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青泽

作品数:7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解放军452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心房
  • 2篇心房颤动
  • 2篇心肌
  • 2篇心力衰竭
  • 2篇衰竭
  • 2篇慢性
  • 2篇慢性心力衰竭
  • 2篇梗死
  • 2篇房颤
  • 1篇动脉瘤
  • 1篇动脉瘤形成
  • 1篇动脉内
  • 1篇心功能
  • 1篇心功能不全
  • 1篇心肌病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尖
  • 1篇心尖球形综合...
  • 1篇心力衰竭患者

机构

  • 6篇解放军452...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解放军第45...

作者

  • 7篇李青泽
  • 5篇周健
  • 4篇黄洁
  • 4篇张小瑜
  • 4篇龚红武
  • 4篇杨帆
  • 3篇朱惠莉
  • 2篇朱慧莉
  • 2篇杨易
  • 1篇聂红
  • 1篇孔令秋
  • 1篇杨亚男

传媒

  • 5篇西南国防医药
  • 2篇中国冶金工业...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Tako-tsubo心肌病1例被引量:2
2010年
杨亚男周健龚红武张小瑜李青泽
关键词:心尖球形综合征
夜间睡眠性呼吸困难合并急性心肌梗死1例
2009年
李青泽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高血压患者HCY、h-CRP及颈动脉IMT的改变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CRP)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1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并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0例;另选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群1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分别检测血浆HCY、h-CRP及颈动脉IMT。结果相对于健康人群,高血压患者血浆HCY、h-CRP及颈动脉IMT值均明显升高,且并发缺血性脑卒中的高血压患者血浆HCY、h-CRP及颈动脉IMT高于无缺血性脑卒中的高血压患者。将高血压患者按高血压分级分为3个亚组,发现HCY、h-CRP及颈动脉IMT值随着血压分级的升高而增加。相关分析表明,血浆h-CRP、颈动脉IMT和HCY三者间呈正相关。结论 HCY、IMT、h-CRP与高血压及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李青泽周健朱惠莉黄洁龚红武张小瑜杨易杨帆
关键词: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高敏C反应蛋白
呋塞米与托拉塞米对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效果的比较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对比分析呋塞米和托拉塞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电解质、尿量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94例中、重度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ACEI、ARB、β受体阻滞剂、地高辛),治疗组予托拉塞米10mg静推、对照组予呋塞米40mg静推,均1次/日,连续7天;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量、电解质及心功能分级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24h两组尿量变化无统计学差异,血钾均降低,而对照组血钾明显低于治疗组,血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7天后治疗组心功能分级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拉塞米与呋塞米的利尿、排钠作用相近,呋塞米排钾作用明显强于托拉塞米,托拉塞米对心功能的改善优于呋塞米。
李青泽黄洁周健朱慧莉杨帆
关键词:心力衰竭呋塞米
冠状动脉内支架完全断裂伴动脉瘤形成1例
2013年
病例男,65岁,因“反复劳力性心累,胸闷半年,加重1个月”,于2010年3月19日第一次入院。既往吸烟史20余年。查体:血压130/70mmHg,双肺呼吸音清,心率700~/min,可闻及早搏,心脏听诊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聂红张小瑜龚红武李青泽朱惠莉周健
关键词:冠状动脉动脉瘤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临床评价被引量:1
2013年
心力衰竭是所有器质性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是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本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房颤动(AF)合并慢性心力衰竭,观察其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本院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AF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40例,确诊心力衰竭的住院患者,
李青泽黄洁杨帆朱慧莉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参松养心胶囊心房颤动心功能不全临床疗效
磁共振成像评估房颤患者无症状脑梗死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使用磁共振成像(MRI)的方法,研究房颤患者无症状脑梗死(ACI)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88例房颤患者和262例窦性心律患者的MRI资料,探讨两组ACI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两组ACI的发生率(37.2%vs.35.9%)无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男性、罹患冠心病、糖尿病和高血压病病史的患者均为ACI的高危人群;高胆固醇血症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亦为ACI的高危因素。结论与窦性心律相比,房颤患者的ACI发生率无明显增加;控制危险因素可能是ACI防治的重点所在。
李青泽孔令秋黄洁朱惠莉龚红武张小瑜杨易杨帆周健
关键词:磁共振心房颤动脑梗死高危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