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中波
- 作品数:17 被引量:56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一种重组腺病毒载体产生及操作的新方法被引量:12
- 2003年
-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高效的产生腺病毒的实验方法。方法 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EGFP)装在穿梭质粒 ,线性化后与腺病毒骨架载体一起电穿孔转染大肠杆菌 ,使之同源重组 ,产生病毒基因组质粒。后Pac酶切 ,脂质体介导转入 2 93细胞以包装出病毒。扩增后收获病毒 ,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纯化 ,空斑试验测滴度。结果 5 2个大肠杆菌克隆 ,其中有 1个发生同源重组 ,产生腺病毒基因组质粒pAdEGFP ,转染 2 93细胞 ,荧光显微镜下产生绿色荧光。病毒纯化后达 10 11pfu/ml。 结论 大肠杆菌内质粒间同源重组的方法可以高效、简便、快捷地产生重组腺病毒载体 。
- 胡中波仲照东张友山彭程卢运萍邹萍
- 关键词:绿色荧光蛋白同源重组腺病毒载体大肠杆菌
- 通过Fas-FasL途径体外清除小鼠同种异体反应性T细胞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通过Fas Fas配体 (FasL)途径清除小鼠同种异体反应性T细胞 (ARTC) ,为减轻异基因骨髓移植 (allo BMT)后的移植物抗宿主病探索新的手段。方法 用磁性细胞分离系统分离BALB c小鼠 (H 2 d)Sca 1+早期造血细胞 (HC) ,然后借助逆转录病毒基因转移技术对其转染外源小鼠FasL(mFasL)cDNA基因 ;扩增 1周后与异基因BAC小鼠 (H 2 d ×b)脾细胞进行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OWMLC) 6d ,观察处理后的BAC小鼠脾细胞对Na251 CrO4标记的BALB c小鼠脾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 成功分离出BALB c小鼠Sca 1+HC ,纯度为 (89.0± 6 .1) %。BAC小鼠脾细胞与转染外源mFasL的BALB cHC以 1∶5比例共培养 6d后 ,对BALB c源脾细胞杀伤率在不同效、靶比例时均呈显著降低 (P<0 .0 1)。结论 体外反应中 ,转染外源mFasLcDNA并高表达的早期HC可清除针对自身MHC抗原的ARTC。
- 刘凌波邹萍徐之良胡中波陈燕宋善俊
- 关键词:FAS配体FAS抗原异基因骨髓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病
- 血管紧张素Ⅱ对脐血CD34^+细胞体外扩增的作用被引量:9
- 2003年
- 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是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的一种主要生物活性物质。为了研究它在造血系统中的影响 ,本实验通过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 ,探讨AngⅡ与不同的细胞因子联合刺激脐血CD34+ 细胞生长和分化的作用。研究结果发现 ,悬浮培养体系中的AngⅡ可同时刺激BFU E和CFU GM的扩增 ,BFU E和CFU GM的数量在一定范围内随AngⅡ浓度 (0 0 1- 0 1μmol/L)的升高而增多 ;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的AngⅡ则仅刺激CFU GM的形成 ,却不影响BFU E ;悬浮培养体系中AngⅡ与细胞因子SCF +G CSF +GM CSF +IL 3联合可使CFU GM的扩增倍数由 2 3± 0 8升高到 7 8± 1 9倍 ,与SCF +EPO +TPO +IL 3联合 ,BFU E的扩增倍数由 3 1± 1 8提高到 9 2± 2 3倍。结论 :AngⅡ与其他细胞因子联合可刺激脐血造血干 /祖细胞体外扩增。
- 彭程黎纬民马艳萍胡中波程范军刘凌波邹萍
- 关键词:脐血体外扩增
-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对移植后骨髓造血微环境的影响及意义
- 2004年
- 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基因治疗对骨髓移植后造血微环境的调节作用。方法 重组腺病毒注射给小鼠 ,随后进行同基因骨髓移植 ;在不同时期检测骨髓微血管灌注面积和造血细胞容量以及外周血WBC、PLT计数。结果 移植后 2 0天时 ,VEGF组骨髓微血管灌注面积已恢复正常 (P >0 .0 5 ) ;移植后 3 0天时VEGF组骨髓细胞容积明显大于EGFP组和常规组 (P <0 .0 5 )。各时间点VEGF处理组外周血WBC、PLT计数均显著高于常规BMT组和EGFP组 (P <0 .0 5 )。结论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基因治疗促进了骨髓移植后造血微环境的恢复 ,并提高外周血WBC、PLT计数水平。
- 仲照东邹萍黄士昂刘凌波游泳胡中波
- 关键词:骨髓移植造血微环境
- EGFP标记的hVEGF_(165)重组腺病毒构建新方法及其相关特性的体外研究被引量:4
- 2003年
- 利用细菌内同源重组法快速构建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EGFP)标记的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16 5(hVEGF165)重组腺病毒载体 ,并对其相关特性进行体外研究。首先将hVEGF165cDNA亚克隆到含EGFP基因的腺病毒穿梭质粒 pAdTrack CMV中 ,然后与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 1共同电击转化大肠杆菌BJ5183 ,同源重组获得重组腺病毒质粒 pAd EGFP/hVEGF165,鉴定后通过脂质体法转染HEK2 93细胞 ,产生重组腺病毒Ad EGFP/hVEGF165。通过体外试验观察病毒的形态、均一性和安全性 ,靶细胞的感染效率及hVEGF165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 ,通过细菌内质粒间同源重组法在短期内成功地构建了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载体Ad EGFP/hVEGF165;借助于EGFP的表达 ,直接在荧光显微镜下观测到靶细胞的感染效率和外源基因的表达。经纯化的病毒颗粒在电镜下成分均一 ,滴度可达 2× 10 12 pfu/ml。病毒感染Hela细胞后经多次传代未见细胞病变。以感染复数 (MOI) =10 0感染hUVEC可获得最大增殖刺激作用。同样浓度感染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效率达 2 7.3% ,培养上清中hVEGF165蛋白含量达 1385± 332 pg/ 10 6cells。结论 :细菌内同源重组法构建腺病毒载体具有高效、省时、省力的特点 ,辅以EGFP为标记基因可以直观检测靶细胞感染和外源基因的表达情况。
- 仲照东邹萍黄士昂胡中波刘凌波卢运萍
- 关键词:绿色荧光蛋白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重组腺病毒造血细胞
-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基因治疗对骨髓微血管照射损伤的修复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内皮生长因子对骨髓移植小鼠骨髓微血管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 利用腺病毒介导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 6 5(hVEGF1 6 5)在骨髓移植小鼠体内表达 ,检测骨髓微血管系统和造血细胞容量变化。结果 +10d接受hVEGF1 6 5基因治疗的小鼠胫骨中央静脉肿胀程度明显轻于注射腺病毒AdEGFP组和常规移植组 (P <0 0 1) ;+2 0d时该组小鼠胫骨中央静脉直径、微血管灌注面积已恢复正常 (P >0 0 5 ) ,且骨髓细胞容量高于其他组 (P <0 0 5 )。结论 VEGF基因体内高效表达可以加快全身照射引起的骨髓移植小鼠骨髓微血管损伤的修复 ,重塑微血管结构 ,促进骨髓造血功能的重建。
- 仲照东邹萍游泳刘凌波胡中波郭荣黄士昂
- 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基因治疗全身照射
- 一种小鼠可溶性Fas cDNA的克隆与表达被引量:4
- 2002年
- 为获得调节鼠Fas Fas配体系统诱导凋亡的作用 ,根据GenBank中小鼠Fas基因碱基序列 ,设计扩增可溶性Fas(solubleFas ,sFas)引物 ,用RT PCR方法从幼鼠胸腺组织中克隆出与人可溶性Fas类似的新的鼠sFas (FasC)cDNA序列 .该序列缺乏Fas基因的跨膜区片段 ,但不改变其阅读框 .采用定向克隆的方法将之插入pUC19中间载体 ,DNA序列测定证实该片段序列与预期序列完全一致 .利用亚克隆的方法将鼠FasC的cDNA片段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A13上 ,构建出重组载体pCA13 FasC ,通过脂质体LF2 0 0 0转染至 2 93细胞 .RT PCR和Western印迹证实 ,鼠FasC在 2 93细胞获得高效表达 .凋亡诱导实验表明 ,鼠FasC的表达可阻断Fas诱导凋亡的作用 ,证实了所转染鼠FasC的生物活性 .
- 胡中波邹萍李爱香肖娟仲照东刘凌波
- 关键词:小鼠可溶性FASCDNA真核表达肿瘤细胞免疫细胞
- 通过FasL通路阻抑肿瘤免疫逃逸的研究被引量:2
- 2003年
- 许多白血病和实体瘤细胞通过高表达Fas配体 (FasL)而发生肿瘤的免疫逃逸。为了观察腺病毒载体向肿瘤细胞导入小鼠可溶性Fas(sFas)基因后能否阻抑肿瘤细胞通过FasL发生肿瘤免疫逃逸作用 ,采用AdEasy腺病毒载体系统 ,利用大肠杆菌内质粒间同源重组的方法分别构建携带小鼠sFas基因及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EGFP)的重组腺病毒载体 ,扩增纯化后利用空斑试验测定滴度 ,Westernblot检测蛋白的表达。然后 ,分别感染肿瘤细胞 EL4细胞 ,用氚胸腺嘧啶核苷 ( 3 H thymidine,3 H TdR)掺入法检测其诱导靶细胞YAC 1的凋亡率。结果表明 ,获得了重组成功的复制缺陷的腺病毒载体AdsFas和AdEGFP ,密度梯度离心纯化后其滴度达到 10 11pfu/ml,Westernblot分析证实前者能够高效表达出sFas蛋白。转染肿瘤细胞EL4细胞之后与YAC 1细胞混合培养 ,导入sFas组的YAC 1凋亡率在效靶比 (E∶T)为 3∶1,10∶1和 30∶1时分别为 6 %、7%和 9% ,与对照组 (分别为 2 8%、37%和4 5 % )相比明显下降 ,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而导入EGFP组YAC 1凋亡率 (分别为 30 %、36 %和 4 8% )与对照组相似 ,没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结论 :腺病毒介导sFas的导入能够明显抑制肿瘤细胞EL4诱导Fas+细胞 YAC 1的凋亡 。
- 胡中波邹萍李爱香王良利刘凌波
- 关键词:FAS配体重组腺病毒肿瘤免疫逃逸FASL
-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对小鼠CFU-GM、CFU-E、CFU-S生成的影响被引量:6
- 2003年
-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对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 (MNC)粒 巨噬细胞系集落形成单位 (CFU GM)、红系集落形成单位 (CFU E)、脾集落形成单位 (CFU S)生成数量的影响。方法 :一部分小鼠骨髓MNC样本在加入或不加入外源性hVEGF的体系中预先培养 2 4h ,分别进行体外造血细胞集落培养和小鼠体内CFU S试验 ,计数CFU GM、CFU E、CFU S集落生成数目 ;另外对剩余骨髓样本不经处理直接在含rhVEGF的体系中进行体外CFU GM、CFU E集落培养 ,观察集落培养体系中添加VEGF对集落生成的影响。结果 :CFU GM、CFU E、CFU S数目分别为 33.2 1± 2 .84、72 .0 0± 4 .5 5和 12 .2 0± 1.32 ,显著高于未处理组 (分别为19.6 0± 2 .10、38.86± 2 .77和 6 .10± 1.5 2 ) (P <0 .0 5 ) ,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 (分别为 5 1.97± 2 .4 5、16 4 .2 0± 5 .70和 19.5 0± 2 .4 6 )。外源性hVEGF的存在使VEGF组CFU GM、CFU E产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提高 (73.12±3.80∶5 1.39± 2 .6 0 ,198.98± 4 .92∶16 4 .4 0± 5 .32 ) (P <0 .0 5 )。结论 :VEGF不仅对造血细胞集落生成能力具有保护作用 ,还具有促进造血细胞集落生成的作用。
- 仲照东胡中波刘凌波邹萍黄士昂
- 关键词:造血细胞骨髓
- Fas/FasL途径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免疫中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探讨转染FasL的CD34+ 细胞对同种抗原特异性T细胞和白血病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丝裂霉素C预处理表达外源FasL的骨髓CD34+ 细胞 ,分别与经过富集的T细胞 (刺激细胞 /效应细胞比例为 5∶1)和白血病细胞U937混合培养 ,借助原位末端标记法 (TUNEL)和流式细胞仪 (FCM )检测T细胞和白血病细胞的凋亡率。结果 分别以未转染和转染外源FasL的CD34+ 细胞为刺激细胞 ,5d后 ,T细胞凋亡率分别为 :3.2 %± 1.1%、12 .1%± 1.5 % (P <0 .0 1) ,经IL 2作用后 ,凋亡率上升至 17.6 %± 1.3% (P <0 .0 1) ;与白血病细胞U937混合培养 18h后 ,白血病细胞凋亡率分别为 :5 .0 %± 1.3%、10 .8%± 0 .6 % (P <0 .0 1) ,加入阿糖胞苷后 ,凋亡率上升至 17.9%±1.3% (P <0 .0 1)。结论 转染外源FasL的骨髓CD34+ 细胞 ,可诱导同种抗原特异性T细胞和白血病细胞凋亡。提示通过Fas/FasL途径可选择性清除移植物中同种抗原特异性T细胞 ,有望为造血干细胞移植中防治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 ,保留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 (GVL)提供新的策略。
- 肖娟邹萍刘忠文马艳萍胡中波刘凌波
-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FAS配体移植物抗宿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