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欧超荣

作品数:24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政治法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辩护
  • 4篇刑事
  • 4篇刑事辩护
  • 4篇法律
  • 3篇援助
  • 3篇法律援助
  • 2篇有效辩护
  • 2篇司法
  • 2篇诉讼
  • 2篇律师
  • 2篇法官
  • 2篇法官制度
  • 1篇代位
  • 1篇代位权
  • 1篇调查取证
  • 1篇调查取证权
  • 1篇独资
  • 1篇刑法
  • 1篇刑法学
  • 1篇刑法学理

机构

  • 23篇广东司法警官...
  • 4篇福州大学
  • 2篇广州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汕头大学

作者

  • 23篇欧超荣
  • 4篇叶知年
  • 2篇李明
  • 1篇刘树桥
  • 1篇杨曼
  • 1篇袁志丽

传媒

  • 4篇政法学刊
  • 3篇司法警官职业...
  • 2篇河南司法警官...
  • 1篇行政与法
  • 1篇东南学术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法制与经济
  • 1篇社会科学家
  • 1篇理论界
  • 1篇社科纵横
  • 1篇广东工业大学...
  • 1篇广州大学学报...
  • 1篇湖南城市学院...
  • 1篇海峡法学
  • 1篇法治社会
  • 1篇教育进展
  • 1篇楚天法治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债权人代位权制度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债权人代位权制度为债的保全制度之一。各个国家和地区相关立法和学说均确认债权人代位权制度,并对代位权制度的性质和起源、代位权的成立要件、代位权的行使及其效力等方面进行规范和探索。《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了代位权制度,但我国司法实践适用这项制度仍需借鉴外国立法实践经验及相关理论,对该项制度在司法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作出相应对策及完善。
欧超荣叶知年
关键词:代位权债权人债务人
浅议我国刑事辩护法律援助制度的历史发展
2022年
刑事辩护法律援助制度是推动法治建设进步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我国刑事法律援助,经历了从起步阶段到目前相对成熟的法律体系阶段.刑事辩护法律援助制度的长足发展,见证了我国法治建设事业的进步与日臻完善.
欧超荣
关键词:刑事辩护法律援助历史发展
浅论我国法官制度的改革被引量:6
2005年
法官独立原则是构建现代法官制度的理论基础,因历史传统及政治体制等原因,目前我国法官制度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应更新我国法官制度的设计理念,改革法官选任资格、选任方式和保障制度,重构我国现代法官制度的设想。
欧超荣
关键词:法官独立法官制度
完善我国死刑复核程序法律援助制度之构想
2022年
《法律援助法》规定死刑复核案件被告人,有权获得法律援助,法律援助制度得到较大发展。但《刑事诉讼法》对于死刑复核程序规定较为简单,对于被告人及其律师的辩护权行使内容缺乏具体详细规定。死刑复核案件缺乏程序保障,律师执业权利行使障碍重重,而被告人接受法律援助要“以提出申请为限”,其辩护权难以保障。未来死刑复核程序被告人应当无条件获得法律援助,提高法律援助质量,保障被告人辩护权充分有效行使,体现司法公正。
欧超荣
关键词:死刑复核程序刑事辩护法律援助
律师参与公益诉讼的法理思考被引量:1
2007年
作为公民共同行为有机组成部分的公益诉讼的本质决定了律师参与公益诉讼是尽公民之本分,而作为具有为公众服务精神的律师政治家这一律师职业理想的要求,又决定了律师参与公益诉讼是律师职业特有品格的体现,是律师和律师职业真正获得尊重的基础。结合公益诉讼的现实,从立法上肯定律师参与公益诉讼的主体地位,既可保证律师实现社会正义这一价值追求,又可保证实现公益诉讼的理想效果。
刘树桥欧超荣
关键词:律师公益诉讼法理思考
委托辩护优先于法援辩护原则论
2024年
司法实践中,存在法援辩护排斥委托辩护的现象,表面原因为法援律师更能配合司法机关给被追诉人定罪,个别办案人员因而恐吓、诱导被追诉人选择法援辩护,而办案机关无需因此承担法律责任。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现行法律及司法解释存在漏洞,“义务本位主义”诉讼模式长期存在,被追诉人的当事人主体地位未真正确立,控辩双方并未实现真正平等。委托辩护优先于法援辩护的法理基础在于有效辩护理念。贯彻落实委托辩护优于法援辩护原则,避免法援辩护排斥委托辩护,杜绝“占坑式辩护”现象,应当坚持奉行有效辩护理念,构建以权利制约权力的刑事诉讼制度,完善我国法律援助制度。
欧超荣
关键词:义务本位有效辩护
诚实信用原则对诉讼权利滥用之制衡被引量:2
2005年
诚实信用原则在民事诉讼中要求法院、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在进行民事诉讼时必须公正和诚实、善意。滥用诉讼权利是违背权利设置目的,专门以损害对方当事人或国家利益为目的行使权利的行为,为诚实信用原则所禁止。各国均立法规制当事人滥用诉讼权利。我国民事诉讼法也规定了滥用诉讼权利的程序性惩罚措施,但并未规定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为有效遏制当事人滥用诉讼权利,切实落实诚实信用原则,我国民事诉讼法应当确立当事人滥用诉讼权利的损害赔偿制度。
欧超荣叶知年
关键词:诚实信用损害赔偿责任惩罚措施赔偿制度程序性
略论精神病司法鉴定制度之完善
2019年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刑事案件需要启动精神病司法鉴定,其存在意义愈发凸显。但是,由精神病鉴定本身的特点所呈现的一系列问题令人无法忽视:启动难、鉴定的适用标准不统一、鉴定人不出庭以及鉴定意见质证形式化等。为了完善精神病司法鉴定程序上的不足,可以通过合理分配启动权、统一鉴定标准、完善鉴定人及专家辅助人出庭制度等一系列方案来达到目的,以使精神病司法鉴定真正应用到刑事诉讼当中。
袁志丽欧超荣
关键词:精神病司法鉴定鉴定人
现行被害人法律援助制度之补阙
2024年
《法律援助法》规定刑事案件的被害人有权获得法律援助,标志着我国法律开始关注到被害人应当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一样享有法律援助权。但是《刑事诉讼法》对被害人的法律援助并未作出规定。《法律援助法》规定对被害人法律援助的定位不清、门槛过高。实践中,被害人参与刑事诉讼的权利常常被忽视,被害人要获得法律援助障碍重重。为使被害人有效参与诉讼,更好体现司法公平正义,应确立以保障被害人辩论权实现为指导理念,完善被害人法律援助制度,降低法律援助门槛,提高法律援助服务质量。
欧超荣
关键词:被害人法律援助权利实现
论合同法定解除与恢复原状被引量:2
2015年
合同法定解除的目的在于使当事人的利益状态恢复到合同订立以前的法律状态。合同法定解除中的"恢复原状"包括返还原物和原物返还不能时的价值补偿。合同法定解除中恢复原状有独立的请求权基础。我国《合同法》仅对合同解除后的恢复原状请求权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定,并未就合同解除后受领物返还不能时的恢复原状之义务予以明确规制。原《德国民法典》在遇到受领物返还不能时,直接规定排除解除权的适用。德国新债法认识到原法规定的局限性,采取了价额补偿方案替代了原法规定。今后我国合同法定解除制度完善时,应该认真地借鉴其规定。
欧超荣叶知年
关键词:合同法定解除恢复原状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