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明辉

作品数:125 被引量:732H指数:15
供职机构:空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1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1篇肿瘤
  • 37篇成像
  • 28篇磁共振
  • 23篇CT
  • 22篇X线
  • 20篇X线计算
  • 20篇X线计算机
  • 20篇磁共振成像
  • 17篇造影
  • 16篇体层摄影
  • 15篇体层摄影术
  • 12篇血管
  • 12篇三维重建
  • 12篇螺旋CT
  • 12篇内窥镜
  • 12篇窥镜
  • 12篇喉肿瘤
  • 11篇血管造影
  • 11篇肾上腺
  • 9篇咽肿瘤

机构

  • 116篇空军总医院
  • 4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中南大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南阳市中心医...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空军后勤部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省五河县...

作者

  • 119篇熊明辉
  • 98篇张挽时
  • 86篇王东
  • 55篇徐家兴
  • 34篇宋云龙
  • 33篇喻敏
  • 28篇时惠平
  • 21篇鲁晓燕
  • 14篇毕永民
  • 10篇李相生
  • 8篇孟利民
  • 6篇方红
  • 6篇陈军
  • 5篇郭英
  • 5篇吴冰
  • 4篇肖湘生
  • 4篇祝红线
  • 3篇杨兆建
  • 3篇徐先荣
  • 3篇何望春

传媒

  • 30篇空军总医院学...
  • 13篇医学影像学杂...
  • 12篇中华放射学杂...
  • 1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0篇临床放射学杂...
  • 6篇放射学实践
  • 6篇中国医学影像...
  • 4篇中华肿瘤杂志
  • 3篇癌症
  • 2篇中国医学计算...
  • 2篇临床军医杂志
  • 2篇Chines...
  • 2篇2009北京...
  • 2篇2005年全...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人民军医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华老年多器...

年份

  • 1篇2015
  • 4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09
  • 1篇2008
  • 7篇2007
  • 9篇2006
  • 10篇2005
  • 6篇2004
  • 3篇2003
  • 6篇2002
  • 26篇2001
  • 20篇2000
  • 8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3
1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歼击机飞行员腰椎峡部裂60例影像学分析
目的:探讨歼击机飞行员腰椎峡部裂影像学诊断。 方法:收集改装体检的歼击机飞行员腰椎峡部裂60例(62块病变腰椎)影像学资料,分析x线和部分CT、MRI表现以及其中20例6个月~7年随访复查的影像学变化。 ...
杨兆建黄鹤孙玮熊明辉徐先荣
关键词:歼击机飞行员腰椎峡部裂影像学分析X线诊断
文献传递
听骨链CT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35
2000年
目的 探讨听骨链CT仿真内窥镜 (CTVE)成像技术的初步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HiSpeedCT/i扫描机 ,层厚 1 0mm、螺距 1 0、骨算法、视野 9 6cm× 9.6cm、间隔 0 1mm重建 ,对 10例正常中耳和 2 1例临床怀疑中耳病变 (14例手术 )的患者进行CTVE成像。正常及异常中耳的观察阈值分别为 - 6 0 0~ - 2 0 0HU和 5 0~ 30 0HU。结果 CTVE能清楚显示正常听骨链的形态、大小及相互关系 ,锤骨、砧骨及锤砧关节的显示率为 10 0 % (38/38) ,镫骨底板的显示率为 32 % (12 /38) ,只有 2 1%(8/38)可以分辨镫骨的前、后脚 ;18例中耳炎患者中 12例胆脂瘤形成 ,CTVE上有不同程度的听小骨破坏。 1例中耳畸形显示听骨链发育异常。结论 CTVE是一种新的、非侵袭性的方法 ,能显示听骨链的立体影像 。
王东张挽时熊明辉徐家兴喻敏徐长宇
关键词:听骨链
磁共振成像和磁共振血管造影对脑动静脉畸形的诊断评价
2000年
目的 探讨 MRI和 MRA ,尤其后者对脑动静脉畸形 (AVM)诊断价值和限度。 材料与方法 对 16例 AVM者行MRI和 MRA检查并与 DSA进行对照研究 ,分别观察供血动脉、血管巢和引流静脉情况。 结果 与 DSA对照 ,显示供血动脉 ,MRA与其无显著差异 (P>0 .0 5 ) ,MRI与其有极显著差异 (P<0 .0 0 1) ;血管巢大小 ,MRI、MRA与其均无显著差异 (P>0 .0 5 ) ;引流静脉 ,MRI与其有显著差异 (P<0 .0 0 1)。 结论  MRA与 MRI联合应用可准确显示供血动脉、血管巢和部分引流静脉 ,是一种评价 AVM血管内治疗、手术切除或立体定向放疗及效果观察的有效无创性检查方法。随着 MRA新技术的不断开发、完善 ,将部分取代有创性
宋云龙张挽时鲁晓燕熊明辉陈肇一
关键词:脑动静脉畸形磁共振成像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全文增补中
喉咽癌螺旋CT三维成像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01年
王东张挽时熊明辉徐家兴
关键词:喉咽癌螺旋CT三维成像
副鼻窦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诊断(附4例报告)
1999年
王东熊明辉杨兆健
关键词:副鼻窦软骨肉瘤磁共振成像
CT仿真支气管内窥镜的临床应用
2000年
目的 评价 CT仿真支气管内窥镜 (VB)成像方法及临床应用。 方法 对 5 0例 CTVB检查经纤维支气管镜或病理证实的患者进行分析。中心型肺癌 2 7例 ,肺癌术后 4例 ,支气管憩室 1例 ,正常支气管 18例。将螺旋 CT扫描数据传至 Ad-vantage Windows 3.1版本工作站 (GE Medical Systems) ,用 Smooth Navigator软件功能建成 CTVB图像进行分析。 结果 CTVB能 10 0 %地观察到段以上支气管和 80 %以上亚段支气管。 2 7例中心型肺癌发现支气管狭窄 2 3处 ,闭塞 4处 ,肺癌术后支气管残端 4处 ,右中间段支气管憩室 1例。 结论  CTVB是一种极其优越的无创性观察支气管腔的方法 ,与纤维支气管镜相比 ,有其优点和限度。分析图像时结合原始图像和 MPR图像 ,则可提供腔壁和腔外的更多信息。
熊明辉张挽时王东宋云龙
关键词:CT仿真支气管内窥镜肺肿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支气管镜检查VB
全文增补中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高分辨率CT评价
1995年
熊明辉左献民
关键词:高分辨率CT肺纤维化
CT动态增强在不典型肺球形结核诊断中的作用被引量:16
2002年
李相生张挽时熊明辉陈敏肖湘生李惠民刘士远
关键词:CT动态增强
螺旋CT血管成像在肺癌术前评价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成像(CTA)及重建技术在肺癌术前评价中的作用。方法对37例肺癌患者术前行螺旋CT增强检查,增强扫描后结合轴位图像对纵隔、肺门血管按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显示(SSD)技术软件程序重建,根据肿瘤对血管的侵犯程度分为5级,比较轴位与各种重建图像综合显示结果,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轴位图像评价纵隔、肺门血管侵犯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73.9%,66.7%,67.6%,重建图像评价血管侵犯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90.9%,86.7%,89.2%,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χ2=7.546,P<0.05;χ2=6.657,P<0.05;χ2=6.604,P<0.05)。轴位图像分级与重建图像分级都与手术分级有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700、0.786)。结论CTA可以全面反映肺癌对肺门及纵隔大血管的侵犯程度与范围,各种重建方法结合优于单纯CT轴位,对肺癌的术前评价很有帮助。
李相生张挽时熊明辉宋云龙王东肖湘生
关键词:肺肿瘤血管造影术
多层块薄层重迭采集与移行预饱和法在颈部动脉MRA中的应用
1999年
目的:探讨多层块薄层重迭采集( MOTSA) 与移行预饱和组合序列(TSC) 在颈部动脉MRA 中的应用,以选择颈部MRA 的优化序列组合。材料和方法:正常人组40 例,疾病组4 例。均同时行MOTSA、TSCMRA。结果:MOTSA 技术空间分辨力高,血管/ 背景对比好,病变显示清晰,但检查时间长,层块间可见饱和伪影;TSC MRA 血流信号强度高,块间连接简便,无饱和伪影,缺点是对涡流敏感,空间分辨力较低。结论:以2D TSC 观察血管全长,3D TOF- TONE 观察血管局部是颈部动脉TOF 法MRA 较好的序列组合。
鲁晓燕张挽时李立伟王东熊明辉宋云龙时惠平方红赵俊萍
关键词:颈动脉椎动脉NMR成像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