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萍
- 作品数:19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经济管理艺术更多>>
- 我国体育经济所处现状的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体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体育与经济的关系日益密切。从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现状入手,提出了持续发展我国体育经济的建议。
- 王丽萍
- 关键词:体育经济
- 在普通高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的现状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体育舞蹈已经在我国各高校普遍开展起来。学生的兴趣也日益强烈。但是总体水平还处于探索与完善阶段:体育舞蹈教师教学能力及技术水平、校园体育舞蹈学习氛围、教材与大纲的制定、课程设置合理性、教学内容选择与定位、场馆设施状况等因素,制约了这一深受学生喜爱的运动在高校的发展。本文旨在分析体育舞蹈目前在普通高校中开展的状况,继而不断制定新的政策和方法来促进体育舞蹈课程的发展。
- 李铁军王丽萍
-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舞蹈
- 对河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现状的研究
- 2013年
-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余暇时间的增多和对身心健康追求的日益高涨,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社会体育指导负的发展加快了河北省体育的发展步伐。因此,了解河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现状越来越重要。
- 王丽萍孙彬
- 关键词: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现状
- 高职院校开设交谊舞选修课程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 2013年
- 培养适应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职业技术人才,是高职院校的主要工作职责。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现状以及开展交谊舞课程的重要性,将交谊舞选修课在教学中注重对大学生心理本文通过适应和情感控制能力等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进行全面阐述。
- 王丽萍张硕
- 关键词:高职院校社会适应能力
- 石家庄社区体育现状调查分析
- 2014年
- 本文通过对石家庄社区体育现状调查分析发现:石家庄社区居民参加健身意识增强;公共体育设施匮乏;体育人口中年、青少年所占比例偏小;社会体育活动指导力量发展不均衡。为此,应加大社区体育的宣传力度和体育经费投入,加快社区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建设,改善城区体育设施,开展丰富多彩的运动项目等,使石家庄社区体育健康发展。
- 李青王丽萍马宝娟
- 关键词:社区体育
- 浅析体育舞蹈音乐的中国化
- 2013年
- 体育舞蹈是起源于西方的将体育和舞蹈相融合的运动。体育舞蹈在传入中国的初期,其伴奏音乐以西方乐曲为主。后来体育舞蹈在中国发展迅速,群众基础日益深厚,其伴奏音乐便开始向着中国化的方向发展。在体育舞蹈音乐中国化的过程中,中国民族音乐、中国现代音乐和中西融合音乐成为了其主要的音乐艺术形式,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分析体育舞蹈音乐的中国化。
- 崔英敏王丽萍
- 关键词:体育舞蹈音乐
- 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创新被引量:4
- 2020年
- 高职院校担负着向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责任,因此对于学生的管理工作丝毫不容懈怠。而学生的管理工作需要各个部门和老师进行有效地配合,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因种种原因,学生的管理工作中难免出现各种问题,对学生的培养有一定的不利影响。高职院校只有加强对于学生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创新,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最终方可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目标。
- 许慧娟马红娟刘瑜王丽萍
-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
- 在普通高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的现状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体育舞蹈已经在我国各高校普遍开展起来,学生的兴趣也日益强烈,但是总体水平还处于探索与完善阶段;体育舞蹈教师教学能力及技术水平、校园体育舞蹈学习氛围、教材与大纲的制定、课程设置合理性、教学内容选择与定位、场馆设施状况等因素,制约了这一深受学生喜爱的运动在高校的发展。本文旨在分析体育舞蹈目前在普通高校中开展的状况,找出影响体育舞蹈开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体育舞蹈在高校发展中的对策。
- 王丽萍李铁军
- 关键词:高校体育舞蹈
- 高职院校大学生“慢就业”现状及成因探究
- 2021年
- 高校毕业生“慢就业”作为一种日益突出的社会现象。当前,“慢就业”呈现出人数普遍性、认知多层型和选择多样性的特征。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大;缺乏明确职业目标、规划,职业定位不清晰;个体意识的凸显,就业观念趋于理性、多样;社会经济发展与家庭支持是“慢就业”现象存在的主要原因。要构建社会、学校、家庭联动的就业观教育,引导高职院校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提升、加强职业能力。
- 杜冰成晓丽王丽萍崔馈讽
- 关键词:高职院校
- 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路径与机制
- 2024年
- 工匠精神与高职院校学生思政教育具有显著的契合性,包括践行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教育目标、传承中国精神和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一致性。为实现这一契合,需通过融入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及校园文化生活等方式,全面推进工匠精神的培育。实现机制包括“认知内化、功能融入、失范检测”的认同机制,以及“健全评价、政策支持、社会赋权”的激励机制等,旨在通过榜样示范、自我教育和自觉提升,营造积极氛围,引领精神,实现价值导向。这一融合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也为其思政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 马红娟王丽萍吴思盈李竹青
-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