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成磊

作品数:154 被引量:295H指数:9
供职机构: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9篇期刊文章
  • 51篇专利
  • 6篇科技成果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6篇金属学及工艺
  • 9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化学工程
  • 2篇机械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65篇合金
  • 28篇等离子
  • 28篇铝合金
  • 26篇熔覆
  • 25篇激光熔覆
  • 25篇不锈
  • 25篇不锈钢
  • 23篇离子镀
  • 21篇稀土
  • 18篇氮化
  • 18篇铝合金表面
  • 18篇合金表面
  • 17篇铁基
  • 17篇耐磨
  • 16篇耐蚀
  • 15篇合金层
  • 15篇钢表面
  • 14篇氮化钛
  • 13篇离子渗
  • 13篇耐磨性

机构

  • 153篇桂林电子科技...
  • 10篇广西鸣新底盘...
  • 4篇湖南交通职业...
  • 2篇广西师范大学
  • 2篇太原理工大学
  • 2篇湖南工业职业...
  • 2篇广州汉源新材...
  • 2篇中国有色桂林...
  • 2篇湖南耐特材料...
  • 1篇江汉大学
  • 1篇桂林航天工业...
  • 1篇桂林广陆数字...

作者

  • 153篇王成磊
  • 129篇高原
  • 64篇张光耀
  • 42篇韦文竹
  • 41篇陆小会
  • 30篇马志康
  • 30篇蔡航伟
  • 29篇徐晋勇
  • 27篇张焱
  • 23篇吴炜钦
  • 21篇卜根涛
  • 17篇申罡
  • 16篇李冰
  • 16篇袁琳
  • 15篇张维
  • 14篇陈选楠
  • 8篇黄学锋
  • 6篇彭凯
  • 5篇黄学峰
  • 5篇吴启科

传媒

  • 12篇稀有金属材料...
  • 12篇材料热处理学...
  • 10篇表面技术
  • 8篇热加工工艺
  • 7篇机械工程材料
  • 5篇稀有金属
  • 4篇金属热处理
  • 4篇桂林电子科技...
  • 3篇稀土
  • 3篇材料导报
  • 3篇中国表面工程
  • 2篇腐蚀与防护
  • 2篇焊接学报
  • 2篇材料保护
  • 2篇真空科学与技...
  • 2篇第十二届全国...
  • 1篇锻压技术
  • 1篇上海金属
  • 1篇中国激光
  • 1篇摩擦学学报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5篇2021
  • 7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16篇2017
  • 13篇2016
  • 19篇2015
  • 28篇2014
  • 12篇2013
  • 13篇2012
  • 10篇2011
  • 17篇2010
  • 3篇2009
1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辉法等离子渗镀TiN层及耐磨和耐蚀性能的研究
2010年
一种利用双层辉光等离子溅射直接复合渗镀合成TiN渗镀层的新工艺方法。该TiN渗镀层表面形貌为‘胞状’组织,颗粒致密均匀,表面为金黄色。TiN渗镀层由TiN颗粒均匀分布的扩散层及表面TiN沉积层组成,渗镀层厚度可达16μm,与基体形成固态冶金层,结合强度高,表面平均显微硬度为3120 HV。对该TiN渗镀层试样,未处理的Q235钢试样,T10淬火+回火试样和3Cr13渗氮试样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了耐磨性试验;将该渗镀层试样与未处理的Q235钢和1Crl8Ni9Ti不锈钢试样在1 mo.lL-1H2SO4溶液和3.5%的NaCl溶液中,分别进行了电化学腐蚀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条件下,TiN渗镀层相对磨损速度最小,耐磨性较未处理的Q235钢试样提高7.81倍,较T10淬火+回火试样提高5.625倍,较3Cr13渗氮试样提高7倍;在浓度为1 mol.L-1的H2SO4溶液中,TiN渗镀层耐腐蚀性能比未处理的Q235钢提高了11.5倍,比1Crl8Ni9Ti不锈钢提高了2.65倍。在浓度为3.5%的NaCl溶液中,TiN渗镀层的耐腐蚀性能比未处理的Q235钢提高11.3倍,但比1Crl8Ni9Ti不锈钢耐蚀性能稍差。
王成磊高原卜根涛
关键词:双层辉光氮化钛耐磨性耐蚀性
基于正交试验研究0Cr18Ni9Ti不锈钢等离子渗铪的最优工艺被引量:2
2015年
采用L16正交实验,对0Cr18Ni9Ti奥氏体不锈钢双辉等离子渗铪行为进行研究,分析了影响渗铪合金层厚度的主次因素,取最主要因素进行单因素实验,并分析最优工艺下渗铪合金层的元素分布、物相结构以及硬度。结果表明:影响本试验的因素主次为温度〉时间〉电压〉气压〉极间距,优化的工艺参数为源极电压790~810 V,保温时间5 h,极间距25 mm,气压35 Pa,最主要因素温度的优化值为1100℃,此工艺下渗层厚度为35μm;表面组织晶粒细小、分布连续致密、无裂纹,由表及里铪元素含量呈梯度降低,硬度亦呈梯度降低,渗层表面硬度为600 HV0.1,比基材硬度提高约3倍,渗层物相主要为Hf2Fe、Hf C、Hf。
陆小会高原韦文竹张光耀王成磊
关键词:辉光等离子正交试验
不同电源等电位离子钨钼共渗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利用脉冲单电源和直流单电源,分别在Q235钢表面进行等离子钨钼共渗。通过对不同电源钨钼共渗试样的渗层组织、渗层成分分布、晶体结构、渗层硬度分布的检测和比较,分析了2种电源对等离子钨钼共渗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单一电源均可在Q235钢表面形成明显反应扩散层;在相同工艺下,采用脉冲电源所得到的试样渗层厚度较采用直流电源的渗层厚度增加了18.1%;脉冲电源试样表面W、Mo含量(质量分数,下同)分别约为8.4%和9.8%,直流电源试样表面W、Mo含量分别为8.2%和8.9%,可见2种电源渗层表面含W、Mo量相差不大;2种电源渗层相结构均为Fe7W6和Fe3Mo金属间化合物相;钨钼共渗后渗层硬度提高不明显。
申罡高原王成磊卜根涛
关键词:脉冲直流表面改性
一种含有镝的等离子表面低合金高速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镝的等离子表面低合金高速钢及其制备方法,它是先在低、中碳钢或低、中碳合金钢表面利用等离子渗金属技术进行钨、钼、铬、钒和镝金属共渗,接着渗碳、淬火、回火处理制成,这种含有镝的等离子表面低合金高速钢,合金...
高原李冰王成磊徐晋勇申罡卜根涛陈选楠黄学峰李柳林黄鹏科吴启科
等离子表面钨钼稀土(钇)合金强化层滑动磨损性能被引量:4
2012年
通过在Q235钢表面渗入钨、钼、钇和碳的表面合金化,并进行淬火和回火以强化表面合金层的性能。利用M200滑动磨损实验机进行滑动磨损性能研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钇的加入可以促进渗层形成足够多的碳化物核心,为碳化物弥散析出创造良好的条件。表面钨钼稀土合金层、表面钨钼合金层、T10钢、M2高速钢(均进行了淬火+回火的强化处理,下称强化处理)的平均摩擦系数分别为:0.30、0.47、0.57、0.31;表面稀土合金层经强化处理后耐磨性能最好;在干滑动磨损条件下,表面稀土合金强化层的滑动磨损失效形式主要是粘着磨损;加入钇后,试样的摩擦系数降低,显示出优异的耐磨性及良好的减摩性能。
高原张维李冰袁琳王成磊
关键词:等离子表面冶金
铝合金表面激光熔覆Re+Ni60电化学腐蚀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为了改善铝合金材料的耐腐蚀性能,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6061Al表面分别制备了添加稀土(5%La2O3、5%CeO2和5%Y2O3)的Ni60合金的熔覆层,通过金相显微镜、XRD、电化学测量仪分别检测熔覆层的微观组织、物相和耐腐蚀性能,分析熔覆层在不同腐蚀介质溶液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结果表明,未加入稀土的Ni60熔覆层截面形貌最差,熔覆层中出现大量的气孔和裂纹,熔覆层部分脱落。含有3种稀土的熔覆层厚度达到1000μm,无明显气孔和裂纹,具有较好的截面组织形貌;适量的稀土可改善熔池的流动性,有利于降低或消除熔覆层的气孔和裂纹缺陷,进而改善了熔覆层的耐腐蚀性能。
傅耀坤王成磊郑英梁朝杰谢映光黄磊程刚黄锡腾
关键词:激光熔覆稀土铝合金电化学腐蚀
激光重熔CuCr40-RE合金的组织及性能被引量:2
2014年
为减小Cr偏析,提高CuCr40合金的使用性能,制备了添加稀土Ce的CuCr40合金,对激光重熔表面处理的合金组织和导电性、耐磨耐腐蚀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稀土Ce抑制Cr颗粒偏析,且随Ce含量增加,细化作用更显著;激光重熔处理大幅减小了合金中Cr颗粒尺寸,随稀土含量增加,组织更加均匀,孔隙率降低;重熔层中的相组成、晶粒取向不发生变化,电导率较CuCr40合金降幅不大,仍具有良好的电学特性;重熔层的摩擦系数较低,适当提高稀土Ce含量可改善重熔层的耐磨性;在1 mol/L H2SO4溶液条件下,CuCr40-0.3Ce合金重熔层的耐腐蚀性较CuCr40合金提高了0.7倍,CuCr40-0.6Ce合金重熔层的耐腐蚀性较CuCr40合金提高了1.5倍。
张光耀王成磊高原韦文竹陆小会
关键词:激光重熔稀土耐腐蚀性
一种铝合金结构件的激光增材制造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合金结构件的激光增材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将自制的氩气保护装置放置在工作台上,内部放置铝合金基材,预先充入高纯氩气,使腔内氧含量小于70μL∕L。利用特制送粉装置将一定的质量配比混合均匀的Al、铁基合金、...
王成磊张光耀高原徐晋勇
文献传递
不锈钢等离子渗铪并固体渗碳后的高温摩擦性能
2015年
目的提高0Cr18Ni9Ti奥氏体不锈钢的抗高温摩擦性能。方法利用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不锈钢表面等离子渗铪,之后进行固体渗碳,在HT-500型球-盘磨损试验机上进行高温摩擦磨损实验,分析其高温摩擦性能及摩擦机制,并与不锈钢基体试样及不锈钢渗铪试样进行对比。结果渗铪试样的渗层厚度约为45μm,渗铪+渗碳试样的渗层厚度达100μm。渗铪+渗碳层弥散分布着许多粒状和短棒状碳化物颗粒,碳化物类型主要为MC型、M7C3型和M23C6型。基材的摩擦曲线波动起伏大;渗铪试样的摩擦系数较大,但磨损微观表现平稳;渗铪+渗碳试样的摩擦系数最小。磨损失重由大到小依次为:基材>渗铪试样>渗铪+渗碳试样。在300,500℃下,渗铪试样的耐磨性相对基材分别提高至1.47倍和1.94倍,渗铪+渗碳试样分别提高至2.13和2.28倍。基材划痕尺寸宽且较深;渗铪试样的表面硬度提高,且摩擦磨损过程中出现了合金氧化物;渗铪+渗碳试样的表面硬度高,基体韧性好,仅出现了很浅且窄的磨痕。结论通过等离子渗铪及离子渗铪+固体渗碳,均能提高不锈钢表面的抗高温摩擦性能,相比之下,离子渗铪+固体渗碳的效果更好。
陆小会高原王成磊韦文竹张光耀
关键词:奥氏体不锈钢固体渗碳碳化物
铝合金表面激光熔覆稀土镍基合金强化层基础研究
王成磊高原黎清宁朱归胜高成冯琴杨云张景春马家峰马志康
课题来源与背景:课题来源:该课题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背景:铝合金具有密度小、热膨胀系数低、比刚度和比强度高等诸多优异性能,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铝合金本身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铝合金硬度较低、摩擦系数高、磨损大,容易...
关键词:
关键词:铝合金材料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