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特
- 作品数:12 被引量:75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早期巴曲酶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老年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被引量:23
- 2012年
- 绝大多数急性进展性脑梗死(APCI)患者入院时已超过溶栓时间窗或病情已不允许,目前仍无特效疗法,致残、致死率很高,成为亟待解决的医学难题。本文拟探讨APCI患者早期应用巴曲酶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的疗效。
- 王特孙新刚刘运海冯洁邵艳敏
- 关键词:巴曲酶硫酸氢氯吡格雷急性进展性脑梗死
-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重型基底节脑出血的效果评价被引量:6
- 2011年
- 重型基底节区脑出血是神经科急症之一,近年来临床上主张行微创手术治疗[1]。十一五期间我们在长沙市进行卒中疾病监测时,收集161例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微创组)或拒绝微创术只行内科保守治疗(内科治疗组)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3个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孙新刚张宁王彦丽王特刘运海张文娟雷达
- 关键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基底节脑出血重型基底节区脑出血神经科急症疾病监测
- 伴颅内结构受累的Ramsay-Hunt综合征15例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分析总结15例临床诊断伴颅内结构受累的Ramsay-Hunt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特点及治疗效果,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1年收治的经临床证实的15例伴颅内结构受累的Ramsay-Hunt综合征,记录总结其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治疗效果等临床资料。结果 15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10例,年龄18~80岁,冬春季多发。累及脑膜者10例,累及脑、脑干者5例,同时累及脑膜、脑、脑干者2例。15例患者临床多表现为偏侧面瘫、外耳道疱疹、听力减退、意识障碍、锥体束征等。脑膜受累者治疗有效率为90%,脑干受累者治疗有效率为80%。结论 Ramsay-Hunt综合征合并颅内结构受累患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易漏诊。偏侧面瘫、外耳道疱疹、听力减退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同时合并脑膜、脑及脑干受累症状。及早发现诊断,静脉使用阿昔洛韦积极治疗,效果较好。
- 王特杨晓苏
- 关键词:颅内神经
- 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的临床诊治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总结分析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以期降低其误诊误治率。方法对10例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均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果10例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患者各种自身抗体均阳性,10例患者的首发症状均为头痛,大多为隐匿起病,反复发生或迁延不愈。9例头颅MRI可见小脑幕和(或)大脑镰等处的硬脑膜局部或弥漫性增厚,增强扫描可见强化。9例经治疗均在I周内头痛缓解甚至消失,1例无效给予大剂量甲泼尼龙后症状缓解。6例以免疫抑制剂维持治疗,随访1年以上临床及影像学效果满意。未使用免疫抑制剂的2例患者分别于3、8个月后出现头痛复发,另2例暂无复发。结论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临床表现多样,应重视头颅MRI的诊断意义。
- 王特许宏伟刘运海冯洁邵艳敏
- 关键词:自身免疫头痛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
- 长沙市社区腔隙性脑梗死的流行病学研究
- 目的:监测长沙市社区人群2006-2012年连续7年脑卒中发病情况及变化趋势;明确腔隙性脑梗死(LAC)的危险因素,评估LAC患者的预后.方法:选择长沙市天心区两个共约10万人的社区,对两社区自2006年1月1日至201...
- 王特徐吉贺威冯洁邵艳敏刘运海
- 长沙社区人群卒中发病率的监测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了解2008-2012年连续5年长沙社区人群卒中及其亚型的发病率及变化趋势。方法在长沙市选择共计约10万名人群的两个社区,对其2008-2012年间卒中及其亚型的发病率及变化趋势进行研究分析。结果2008-2012年长沙市每10万人群卒中、缺血性卒中、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年平均发病率经年龄标化后分别为176.2(95%CI170.3~182.1)、80.0(95%CI 76.0—84.0)、85.5(95%CI81.4~89.6)及9.5(95%CI8.1~10.9)。2008-2012年卒中及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经年龄标化后呈升高趋势,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病率经年龄标化后无明显变化。监测期间缺血性卒中、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及难分类卒中占卒中比例分别为46.0%(612/1329)、48.2%(641/1329)、5.0%(67/1329)及0.7%(9/1329)。结论2008-2012年间脑出血为长沙市卒中的主要亚型,卒中及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 孙新刚王特张宁杨期东刘运海靳欣李灵娟冯洁
- 关键词:卒中发病率年龄因素
- 结核性脑膜炎合并旋毛虫感染1例
- 2011年
- 1病例介绍
患者,男,73岁。因头痛、发热1月余于2011年7月8日入院。患者病前以贩卖猪肉为生。体格检查:体形消瘦,神志清楚,精神疲乏,反应迟钝,双肺未闻及哕音。神经系统检查:颈抗,克氏征可疑阳性,四肢肌力Ⅳ级,肌张力轻度增高,腱反射对称,共济运动欠稳准,行走站立费力,
- 王特周琳许宏伟杨晓苏
- 关键词:结核性脑膜炎旋毛虫病
- 连枷臂综合征一例报道
- 2012年
-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8岁,自2008年开始无明显诱因渐起双上肢乏力,为双上肢上举及持物时无力,3年来患者症状呈持续对称性发展,出现双上肢上举不能,手指伸屈无力,双上肢肌肉萎缩伴"肉跳"感。既往有"糖尿病"病史10年,服药控制,血糖控制良好。先后被诊断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颈椎病"、"肯尼迪病"、"副肿瘤综合征"以及"运动神经元病"等,给予复合维生素、改善微循环药物等治疗,症状无好转。
- 王特李国良刘运海孙新刚
- 关键词:连枷臂综合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运动神经元病副肿瘤综合征复合维生素双上肢
- 连枷臂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连枷臂综合征(FAS)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6-01—2011-12-01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例FA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其临床特征。结果 8例患者主要临床特征以上肢近端的肌肉萎缩为主,中老年发病〔平均发病年龄(48.2±4.8)岁〕,男性多发(男女比例为7∶1)。首发症状以双侧上肢无力居多(62.5%),可伴有肌束颤动等。肌电图检查表现为广泛的(3个或3个节段以上)神经源性损害。肌肉活检标本8例均可见肌纤维萎缩,7例出现同型肌纤维群组化,3例可见靶纤维。结论 FAS患者病情发展相对缓慢、生存时间更长,可能是肌萎缩侧索硬化的临床变异型,其发病可能与基因异常及种族相关。
- 王特孙新刚杨欢刘运海
- 关键词:连枷臂综合征肌萎缩侧索硬化运动神经元病
- 社区健康宣教在脑卒中危险因素干预中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5
- 2012年
-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宣教在脑卒中危险因素干预中的效果。方法:从所辖坡子街社区35~80岁人群中选取832人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6例。观察组实施脑卒中危险因素社区健康宣教,对照组仅告知危险因素,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宣教前后各种危险因素水平变化及脑卒中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血糖、血压、血脂、体重指数正常率及合理生活方式显著升高(P<0.05),吸烟率及饮酒率显著下降(P<0.05),而对照组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脑卒中发生率无明显变化(P>0.05),而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社区健康宣教能够有效降低脑卒中危险因素水平,控制脑卒中发病率。
- 王特刘运海赵秋良汪立峰孙新刚邵艳敏
- 关键词:健康宣教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