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稹

作品数:26 被引量:60H指数:5
供职机构: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语言文字
  • 9篇文学
  • 4篇历史地理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樱花
  • 4篇日语
  • 3篇律令
  • 3篇古典
  • 3篇翻译
  • 2篇日本古典文学
  • 2篇助词
  • 2篇文学
  • 2篇物哀
  • 2篇象征物
  • 2篇格助词
  • 2篇古典文学
  • 2篇国号
  • 2篇汉译
  • 2篇汉语
  • 2篇和歌
  • 2篇笔下
  • 1篇大自然
  • 1篇单瓣
  • 1篇稻种

机构

  • 22篇福建师范大学
  • 3篇福州外语外贸...
  • 1篇福州职业技术...

作者

  • 25篇胡稹
  • 5篇洪晨晖
  • 1篇方晓路
  • 1篇兰月凤
  • 1篇陈锦彬
  • 1篇于姗姗

传媒

  • 6篇日语学习与研...
  • 4篇外国问题研究
  • 3篇外国文学评论
  • 3篇日本学研究
  • 2篇福建师范大学...
  • 2篇外国语言文学
  • 2篇东北亚外语研...
  • 1篇日本学论坛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第18届世界...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严复的译词与日本的“新汉语”词汇被引量:7
2002年
众所周知 ,日语中使用着大量的汉语词汇。但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日语词汇却不为国人所知。本文拟通过对严复早期译作的译词及《严复名作丛刊》卷末注释的介绍和分析 ,判断现在中日两国共同使用的词汇哪些来自日语 。
胡稹
关键词:汉语词汇日语翻译
日本精神的实象和虚象:“大和魂”的建构被引量:7
2012年
为提振日本民族的信心,小田全宏在《日本人的神髓——大和魂,向八位先贤学习》中提出重学"大和魂"的主张,但其所说的"大和魂"究竟为何不甚清晰。本文试从日本文学史的角度对"大和魂"做历时考察,结论是:一、"大和魂"在起源、发展的过程中融合了部分的中国思想,并非纯粹的日本思想;二、"大和魂"混沌庞杂,概念变动不居,但前、中、后期似可用"本土的智慧与能力"、"民族主义精神"和"超国家主义膨胀意识"来概括,显示出对比、对峙和暴力的一面。"大和魂"在今天缺乏普世意义和时代价值,故小田全宏的主张是否适用于当世令人生疑。
胡稹
关于日本神社原初功能的考察被引量:1
2007年
神社是日本神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神道信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通过与同样是祭祖场地的中国"社"的对比和对日本早期神社地面结构物和活动状况、神社附加功能的发展、神社的蛇信仰等方面入手,推测神社最初的部分功能可能和中国的"社"等一样,做祈祷生殖繁盛的道场之用。换言之,神社的原初功能有不少,但其中之一可能与生殖崇拜有关。
胡稹
关键词:神社神道生殖崇拜
关于日语“文化局限词”的翻译
2009年
胡稹
关键词:翻译语码全息
吉田兼好笔下的单瓣樱与重瓣樱:王朝与民众被引量:1
2011年
吉田兼好在《徒然草》中有关樱花的论述不仅矛盾,而且意义不清。本文通过对日本樱史、日本有关植物学谱系、日本绘画以及对日本古代和歌、散文和兼好的身世等的考察分析,论证兼好的樱花评述指向一种固定不变的欣赏趣味,反映出兼好追慕已逝王朝、蔑视新兴武士阶级和劳动大众的态度。兼好欲见的樱花,并非真实的花朵,而是他心中想象的"历史之花"——"王朝之花"。
胡稹
关键词:《徒然草》樱花
本居宣长花甲年自赞歌中“大和心”和“山樱”的含义及其变化
2005年
一しき嶋のやまと心を人問はば朝日ににほふ山ざくら花(若问大和魂何物?映红朝日山樱花。)此歌为本居宣长花甲年时所作,意义不明,言人人殊。二本居宣长(1730——1801),日本江户时期著名国学家,城市平民出身,年轻时曾学过生意和医学,后又跟随堀景山学习国学,接触到契冲(1640-1701,江户时期的古典学者)的思想,继而与贺茂真渊(1697—1769,江户中期的国学家与歌人)相识,益发倾倒于上古古典作品的研究。
胡稹
关键词:朝日古典作品二本
明治时代一名日本“间谍僧侣”试图配合军方侵占中国西藏的“自白书”被引量:2
2015年
日本在1905年取得日俄战争的胜利后加快了对中国"满"蒙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侵略准备步伐。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在此之前直至此后的较长一段时间,日本还积极策划对中国西藏地区进行渗透并做好侵略的准备。明治时期,东本愿寺僧侣寺本婉雅接受日本军方等派遣到中国西藏地区一带活动,对其进藏途中和在藏活动的情况做了详细的记录。他死后其子和出版社根据该记录编出一本题为《藏蒙旅行记》的书,此可谓一部对西藏进行渗透和做好侵略准备的"自白书"。本文根据此书并参考一些书籍,对婉雅的生平和日本部分佛教人物为何在此时积极对华(含西藏)展开活动以及日本军方等的企图做说明和分析,并对婉雅进藏和在藏活动的情况及其失败的原因做揭露和剖析。
胡稹方晓路
日译汉中词汇照搬问题的探讨——以《日本展望》为例被引量:3
2003年
与前些年相比,如今'日译汉'的译文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但除了新华社的翻译文稿、权威机构和名家的译文、译著等之外,有许多'日译汉'的文章读起来还是让人感到不舒服,就像在吃一碗面,发现里面有许多未煮熟的面条疙瘩.这些'面头疙瘩',大部分都来自照搬的日语词汇.
胡稹
关键词:日语汉语词汇
“倭”字音、义再考被引量:1
2013年
"倭"是古代汉人对广义的日本人或政治势力的总称,但就其音、义的认识在中日两国之间长期存在争议,近世一些日本人认为"倭"字含有贬义。本文以中日两国古代文献和史籍对"倭"字的记述和使用情况为例,从"倭"的古代读音和字义以及亚洲其他民族的自称词等方面,对"倭"字进行再分析,认为"倭"字是音注字,没有特别的含义,也是当时和后来的日本人在接受这个音注字后普遍乐意使用的一个自称词,类似于今人所说的国号。对"倭"字义的曲解和排斥,乃是江户时代日本民族主义思潮兴起之后一部分人的事情。
胡稹洪晨晖
关键词:字音字义
一位“煽情家”的求“真”呼叹:本居宣长“物哀”思想新探被引量:10
2009年
有关日本"物哀"思想的评述多有混同难解之感。本文通过回顾宣长对物哀的解释和该解释背后所隐含的社会历史背景,对与物哀内涵相通的词汇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该思想的提出与儒学在日本的传播及其被泛道德化的"義理"过程有关,是反中国"理学"的产物,意味着日本"人情"观的反抗。"物哀"概念不易为人所理解,这与宣长的"古道"神秘主义思想和他不用汉语词汇的语言态度等有关。
胡稹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