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汤涛

作品数:56 被引量:160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上海市法医学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0篇医药卫生
  • 45篇政治法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4篇精神病
  • 30篇司法
  • 21篇精神病学
  • 19篇司法精神
  • 18篇司法精神病
  • 17篇刑事
  • 17篇刑事责任
  • 17篇刑事责任能力
  • 16篇司法精神病学
  • 13篇司法鉴定
  • 13篇量表
  • 11篇评定量表
  • 11篇精神病人
  • 11篇病人
  • 9篇通事
  • 9篇外伤
  • 9篇民事
  • 9篇交通事故
  • 9篇法医
  • 8篇民事行为

机构

  • 53篇中华人民共和...
  • 8篇苏州大学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上海市精神卫...
  • 2篇复旦大学
  • 2篇中南大学湘雅...
  • 2篇江苏省监狱管...
  • 2篇上海市公安局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复旦大学上海...

作者

  • 56篇汤涛
  • 37篇蔡伟雄
  • 36篇张钦廷
  • 29篇吴家声
  • 29篇黄富银
  • 24篇管唯
  • 22篇汪建君
  • 6篇庞艳霞
  • 5篇董日霞
  • 5篇刘超
  • 5篇邵阳
  • 3篇高保林
  • 3篇张盛宇
  • 2篇孙会艳
  • 2篇吕成荣
  • 2篇郑瞻培
  • 2篇邢燕
  • 1篇周建松
  • 1篇胡泽卿
  • 1篇高东

传媒

  • 20篇法医学杂志
  • 17篇中国司法鉴定
  • 3篇中国法医学会...
  • 2篇法律与医学杂...
  • 2篇上海精神医学
  • 2篇2011司法...
  • 1篇临床精神医学...
  • 1篇中国法医学杂...
  • 1篇证据科学
  • 1篇第十届全国司...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7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 3篇2005
  • 6篇2004
  • 1篇2003
  • 5篇2002
  • 2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6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精神疾病重新鉴定分析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探索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中重新鉴定的相关问题,为提高鉴定质量提出一定建议。方法对司法部司法鉴定中心2001度进行的精神疾病司法鉴定重新鉴定案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对重新鉴定的发生率、一致性等问题进行研究。结果重新鉴定的发生率为15.79%,一致性为42%,其中仅精神疾病诊断不一致者10例,仅法律相关问题评定不一致者12例,两者均不一致者18例。结论重新鉴定的一致性较差,需要进一步完善鉴定工作,提高鉴定质量。
张钦廷黄富银管唯汤涛蔡伟雄吴家声汪建君
关键词:精神疾病司法鉴定
精神病人刑事责任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用湖南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编制的精神病人责任能力评定量表,对司法部司法鉴定中心2001年鉴定的159例刑事责任能力评定案件进行回顾性资料分析。结果发现该量表的绝大多数条目在不同责任能力组差异均达统计学显著性水平,对作案...
蔡伟雄黄富银汤涛高保林汪建君
关键词:精神病人刑事责任能力影响因素评定量表
道路交通事故中脑外伤所致人格改变与精神伤残评定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索道路交通事故中颅脑损伤所致轻度精神伤残者人格改变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在伤残评定中的价值。方法运用《脑外伤后人格改变评定量表》量化评定道路交通事故所致颅脑外伤者后遗人格改变状况,并探讨人格改变与颅脑损伤程度、精神伤残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271例样本中239例(88.2%)存在人格改变,其中178例(65.7%)为轻度,46例(17.0%)为中度,15例(5.5%)为重度。人格改变程度在不同颅脑损伤程度之间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组之间量表总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显示中型与重型颅脑损伤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人格改变程度越明显,精神伤残等级越高,轻度精神伤残不同等级者人格改变评定量表总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七级与八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组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通事故中提出精神伤残评定的脑外伤者中人格改变发生比例较高,人格改变严重程度与精神伤残程度相关,《脑外伤后人格改变评定量表》能有效量化评定交通事故中脑外伤所致人格改变程度,量表总分与颅脑损伤程度具有相关性。
樊慧雨张钦廷汤涛蔡伟雄
关键词:司法精神病学颅脑损伤人格改变
抢劫案伪装精神病司法鉴定1例
2017年
1案例1.1简要案情2011年7月21日早上6时许,被鉴定人施某(男性,55岁)乘邻居张某出门之际,潜入张家欲行盗窃,后因张家有人,转而实施抢劫,作案后逃离现场,在逃跑途中被抓获。2012年1月16日,被鉴定人在某省精神卫生中心司法鉴定所进行司法精神病鉴定,鉴定意见为"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无责任能力"。某市人民检察院对此鉴定意见提出异议,于2012年3月16日委托重新鉴定。
汤涛吴家声管唯应充亮
关键词:抢劫伪装精神病司法鉴定
31例精神分裂症限定责任能力司法鉴定的分析与思考
精神分裂症在司法精神病鉴定实践中最为常见,精神分裂症患者作案多数被评为无责任能力,也有被评为完全责任能力或限定责任能力的,但对后肴在具体的案件中往往会产生分歧。同时我国司法界对精神分裂症限定责任能力理解与量刑处置上往往感...
汤涛蔡伟雄吴家声
关键词:限定责任能力精神分裂症患者无责任能力精神症状人格改变司法鉴定
精神病人刑事责任能力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7
2002年
目的研究精神病人刑事责任能力影响因素。方法用湖南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编制的精神病人责任能力评定量表,对司法部司法鉴定中心2001年鉴定的159例刑事责任能力评定案件进行回顾性资料分析。结果该量表的绝大多数条目在不同责任能力组差异均达统计学显著性水平,对作案行为的罪错性认识、作案现实动机、自我控制能力损害、自知力损害、作案时间选择性、现实检验能力损害、生活自理能力损害、工作或学习能力损害等是影响其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的主要因素,以对作案行为的罪错性认识、作案现实动机、自知力损害等因素更为明显。结论责任能力评定量表可为精神病人责任能力评定提供相对可靠的客观依据。
蔡伟雄黄富银汤涛高保林汪建君
关键词:精神病人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量表
轻度精神发育迟滞无性自我防卫能力评定的探讨
1999年
在作性的自我防卫能力(简称为性自卫能力)的评定时,一般轻度精神发育迟滞妇女被评定为有或部分(削弱)性自卫能力。然而,也存在被评定为无性自卫能力的复杂情况。因评定结果直接关系到强奸案件的成立与否,故此评定必须有科学的原则和客观的方法。笔者提出,作无性自...
吴家声汤涛
关键词:精神发育迟滞性犯罪
脑外伤者事件相关电位与神经心理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0年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作为神经电生理学研究前沿之一的事件相关电位,由于为探索人的高级认知功能提供了一个可行而又客观的方法,正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神经心理学近年来出现的新的测评工具也使得其本身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本文分别对事件相关电位及神经心理学测量的基本内容作出综述,着重介绍两者近年来在颅脑外伤患者认知功能评估中的应用发展,并提出今后相关问题的研究方向。
董日霞蔡伟雄汤涛黄富银
关键词:司法精神病学脑损伤事件相关电位神经心理学
精神病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量表的扩展运用被引量:15
2005年
目的:探讨精神病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量表扩展运用于刑事责任能力评定的可能性. 方法:对刑事责任能力鉴定对象按量表手册进行评分,专家按3级和三等5级分别对研究对象的刑事责任能力给出评定意见,分别探讨量表在两种分级情形下的运用. 结果:共纳入384例样本,全量表Cronbach α为0.932 2;条目内部相关性尚可,18个条目均与量表总分相关(r从0.157~0.904).主成分分析提取3个因子,累积贡献率为68.62%.刑事责任能力3级时,无、限定、完全的量表总分分别为(9.66±5.11)分、(26.54±5.21)分和(40.08±7.90)分,具有显著差异,建立判别式,回代表明94%分类正确;当刑事责任能力三等5级划分时:无、小部分、部分、大部分、完全的量表得分分别为(9.64±5.10)分、(21.21±2.52)分、(25.26±4.05)分、(31.85±3.46)分和(40.58±5.92)分,具有显著差异,建立判别式,回代表明80.5%分类正确. 结论:精神病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量表构建合理,信效度较好,可扩展运用于刑事责任能力评定.
张钦廷蔡伟雄邵阳周建松曹佩青吴国娟黄富银汤涛管唯吴家声汪建君
关键词:限定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量表
事件相关电位在道路交通事故精神伤残评定中运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事件相关电位在道路交通事故精神伤残评定中的价值。方法以进行精神伤残评定的被鉴定人为研究对象,进行常规精神伤残评定的同时采用视觉P300检测事件相关电位,分析行为学表现数据及P300潜伏期、波幅等在不同精神伤残等级和颅脑损伤程度组之间差异。结果纳入272例被试,其中13例(4.8%)未能有效完成测试,51例(18.8%)图谱无法识别,2例因按键缺失导致行为学数据未能采集,205例为7级以上精神伤残者。靶刺激和标准刺激平均反应时在不同精神伤残等级组之间具有差异,但区分度并不明显。F4、C4、P4位点不同伤残等级之间P300波幅有差异外,其他各指标在各组之间无差异;ERP异常程度在不同精神伤残等级之间的构成比无差异。结论 ERP检查主要适用于轻度精神伤残者,当前检测结果尚不能成为有效划分精神伤残等级的重要指标。
邢燕张钦廷陈琛汤涛管唯樊慧雨
关键词:法医精神病学事件相关电位P300道路交通事故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