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艳敏
- 作品数:20 被引量:104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机械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缺损及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9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与观察组47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2组均治疗7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测2组神经功能缺损和认知功能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分级、认知功能分级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认知功能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经秩和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2项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认知功能均有明显的改善效果。
- 徐明昌徐锦锦邵艳敏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舒血宁注射液
- 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的临床诊治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总结分析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以期降低其误诊误治率。方法对10例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均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果10例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患者各种自身抗体均阳性,10例患者的首发症状均为头痛,大多为隐匿起病,反复发生或迁延不愈。9例头颅MRI可见小脑幕和(或)大脑镰等处的硬脑膜局部或弥漫性增厚,增强扫描可见强化。9例经治疗均在I周内头痛缓解甚至消失,1例无效给予大剂量甲泼尼龙后症状缓解。6例以免疫抑制剂维持治疗,随访1年以上临床及影像学效果满意。未使用免疫抑制剂的2例患者分别于3、8个月后出现头痛复发,另2例暂无复发。结论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临床表现多样,应重视头颅MRI的诊断意义。
- 王特许宏伟刘运海冯洁邵艳敏
- 关键词:自身免疫头痛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
- 早期巴曲酶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老年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被引量:23
- 2012年
- 绝大多数急性进展性脑梗死(APCI)患者入院时已超过溶栓时间窗或病情已不允许,目前仍无特效疗法,致残、致死率很高,成为亟待解决的医学难题。本文拟探讨APCI患者早期应用巴曲酶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的疗效。
- 王特孙新刚刘运海冯洁邵艳敏
- 关键词:巴曲酶硫酸氢氯吡格雷急性进展性脑梗死
- 动态观察脑脊液细胞学及生化指标结合MRI影像学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价值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探讨动态观察脑脊液细胞学及生化指标结合MRI影像学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10例TBM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接受动态观察脑脊液细胞学、生化指标检查、头部MRI检查,并接受治疗。结果 TBM患者颅内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水平显著低于初次检查(P<0.05)。脑脊液蛋白、葡萄糖、脑脊液腺苷脱氨酶水平低于初次检查,氯化物水平高于初次检查(P<0.05)。38例平扫显示脑膜增厚。105例脑膜病灶分布在基底池,5例脑膜病灶分布在侧裂池。81例患者出现多栗样病灶。脑实质多栗样病灶平扫T1WI呈等信号,T2WI呈低信号,直径>5mm栗样病灶伴灶周水肿,增强扫描发现小结节状强化。伴脑内结核性脓肿,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扫描见环状强化。伴脑梗死患者为腔隙性梗死,病灶分布于基底节区。并发脑积水患者脑室系统扩张,以侧脑室最明显。80.91%痊愈、19.09%无效、3.64%死亡。结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颅内压、白细胞计数、中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水平、脑脊液蛋白、葡萄糖、脑脊液腺苷脱氨酶水平升高。MRI呈脑实质多栗样病灶、脑膜增厚,增强扫描发现小结节状强化。
- 邵艳敏武文娟张育德
- 关键词:生化指标MR结核性脑膜炎
- 卡马西平片与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脑炎后癫痫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比较卡马西平片与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脑炎后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60例脑炎后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5年6月至2016年8月期间接受治疗的30例脑炎后癫痫患者作为甲组,给予卡马西平片进行治疗,将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期间接受治疗的30例脑炎后癫痫患者作为乙组,给予丙戊酸钠缓释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甲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乙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甲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30.00%,乙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13.33%,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甲组患者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生理功能以及整体健康与乙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甲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6.67%,乙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3.33%,两组患者总满意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卡马西平片与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脑炎后癫痫的临床疗效相似,但丙戊酸钠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卡马西平片低。
- 邵艳敏
- 关键词:卡马西平片丙戊酸钠缓释片脑炎癫痫
- APE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远隔部位DNA损伤修复的影响
- 背景与目的:急性脑梗死后,远离梗死灶的丘脑、黑质、海马、脑干和脊髓均可发生继发性损害.本实验旨在观察DNA 碱基切除修复指标APE、DNA 氧化损伤指标8-ohDG 在大鼠永久性局灶性脑缺血后海马区的表达,探讨二者在缺血...
- 邵艳敏刘运海冯洁李灵娟黄清
- 大剂量人免疫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Guillian-Barre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大剂量人免疫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ian-Barre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2月—2017年4月就诊的Guillian-Barre综合征患者中选取12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63例给予常规甲基强的松龙治疗为常规组,63例给予大剂量人免疫球蛋白联合鞘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患者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情况。结果治疗第2周、第3周、第4周、第5周研究组患者CSF中蛋白质含量及白细胞升高例数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2,χ~2=30.631,χ~2=36.000,χ~2=6.540,P<0.05);研究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54,P<0.05);研究组治疗总显效率90.5%显著高于常规组治疗总显效率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07,P<0.05)。结论 Guillian-Barre综合征患者给予大剂量人免疫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且安全可靠。
- 邵艳敏武文娟张育德
-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地塞米松格林-巴利综合征
- TNF-α和IL-6在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2021年
-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ɑ(tumor necrosis factor-ɑ,TNF)和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在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收治的78例GBS患者和体检健康志愿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两组血清中的TNF-ɑ和IL-6水平,将观察组GBS患者根据Hughes病情轻重程度评分分级,对比各级患者TNF-α和IL-6表达水平,并分析GBS患者TNF-ɑ和IL-6水平与Hughe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TNF-ɑ和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分级越高的GBS患者血清TNF-ɑ和IL-6水平越高(P<0.05),且患者的TNF-ɑ和IL-6水平与Hughes评分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血清TNF-ɑ和IL-6水平在GBS患者中异常升高,其表达量越高,患者病情越严重;可将TNF-ɑ和IL-6的表达水平作为临床评估GBS病情严重程度的有效指标。
- 闫俊霞邵艳敏
- 关键词:TNF-ΑIL-6格林-巴利综合征
- 社区健康宣教在脑卒中危险因素干预中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5
- 2012年
-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宣教在脑卒中危险因素干预中的效果。方法:从所辖坡子街社区35~80岁人群中选取832人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6例。观察组实施脑卒中危险因素社区健康宣教,对照组仅告知危险因素,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宣教前后各种危险因素水平变化及脑卒中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血糖、血压、血脂、体重指数正常率及合理生活方式显著升高(P<0.05),吸烟率及饮酒率显著下降(P<0.05),而对照组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脑卒中发生率无明显变化(P>0.05),而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社区健康宣教能够有效降低脑卒中危险因素水平,控制脑卒中发病率。
- 王特刘运海赵秋良汪立峰孙新刚邵艳敏
- 关键词:健康宣教脑卒中
- 脑血管反应性与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预后的相关性:随机单盲对照研究被引量:21
- 2015年
- 目的探讨脑血管反应性与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试验,选择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11年12月—2014年5月收治的194例右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利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结合屏气试验检测梗死同侧大脑中动脉(MCA)的屏气指数(HBI),治疗组(89例)给予常规治疗+尤瑞克林治疗15 d,对照组(105例)给予常规治疗15 d。治疗前和治疗第16天,评估记录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改良残疾程度量表(mRS)评分,分析HBI与NIHSS评分及mRS评分降幅的相关性。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第16天对照组和治疗组NIHSS评分与mRS评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6天时,对照组和治疗组NIHSS评分、mR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治疗第16天时,治疗组HBI与NIHSS评分降幅、mRS评分降幅均呈正相关(r=0.427、0.620,P<0.001)。治疗第16天时,对照组HBI与NIHSS评分降幅呈正相关(r=0.618,P<0.001);对照组HBI与mRS评分降幅无直线相关性(r=0.191,P>0.05)。结论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TCD评价下的脑血管反应性与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短期预后呈正相关。
- 翟明明黄丽娜闫俊强邵艳敏
- 关键词:脑梗死脑血管循环尤瑞克林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