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自振

作品数:104 被引量:101H指数:4
供职机构:闽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福建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福建省高等学校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3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9篇文学
  • 9篇艺术
  • 7篇历史地理
  • 6篇文化科学
  • 3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8篇汤显祖
  • 14篇戏曲
  • 13篇小说
  • 13篇牡丹亭
  • 13篇红楼
  • 13篇《牡丹亭》
  • 11篇戏剧
  • 11篇红楼梦
  • 11篇《红楼梦》
  • 10篇文学
  • 7篇艺术
  • 6篇四梦
  • 6篇悲剧
  • 6篇《邯郸记》
  • 5篇临川四梦
  • 5篇古典
  • 4篇四平戏
  • 4篇黛玉
  • 4篇戏曲创作
  • 4篇罗密欧

机构

  • 83篇闽江学院
  • 6篇福州师范高等...
  • 4篇福建师范大学
  • 4篇福建省政协

作者

  • 93篇邹自振
  • 3篇董瑞兰
  • 1篇武文茹
  • 1篇陈建芳

传媒

  • 22篇闽江学院学报
  • 7篇福建艺术
  • 5篇福州大学学报...
  • 5篇厦门教育学院...
  • 5篇政协天地
  • 4篇内江师范学院...
  • 4篇南都学坛
  • 3篇龙岩学院学报
  • 3篇闽台文化研究
  • 2篇福建论坛(人...
  • 2篇东华理工大学...
  • 2篇闽台文化交流
  • 1篇外语与外语教...
  • 1篇红楼梦学刊
  • 1篇明清小说研究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南通师范学院...
  • 1篇岭南文史
  • 1篇南都学坛(人...
  • 1篇福州师专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7篇2012
  • 6篇2011
  • 7篇2010
  • 6篇2009
  • 7篇2008
  • 5篇2007
  • 10篇2006
  • 9篇2005
  • 11篇2004
  • 4篇2003
  • 4篇2002
  • 4篇2001
10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林纾的戏曲创作
2012年
林纾(1852—1924),原名群玉、徽、秉辉,字琴南,号畏庐、冷红生。又自号六桥补柳翁、长安卖画翁、践卓翁、蠡叟等。闽县(今福州)人。光绪八年(1882)举人,终生未人仕途。曾执教于福州苍霞精舍、杭州东城讲舍、北京金台书院、五城学堂、京师大学堂等。林纾工诗文,善书画,著述甚富。所译各国小说达二百余种,为我国最早介绍域外文学之第一人。其年谱、生平等资料可参薛绥才、张俊才编《林纾研究资料》。林纾著有传奇《天妃庙》《合浦珠》《蜀鹃啼》,闽剧《上金台》,今皆存。
邹自振
关键词:戏曲创作京师大学堂
从秦可卿尤三姐看《红楼梦》的成书及版本被引量:1
2004年
曹雪芹原有《风月宝鉴》一书,后在其基础上改写成《红楼梦》。从《风月宝鉴》到《红楼梦》,作者有一个思想认识的提高过程,在这一改变过程中,作者并非完全抹去所有的痕迹,以至形成秦可卿形象的分裂。《红楼梦》有抄本和印本之分。抄本中的尤三姐更接近曹雪芹塑造的原始形象,这是因为抄本更接近原本,也更能确切地表现作者的思想意蕴。
邹自振
关键词:秦可卿尤三姐《红楼梦》成书小说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素质教育及儒学精义被引量:1
2008年
邹自振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教会儒学文化中国传统文化
汤显祖逝世四百周年纪念
2016年
2016年是汤显祖逝世四百周年,戏剧界、学术界均展开了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盛况空前。本刊特邀邹自振、李伟、黄振林、黄桂娥等业界专家学者,分别从剧作文本、创演实践、戏剧理论、传统承继与当下创新等角度展开述评,隆重推出“汤显祖逝世四百周年纪念”专题,以期在反思当前戏剧创演生态的基础上,推进戏剧创演的繁盛。
邹自振
关键词:周年纪念汤显祖逝世戏剧理论专家学者学术界
“金陵十二钗”叙论(下)被引量:1
2004年
“金陵十二钗”是《红楼梦》中写到的十二个贵族女子的统称,她们是《红楼梦》中描写的重要人物的一部分。在曹雪芹笔下,金陵群钗几乎无一能逃脱红消香断、花落春残的结局,作者把她们统统归入到“薄命司”中。从这个意义上说,《红楼梦》堪称为一部以创造女子典型著称的悲剧作品。
邹自振
关键词:《红楼梦》小说清朝现实主义
《红楼梦》非政治历史小说
2003年
自《红楼梦》问世时起,就有关于是否“政治历史小说”的论争。建国以来,此论从新角度加以认定的更不乏其人。经对原著的认真梳理、归纳,认为持论者的主要依据,并不符合小说的客观实际。书中描写的四大家族的罪恶以及农民与地主、奴婢与主子的矛盾不过是小说展开时的历史背景,而如果抽掉了宝黛爱情这一主线,这部小说也就不成其为《红楼梦》了;而抽掉那些隐晦曲折的历史背景的描绘,虽然会减弱《红楼梦》的深刻性与全面性,但基本面貌还会保留。因此,撇开小说的主要情节、人物和场景,抓住次要的章节加以发挥,便判定它是“一部伟大的政治历史小说”,事实上脱离了《红楼梦》艺术形象的主要特征与规律。
邹自振
关键词:《红楼梦》艺术形象人情小说宝黛爱情
金代作家吴激生平与创作简论
2009年
吴激是金初由宋入金的重要作家。关于吴激生平,文献记载不多,根据其现存作品和同代留金作家的诗文,可察知部分行迹。吴激虽仕于金朝,却对北宋故土深切怀念,怀昔伤今、借景抒情是其创作的主要内容和常用手法。吴激可谓金代词人之冠,是北宋以来婉约词风的有力继承者,在宋金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一席。
邹自振陈宗沅
关键词:诗词创作
欧阳竟无及其佛教哲学思想被引量:1
2001年
人称“宜黄大师”的欧阳竟无 ,是我国近现代杰出的学者 ,佛教思想家。在中西文化激烈碰撞之际 ,欧阳竟无为振兴佛学作出了巨大贡献。本文简略介绍了欧阳竟无的生平和思想 ,并对其“佛法既非宗教 ,亦非哲学”的核心观点展开评述 ,以期对欧阳竟无的佛教哲学思想作较为公允的评价与探索。
邹自振
关键词:欧阳竟无佛法宗教哲学
论孔尚任的《桃花扇》
2000年
被誉为清代戏曲南北高峰之一的《桃花扇》 ,是一部结构宏伟的历史悲剧。它通过复社文士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始末 ,串演了南明弘光王朝覆灭的历史。孔尚任借侯、李的悲欢离合 ,寄南明的兴亡之感 ,把整个戏统一于苍凉深沉的悲剧气氛之中 ,并通过它所塑造的众多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 ,表现了剧作的爱国主义和民族民主的进步倾向。作者笔下的李香君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优美动人的妇女形象之一。
邹自振
关键词:历史悲剧悲欢离合
殉马坑·齐故城·锦秋湖——淄博游踪
2005年
淄博,古代的齐国国都的所在地。杜甫的《望岳》诗有"齐鲁青未了"、"阴阳割昏晓"之句,说的是泰山是齐鲁的分水岭。在淄博,参观了殉马坑, 走访了齐故城,游览了锦秋湖,觅史踪,怀古人,发感慨,遂成此文。
邹自振
关键词:齐景公齐桓公春秋时期左传鲁文化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