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航伟

作品数:32 被引量:62H指数:5
供职机构: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16篇合金
  • 13篇不锈
  • 13篇不锈钢
  • 9篇钢表面
  • 9篇不锈钢表面
  • 8篇等离子
  • 7篇离子渗
  • 7篇
  • 7篇0CR18N...
  • 6篇合金层
  • 6篇高温氧化
  • 5篇耐蚀
  • 5篇耐蚀性
  • 5篇合金化
  • 5篇
  • 4篇电极
  • 4篇电极材料
  • 4篇铁基
  • 4篇离子镀
  • 4篇抗高温氧化

机构

  • 32篇桂林电子科技...
  • 2篇广州汉源新材...
  • 1篇江汉大学

作者

  • 32篇蔡航伟
  • 31篇高原
  • 30篇王成磊
  • 29篇马志康
  • 14篇张光耀
  • 13篇徐晋勇
  • 9篇吴炜钦
  • 9篇张焱
  • 8篇韦文竹
  • 8篇陆小会
  • 6篇袁琳
  • 5篇张维
  • 3篇李冰
  • 1篇高清
  • 1篇梁满朝
  • 1篇高梦瑶
  • 1篇吴宏观

传媒

  • 2篇热加工工艺
  • 2篇表面技术
  • 2篇稀有金属
  • 1篇腐蚀与防护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金属热处理
  • 1篇机械工程材料
  • 1篇材料导报
  • 1篇中国表面工程
  • 1篇中国稀土学报
  • 1篇硬质合金
  • 1篇稀有金属与硬...
  • 1篇材料热处理学...
  • 1篇真空科学与技...
  • 1篇桂林电子科技...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6篇2014
  • 12篇2013
  • 5篇2012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奥氏体不锈钢表面双辉等离子渗锆改性层的耐蚀性被引量:2
2013年
利用双层辉光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0Cr18Ni9Ti奥氏体不锈钢表面形成了一层均匀致密连续的渗锆合金层,利用光学显微镜(OM)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别观察了试样截面与表面的微观组织,并对其表面的物相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且对不锈钢基材与渗锆合金层分别进行电化学腐蚀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渗锆改性层的组织为柱状晶,渗锆改性层与基体有一明显分界线,且与基体呈良好的固态冶金扩散结合,渗锆改性层的物相主要为:ZrFe2,ZrC;在0.5 mol·L-1HCl溶液、3.5%NaCl溶液、0.5 mol·L-1NaOH溶液中,不锈钢基材的相对腐蚀速度分别是渗Zr合金层的24.43倍、2.44倍、1.90倍;未处理的不锈钢表面腐蚀较为严重,而渗Zr合金层表面只出现轻微的局部腐蚀,可见经渗锆处理后,不锈钢的耐蚀性有所提高。
蔡航伟高原马志康王成磊
关键词:耐蚀性
奥氏体不锈钢表面等离子渗锆合金层的抗酸腐蚀性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为提高0Cr18Ni9Ti奥氏体不锈钢在特殊应用环境的耐酸腐蚀性能,采用双辉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不锈钢基体表面渗锆,对渗锆合金层的相结构进行检测分析,将奥氏体不锈钢基体试样和表面渗锆试样分别在0.5 mol/LH2SO4溶液、0.5mol/L HNO3溶液、0.5 mol/L HCl溶液进行电化学腐蚀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H2SO4溶液、HNO3溶液、HCl溶液中,不锈钢基材的相对腐蚀速度分别是渗锆合金层的2.18倍、9.73倍、24.43倍;不锈钢基体表面腐蚀较为严重,而渗锆合金层表面仅出现轻微的局部腐蚀坑。奥氏体不锈钢表面渗锆后,渗锆合金层中合金元素呈梯度分布,且腐蚀时在表面形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锆钝化膜,因而其抗酸腐蚀性能相对基体大幅提升,在HCl溶液比在H2SO4溶液和HNO3溶液中耐蚀效果更明显。
陆小会高原韦文竹张光耀蔡航伟
多弧离子镀制备TiN涂层的高温抗氧化性能研究被引量:11
2012年
在201不锈钢上进行多弧离子镀沉积TiN涂层,研究了TiN涂层在400~800℃间的高温氧化性能。对涂层氧化后的表面形貌、表面成分等进行了研究。用热重(TG)法和差示扫描量热(DSC)法分析粉末试样的加热氧化情况。结果表明:氧化温度较高时,增重量大且氧化严重,随着氧化温度的升高,表面氧元素含量上升,氮元素含量下降;经过600℃氧化,TiN膜层开始出现局部氧化皮。热分析结果表明:TiN粉末在450℃开始发生增重,氧化总增重量为26.63%。起始氧化温度为623.7℃,放热焓为-2112μVs/mg。
袁琳高原张维王成磊蔡航伟马志康
关键词:TIN涂层热分析
一种铁基、铜过渡层和表面氮化物涂层的新型复合电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基、铜过渡层和表面氮化物涂层的新型复合电极材料及制备方法,它是利用电镀、电刷镀或化学镀和溅射镀技术,在铁基材料表面首先涂覆一定厚度的纯铜作为过渡层,再利用溅射镀技术沉积氮化物,以形成一种铁基、铜过渡层和...
高原马志康吴炜钦王成磊蔡航伟徐晋勇张焱韦文竹陆小会张光耀
文献传递
一种抗高温氧化奥氏体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高温氧化奥氏体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它是利用等离子表面合金化技术,在奥氏体不锈钢表面渗入合金元素锆,形成呈冶金结合的含锆的高合金层,然后进行渗碳与低温预氧化处理,获得结合力好、热稳定性强、致密的碳化锆和二...
高原蔡航伟王成磊徐晋勇马志康张焱吴炜钦韦文竹陆小会张光耀
文献传递
0Cr18Ni9Ti不锈钢表面渗Zr合金层的高温氧化行为被引量:2
2014年
对0Cr18Ni9Ti不锈钢先后进行渗Zr、渗C、预氧化等表面处理,研究了经不同工艺阶段处理后,试样在1 000~1 150℃空气中的高温氧化行为。结果表明,各试样单位面积氧化增重与氧化时间的关系基本上均遵循抛物线规律,且氧化速率常数皆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经过渗Zr、渗C、预氧化工艺阶段处理后,试样的氧化激活能均有所提高,恒温氧化速率明显减小,即试样的抗高温氧化性能提高。
蔡航伟高原马志康王成磊
关键词:高温氧化氧化动力学
负偏压对多弧离子镀TiN薄膜的影响被引量:10
2012年
采用不同偏压,在201不锈钢表面进行多弧离子镀TiN薄膜,研究了偏压对薄膜表面形貌、硬度、相结构及耐蚀性的影响。研究表明:薄膜表面存在着许多液滴颗粒,随着偏压的增加,液滴减少,但过大的偏压会使表面出现凹坑;薄膜的显微硬度随偏压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偏压为-200V时的本征硬度为2 195HV;在3.5%的NaCl溶液中,TiN薄膜试样的耐蚀性比基体略有提高,在1mol/L的H2SO4溶液中,偏压-100V制备的试样耐蚀性最好,比基材提高了475倍。
袁琳高原张维王成磊马志康蔡航伟
关键词:多弧离子镀TIN薄膜耐蚀性
一种铁基、铜过渡层和表面氮化物涂层的新型复合电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基、铜过渡层和表面氮化物涂层的新型复合电极材料及制备方法,它是利用电镀、电刷镀或化学镀和溅射镀技术,在铁基材料表面首先涂覆一定厚度的纯铜作为过渡层,再利用溅射镀技术沉积氮化物,以形成一种铁基、铜过渡层和...
高原马志康吴炜钦王成磊蔡航伟徐晋勇张焱韦文竹陆小会张光耀
一种真空高压铜铬系触头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真空高压铜铬系触头材料的制备方法,它是将冶金熔炼的铜-铬合金,利用激光束快速扫描铜-铬合金表面,进行表面重熔,制备出晶粒细小,均匀弥散的呈颗粒状铬合金的新型触头材料。采用该方法制作的铜铬系触头致密度高...
王成磊高原徐晋勇张光耀蔡航伟马志康
文献传递
一种铝合金表面镍基合金层强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合金表面镍基合金层的强化方法,该方法将一定比例的稀土La和Ce掺入镍基合金粉末中,通过激光表面熔覆技术,使铝合金表面获得呈冶金结合的高硬度和高耐磨耐腐蚀性的镍基合金层,硬度可达1350HV,耐磨性和耐腐...
王成磊高原徐晋勇张光耀蔡航伟马志康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