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冲

作品数:8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重庆市公安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厅国际合作计划项目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法医
  • 4篇法医学
  • 3篇甲基苯丙胺
  • 3篇苯丙胺
  • 3篇丙胺
  • 2篇中毒
  • 2篇法医学分析
  • 2篇病理
  • 1篇低剂量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毒品
  • 1篇毒性
  • 1篇新型毒品
  • 1篇隐私权
  • 1篇英文
  • 1篇肇事
  • 1篇知情
  • 1篇知情权
  • 1篇致死

机构

  • 8篇昆明医学院
  • 3篇云南省公安厅
  • 1篇解放军第10...
  • 1篇重庆市公安局
  • 1篇深圳市公安局

作者

  • 8篇邓冲
  • 8篇李桢
  • 7篇徐静
  • 5篇杨宇
  • 5篇曾晓锋
  • 3篇张浩
  • 1篇许冰莹
  • 1篇王尚文
  • 1篇赖跃
  • 1篇李明
  • 1篇张岩
  • 1篇赵永和
  • 1篇段晓飞

传媒

  • 4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法医学杂志
  • 1篇中国法医学杂...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年份

  • 1篇2011
  • 4篇2009
  • 3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脑干重型病毒性脑炎误诊8例临床与法医学分析
2008年
目的:探讨脑干重型病毒性脑炎(SVE)的病理改变与临床表现及死因的关系。方法:结合文献进行SVE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临床与法医学的分析与讨论。结果:病变均主要侵犯脑干,死因明确。结论:脑干SVE系危重病,易引起脑干功能障碍,如误诊易致死亡。
徐静张东张浩邓冲李明李桢
关键词:脑炎误诊
云南省甲基苯丙胺等新型毒品滥用群体性特征分析及思考(英文)被引量:4
2009年
对部分甲基苯丙胺等新型毒品滥用群体的情况进行分析,就其群体性特征与传统毒品滥用群体特征作分析比较,提出新型毒品滥用的四个群体性特征:(1)年龄"低龄化";(2)滥用"群体化";(3)职业"多样化";(4)群体"转换化"。该研究有助于新型毒品滥用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同时使我们的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邓冲赖跃曾晓锋徐静杨宇李桢
关键词:甲基苯丙胺新型毒品
交通肇事移尸法医学分析1例
2009年
1案例资料 1.1简要案情及现场勘查 2007年6月1日,有群众电话举报,在某市某路段路旁10m处草丛中发现1具尸体。勘查见:死者为中年男性,死者面部向下,身体扭曲变形,衣服及皮肤、肌肉撕裂;内脏组织脱露体外(照片1)。
杨宇李桢曾晓锋邓冲徐静
关键词:法医损伤学交通肇事法医学分析
法医学司法鉴定中吸毒与艾滋病群体隐私权与知情权的伦理学问题探讨被引量:3
2008年
在法医学司法鉴定过程中,当事人所具有的隐私权与司法鉴定工作所需要的知情权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与冲突。如何在尊重当事人隐私权的基础上充分获取司法鉴定工作所需的知情权,是司法鉴定机构在司法鉴定工作中所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对法医学司法鉴定中吸毒与艾滋病群体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医学伦理学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许冰莹曾晓锋邓冲杨宇徐静李桢Amnon Carmi
关键词:法医学吸毒爱滋病隐私权知情权伦理学
低剂量美沙酮口服液致死1例被引量:3
2008年
1案例 1.1案情 某男.42岁.无业。2005年因牙痛使用海洛因于牙根部敷涂开始染毒,至2007年改为海洛因烫吸或静脉注射。2007年4月15日15:00许,其到某“私人戒毒医院”服用“美沙酮口服液”45mL(含美沙酮45mg)后回家.未见异常情况发生。次日15:00许再次到该医院服用“美沙酮口服液”70mL(含美沙酮70mg),几分钟后.死者便出现头昏、全身无力、呼吸急促等症状。
杨宇李桢曾晓锋徐静邓冲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美沙酮中毒
甲基苯丙胺中毒大鼠相关脑区Caspase-3和Bcl-2表达的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3和Bcl-2在甲基苯丙胺神经毒性机制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实验组(又分为3个亚组,分别为注射1天后、4天后、7天后,n=10)。实验组给予20mg/kg的甲基苯丙胺腹腔注射,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注射。用免疫组化检测中毒大鼠相关脑区Caspase-3和Bcl-2的表达,用图像分析技术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Caspase-3在中毒大鼠不同脑区表达逐渐增加并可见明显的阳性信号;Bcl-2在中毒大鼠不同脑区表达逐渐减弱。结论: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3和Bcl-2参与了甲基苯丙胺神经毒性机制。
段晓飞邓冲曾晓锋赵永和王尚文李桢
关键词:甲基苯丙胺中毒CASPASE-3BCL-2
合并外伤史的SLE法医学鉴定及死因竞争的讨论
2009年
目的:本文通过1例患者临床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8天后死亡且在确诊本病前5个月患者曾有头部外伤史的案例,结合法医学尸体检验及临床资料进行SLE死因诊断,同时对SLE法医学死因鉴定问题进行讨论。方法:根据外伤程度、临床资料及法医学鉴定并结合国内外的最新文献资料,对本案例中各相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讨论。结果:在本例中外伤不能直接导致患者死亡,外伤程度也不足以引起癫痫抽搐。结论:本例系SLE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死亡。
徐静杨恒张浩杨宇邓冲李桢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外伤临床病理学法医学鉴定
甲基苯丙胺染毒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被引量:11
2009年
苯丙胺类中枢兴奋剂是21世纪最广泛滥用的毒品。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A)的中毒机理、精神依赖性、耐药性以及治疗药物的研发是当前研究的热点。MA中毒动物模型的建立是研究MA相关问题的基础。MA动物模型建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对以后MA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本文结合国内外关于MA中毒动物的文献资料,通过对MA急性、亚急性以及慢性中毒动物模型研究的论述,对造模原理、造模方法和评价标准进行了探讨,并指出建立以动物为主体的MA中毒模型来进行相关实验研究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
徐静周晓莉张浩邓冲张岩李桢
关键词:法医毒理学甲基苯丙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