良毛谢汉平潘峰
- 关键词:两性霉素B色谱法高效液相药代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