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叶
- 作品数:10 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大连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冠心病患者血清纤维蛋白原、高敏C反应蛋白与粥样斑块不稳定性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1
- 2010年
- 目的:通过检测健康对照组及冠心病患者群血清纤维蛋白原(FIB)及炎性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探讨冠心病患者凝血功能紊乱、炎性因子表达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的关系。方法:2007年10月~2008年8月于本院心内科行冠脉造影或冠脉CT患者195例,入院前均未行调脂治疗。按冠脉造影或冠脉CT结果分为健康对照组45例,冠心病患者150例,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109例。入院当时检测血清脂蛋白、FIB、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冠心病患者FIB,血清炎性因子MCP-1、hs-CRP、L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患者存在炎性反应、脂代谢和凝血功能紊乱。与稳定型冠心病患者相比,ACS患者hs-CRP、FIB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s-CRP水平与FIB正相关,表明二者可能主要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相关。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hs-CRP、FIB较稳定型冠心病患者明显升高,表明hs-CRP、FIB水平与冠状动脉斑块的不稳定性相关,对冠心病患者进行上述指标的检测有利于判断病情,尽早治疗,以改善预后。
- 胡叶智永超张芝晶刘永华王心杰
- 关键词:纤维蛋白原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高敏C反应蛋白冠心病
- 重症监护中的加强毒素清除
- 将对这些模式应用的适应症和局限性以及如何结合药理特点提高毒素的清除效率加以阐述.增加毒素的清除可以有效地降低许多有毒物的身体负担,但目前缺乏设计良好的量化研究证实患者受益。有形技术如树脂,碱化尿液,或MDAC通常不提供类...
- 胡叶
- 关键词:急性中毒清除率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纤维蛋白原、炎症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凝血功能紊乱、炎症因子表达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的关系,为冠心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选择2007年10月至2008年8月于心内科行冠脉造影或冠脉CT患者195例,入院前均未行调脂治疗,按冠脉造影或冠脉CT结果分为健康对照组45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4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109例.分别于入院当时检测血清脂蛋白、纤维蛋白原(FIB)、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高敏C反应蛋白(hs-CBP)水平.结果 冠心病患者的FIB、血清炎症因子MCP-1、hs-CRP、血脂水平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患者存在炎症反应、脂代谢和凝血功能紊乱.与SAP组患者相比,ACS患者hs-CRP、FIB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s-CBP水平与FIB正相关,表明二者主要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相关.MCP-1与冠脉积分正相关,表明血清MCP-1水平可能反应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结论 ACS患者血清hs-CRP、FIB较稳定型冠心病患者明显升高,二者呈相关关系,表明hs-CBP、FIB水平与冠脉粥样斑块的不稳定性相关,炎症反应和凝血异常可能相互促进,共同诱发斑块破裂,引起ACS.MCP-1与冠脉积分正相关,可能反映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对ACS患者联合进行上述指标的检测有利于判断病情,尽早治疗,以改善预后.
- 胡叶黄昊智永超张芝晶刘永华王心杰
- 关键词:纤维蛋白原高敏C反应蛋白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血清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通过检测健康对照组及冠心病人群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ApoA1及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水平,探讨冠心病患者HDL-C、ApoA1、MCP-1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2007年10月~2009年8月于本科行冠脉造影或冠脉CT患者195例,入院前均未行调脂治疗。按冠脉造影或冠脉CT结果分为健康对照组45例,冠心病患者150例,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109例。入院当时检测血清脂因子、FIB、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的MCP-1增高,HDL-C、ApoA1降低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具有明显相关性。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MCP-1升高,并且与冠脉严重程度呈正相关;HDL-C、ApoA1水平与冠脉严重程度负相关。表明对冠心病患者进行上述指标检测有助于判断患者预后,指导治疗。
- 胡叶智永超黄昊王心杰
- 关键词:高密度脂蛋白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高敏C反应蛋白
- 中枢性呼吸衰竭患者早期机械通气治疗与延迟治疗的研究
- 2009年
- 目的比较早期机械通气与延迟机械通气对急性脑卒中伴中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救治效果。方法将312例需机械通气的急性脑卒中合并中枢性呼吸衰竭患者,根据开始机械通气的时间先后,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n=178),对照组(n=134)。对比研究2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治疗时间、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APACHEⅡ评分值、并发症、动脉血气指标的变化及预后情况。结果2组患者机械通气后PaO2、PaCO2、SaO2等血气指标均有改善,但观察组通气效果更好,通气时间更短,并发症更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极严重缺陷和严重缺陷占幸存者比例下降,轻度缺陷和自理占幸存者比例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早期机械通气较延迟机械通气能更有效改善急性脑卒中伴中枢性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和缺氧状态,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改善预后。
- 刘永华胡叶张芝晶
- 关键词:早期机械通气急性脑卒中中枢性呼吸衰竭
- 老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血清D-二聚体和C反应蛋白检测的意义被引量:8
- 2007年
- 目的研究D-二聚体、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老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转化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老年患者240例分为SIRS组和非SIRS组,SIRS组190例再分为MODS组与非MODS组,常规测定各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分别用ELISA法测定血清D-二聚体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免疫比浊法测定CRP水平。结果发病后24h内SIRS组D-二聚体和CRP水平明显高于非SIRS组(P<0.01)。MODS组患者血D-二聚体和CRP水平明显高于非MODS组(P<0.05)。D-二聚体与预后呈负相关(r=-0.2879,P<0.01)。结论检测SIRS患者血清CRP和D-二聚体水平有助于早期诊断MODS并判断预后。
- 张芝晶胡叶李洪芳
- 关键词:D-二聚体C反应蛋白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 解磷定注射液急诊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效果评价
- 目的探讨解磷定注射液急诊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我院80例2017.5.10-2018.2.17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常规急诊内科治疗组采取常规急诊内科方法治疗,解磷定注射液治疗组则采取常规急...
- 胡叶
- 关键词:急诊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
- 文献传递
- 脓毒性休克患者的液体平衡与器官损伤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脓毒性休克患者治疗前7d的液体平衡状态与器官损伤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方法,研究2004—01~2008—12收入大连市中心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的脓毒性休克患者86例,按7d内液体平衡程度将患者分为负平衡组和正平衡组,将基础疾病、年龄≥60岁、治疗前APACHE11评分≥20分、治疗前血清白蛋白≤30g/L、治疗前血肌酐≥200μmol/L及抗生素治疗有效率等作为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同时比较两组液体平衡值、中心静脉压(CVP)、全身陛感染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C反应蛋白(CRP)、血乳酸(LAC)及预后。结果负平衡组液体负平衡多在第3~5天出现,同时伴随SOFA评分和CRP、LAC水平下降,与正平衡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27.87、842.68、115.54,P均〈0.05)。7d内负平衡组死亡率从D1至D5与正平衡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5.23、14.61、11.17、37.59、5.24,P均〈0.05)。对影响液体平衡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糖尿病、心功能不全、年龄≥60岁、治疗前血肌酐≥200μmol/L、抗生素治疗有效率是液体正、负平衡的独立影响因素(P分别为0.016、0.023、0.003、0.018、0.001)。结论脓毒性休克患者7d内出现液体负平衡提示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可作为预后评价的指标之一。糖尿病、心功能不全、年龄≥60岁、治疗前血肌酐≥200μmol/L、抗生素治疗有效率是液体正、负平衡的独立影响因素。
- 刘永华张芝晶胡叶
- 关键词:脓毒性休克器官损伤预后
- 探讨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价值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探讨危重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的临床效果。方法 112例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遵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有创正压机械通气,试验组患者采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对比两组康复进程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64%,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为(9.05±1.54)d,总通气时间为(8.26±1.43)d,间歇正压通气(IPPV)时间为(5.36±1.24)d;对照组住院时间为(13.24±1.76)d,总通气时间为(12.46±1.62)d,IPPV时间为(8.33±1.51)d;试验组住院时间、总通气时间及IPPV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能够帮助其显著改善治疗效果,促进其康复进程,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胡叶
- 关键词:呼吸衰竭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
- 重症颅脑损伤ICU急诊综合治疗的作用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ICU急诊综合治疗的作用。方法:选择8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治疗,综合组则采取综合方案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疗效、人工气道建立的平均时间、手术准备的平均时间、血糖水平以及格拉斯哥晕迷评分值(GCS)比较,综合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高钠血症、应激性溃疡等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方案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效果理想。
- 胡叶
- 关键词:重症颅脑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