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宇
- 作品数:7 被引量:12H指数:3
- 供职机构:重庆市公安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春晖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政治法律更多>>
- 云南省甲基苯丙胺等新型毒品滥用群体性特征分析及思考(英文)被引量:4
- 2009年
- 对部分甲基苯丙胺等新型毒品滥用群体的情况进行分析,就其群体性特征与传统毒品滥用群体特征作分析比较,提出新型毒品滥用的四个群体性特征:(1)年龄"低龄化";(2)滥用"群体化";(3)职业"多样化";(4)群体"转换化"。该研究有助于新型毒品滥用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同时使我们的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 邓冲赖跃曾晓锋徐静杨宇李桢
- 关键词:甲基苯丙胺新型毒品
- 恙虫病并发心肌炎猝死1例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徐静张东张浩杨宇周志全李桢
- 关键词:猝死
- 交通肇事移尸法医学分析1例
- 2009年
- 1案例资料
1.1简要案情及现场勘查
2007年6月1日,有群众电话举报,在某市某路段路旁10m处草丛中发现1具尸体。勘查见:死者为中年男性,死者面部向下,身体扭曲变形,衣服及皮肤、肌肉撕裂;内脏组织脱露体外(照片1)。
- 杨宇李桢曾晓锋邓冲徐静
- 关键词:法医损伤学交通肇事法医学分析
- 法医学司法鉴定中吸毒与艾滋病群体隐私权与知情权的伦理学问题探讨被引量:3
- 2008年
- 在法医学司法鉴定过程中,当事人所具有的隐私权与司法鉴定工作所需要的知情权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与冲突。如何在尊重当事人隐私权的基础上充分获取司法鉴定工作所需的知情权,是司法鉴定机构在司法鉴定工作中所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对法医学司法鉴定中吸毒与艾滋病群体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医学伦理学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 许冰莹曾晓锋邓冲杨宇徐静李桢Amnon Carmi
- 关键词:法医学吸毒爱滋病隐私权知情权伦理学
- 低剂量美沙酮口服液致死1例被引量:3
- 2008年
- 1案例
1.1案情
某男.42岁.无业。2005年因牙痛使用海洛因于牙根部敷涂开始染毒,至2007年改为海洛因烫吸或静脉注射。2007年4月15日15:00许,其到某“私人戒毒医院”服用“美沙酮口服液”45mL(含美沙酮45mg)后回家.未见异常情况发生。次日15:00许再次到该医院服用“美沙酮口服液”70mL(含美沙酮70mg),几分钟后.死者便出现头昏、全身无力、呼吸急促等症状。
- 杨宇李桢曾晓锋徐静邓冲
-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美沙酮中毒
- 诺米芬新对甲基苯丙胺依赖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毒性的保护作用
- 2010年
- 目的:探索诺米芬辛(Nomifensine)对甲基苯丙胺依赖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毒性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Wistar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甲基苯丙胺组(MA组)和甲基苯丙胺加诺米芬辛组三组。每晚8时分别腹腔注射Nacl10mg/kg、MA 10mg/kg和MA 10mg/kg+Nomifensine 2mg/kg,连续四天。通过观察动物的刻板行为和条件位置偏爱实验(CPP实验),建立甲基苯丙胺依赖大鼠模型。最后一次给药后的24小时处死各组实验动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S-P法)和荧光分光光度计法检测大鼠脑内黑质、纹状体内多巴胺神经元细胞的形态和数量的变化,对神经纤维进行灰度值分析。结果:1.生理盐水组分别与甲基苯丙胺组、甲基苯丙胺加诺米芬辛组在刻板行为评分和持续时间上比较呈显著性差异;甲基苯丙胺加诺米芬辛组和甲基苯丙胺组在刻板行为评分和持续时间上比较呈显著性差异;甲基苯丙胺加诺米芬辛组和甲基苯丙胺组在CPP实验结果上比较呈显著性差异。2.通过脑内黑质、纹状体内多巴胺神经元细胞计数、神经纤维灰度值和TH含量荧光分光光度计测量,结果显示甲基苯丙胺加诺米芬辛组神经系统损伤轻于阳性对照组。结论:诺米芬辛对甲基苯丙胺中毒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有保护作用。
- 张岩杨宇曾晓锋赵永和王尚文李桢
- 关键词:甲基苯丙胺多巴胺能神经元神经毒性
- 合并外伤史的SLE法医学鉴定及死因竞争的讨论
- 2009年
- 目的:本文通过1例患者临床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8天后死亡且在确诊本病前5个月患者曾有头部外伤史的案例,结合法医学尸体检验及临床资料进行SLE死因诊断,同时对SLE法医学死因鉴定问题进行讨论。方法:根据外伤程度、临床资料及法医学鉴定并结合国内外的最新文献资料,对本案例中各相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讨论。结果:在本例中外伤不能直接导致患者死亡,外伤程度也不足以引起癫痫抽搐。结论:本例系SLE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死亡。
- 徐静杨恒张浩杨宇邓冲李桢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外伤临床病理学法医学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