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西峰
- 作品数:38 被引量:113H指数:6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骨髓干细胞来源的星形胶质细胞参与脑损伤后胶质界膜的形成
- 目的:探讨骨髓干细胞来源的星形胶质细胞是否参与脑损伤后胶质界膜的形成。
方法:将制作好的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脑损伤模型24小时后经尾静脉植入GFP标记的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的骨髓...
- 邹西峰朱军李建珉张海燕赵春礼高尔静徐群渊
- 关键词:绿色荧光蛋白脑损伤星形胶质细胞
- 文献传递
- 乌司他丁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神经保护作用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9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乌司他丁200 000U加入生理盐水20 mL静脉静推,2次/d,连续12 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吡拉西坦,4 g/次,2次/d,连续12 d;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12 d的格拉斯哥(GCS)评分、简明精神状态检测(MMSE)评分及6个月后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对比2组患者记忆与智能障碍、神经功能缺失及治疗后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丙氨酸基转移酶(ALT)及总胆红素(TBIL)指标的改变。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GCS评分、MMSE评分及GOS评分均有所提高,但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BUN、CR、ALT及TBI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在治疗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神经保护、改善记忆与智能障碍方面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 王冰李兵胡世颉胡学安邹西峰张磊曹宝萍费舟
- 关键词:颅脑损伤神经保护药乌司他丁肝功能试验肾功能试验损伤严重度评分
- 外源性Nurr1基因过表达对SK-N-SH细胞分化作用的研究被引量:5
- 2005年
- 为研究外源性Nurr1基因过表达对转染细胞的作用,探讨Nurr1基因调控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的机制。本研究应用:(1)pBK- RSV -Nurr1质粒经脂质体法转染SK- N- SH细胞,G418筛选;用RT 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基因转染细胞Nurr1mRNA及Nurr1蛋白的表达; (2)all- trans- RA、9- cis- RA、forskolin诱导基因转染细胞,RT PCR及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基因转染细胞MAP2 和TH的表达。结果显示: (1)经RT -PCR检测,基因转染细胞表达Nurr1mRNA;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基因转染细胞表达Nurr1蛋白,说明外源性Nurr1基因在转染细胞内过表达;基因转染细胞形态与正常细胞相比没有明显变化,生长速度略有降低并表达成熟神经元的特异性标识物MAP2,但不表达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特异性标识物TH。(2)尽管RA、forskolin诱导可促进Nurr1基因转染的SK- N- SH细胞进一步向成熟神经元分化,但不能诱导基因转染细胞表达TH。结论:单纯的Nurr1过表达可以促进SK- N- SH细胞向成熟神经元方向分化,但不足以激活TH基因转录。TH基因的转录激活还需要除Nurr1以外的其它细胞(或神经元)的环境或因子的共同作用。
- 赵咏梅张海燕刘扬邹西峰赵春礼苏玉金徐群渊
- 关键词:NURR1基因基因转染细胞外源性
- 腰椎蛛网膜下腔联合侧脑室持续引流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颅内感染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颅内感染应用腰椎蛛网膜下腔联合侧脑室持续引流并注射药物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合并颅内感染患者3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2组,对照组行间断腰穿鞘内药物注射,观察组行侧脑室联合腰椎蛛网膜下腔引流。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治疗时间相比对照组显著缩短,意识、颅内压、体温、脑脊液细胞计数、脑脊液WBC计数的恢复时间均相比对照组显著缩短。观察组临床预后结果较对照组更佳。结论腰椎蛛网膜下腔联合侧脑室持续引流并注射药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颅内感染能有效降低致死率与致残率,提高预后效果,同时缩短恢复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王冰胡世颉李兵胡学安邹西峰张磊曹宝萍费舟
- 关键词:颅脑损伤
- 失能调整生命年在煤矿职业性疾病负担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3
- 1999年
- 为估计煤矿外伤性截瘫疾病负担,采用横断面抽样调查,共抽样调查全国5 个统配矿务局的26 个煤矿。以煤矿外伤性截瘫的患病和死亡资料为基础,用失能调整生命年(DALY) 估计煤矿外伤性截瘫疾病负担。结果表明:煤矿外伤性截瘫疾病负担为每千人口3225DALY。各矿务局比较:铜川矿务局外伤性截瘫疾病负担最重,每千人口5447 DALY,高于5 个矿务局的平均水平每千人口3225DALY。其次为阳泉、峰峰矿务局、三路安矿务局和晋城矿务局,分别为每千人口27 .85 、26 .60 、1510 和11 .71DALY。结果提示:DALY 可用于煤矿职业性疾病负担分析。各统配矿务局外伤性截瘫的DALY
- 袁聚祥邹西峰程爱国
- 关键词:煤矿截瘫失能调整生命年疾病负担
- 骨髓干细胞来源的星形胶质细胞参与脑损伤后胶质界膜的形成
- 2009年
- 目的探讨骨髓干细胞来源的星形胶质细胞是否参与脑损伤后胶质界膜的形成。方法将制作好的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脑损伤模型24h后经尾静脉植入GFP标记的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的骨髓源干细胞。在植入后2、4和8周取脑,用GFAP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星形胶质细胞,GFP显示骨髓来源细胞,观察损伤组织边缘的胶质界膜中是否存在GFP/GFAP双阳性细胞。结果在损伤组织边缘可见骨髓干细胞来源的星形胶质细胞。结论骨髓干细胞来源星形胶质细胞参与脑损伤后胶质界膜的形成。这对脑外伤的恢复和组织工程材料的植入有重要的意义。
- 邹西峰朱军李建民张海燕赵春礼徐群渊
- 关键词:星形胶质细胞脑损伤绿色荧光蛋白
- 西学东渐——“夏侯惇拔矢啖睛”故事对颅脑超长异物盲管伤现场急救的启示
- 2016年
- 从古到今,颅脑超长异物盲管伤时有发生,但如何现场急救,是现场拔除异物再转运患者安全,还是转运患者至医疗场所再拔除异物更安全,遍查中英文外科学著作,均未记述。本文结合工作中的病例和中国著名文学著作《三国演义》中"夏侯惇拔矢啖睛"故事,运用物理学、解剖学、病理学和统计学知识系统分析,认为对于中线部位颅脑超长异物盲管伤往往损伤中线部位的矢状窦和大脑前动脉等重要解剖结构,现场固定、截短颅外部分异物是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方法;对于远离中线部位颅脑超长异物盲管伤,为避免转运过程中异物颅外段晃动而使异物颅内部分产生多次往复运动,二次损伤异物颅内部分周围的脑组织或者血管,现场沿原伤道拔出异物后再转运患者是利大于弊的选择。
- 邹西峰王彦刚乔民甄海宁刘卫平费舟
- 关键词:现场急救
- 大鼠骨髓源干细胞在损伤脑组织中的分化趋势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探讨迁移至损伤脑组织的骨髓源干细胞(BMDSCs)的分化趋势。方法将雌性SD大鼠脑损伤模型在制作好24 h后经尾静脉植入GFP标记的雄性SD大鼠的BMDSCs。在植入后2周、4周和8周分批取脑,分别用CD11b和GFAP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GFP阳性细胞的性质。结果在移植GFP标记的BMDSCs后1周,植入的GFP阳性BMDSCs占外周血白细胞总数的3.53%;移植BMDSCs后4周和8周的脑损伤病灶周围有集中分布的GFP阳性细胞,分别表达小胶质细胞的细胞表面标记CD11b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结论GFP标记的BMDSCs能迁移至脑损伤病灶周围并有向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分化的趋势。
- 邹西峰张海燕赵春礼李铁林徐群渊
- 关键词:绿色荧光蛋白脑损伤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
- 亚低温对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海马CA1区Apaf-1蛋白表达和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大鼠弥漫性脑损伤(DBI)后海马CA1区Apaf-1蛋白表达及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Wistar大鼠48只,按照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脑损伤组和亚低温组,每组12只。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假手术组仅给予麻醉及头皮切开、缝合,但不致伤;脑损伤组和亚低温组根据Marmarou方法制作DBI模型,亚低温组大鼠损伤后用冰毯及冰袋物理降温,使大鼠肛温存15min内控制至30.0~31.0℃,维持2h。14d后比较各组大鼠Morris水迷宫实验成绩,同时比较各组大鼠海马CA1区Apaf-1蛋白的表达。结罘正常组、假手术组、脑损伤组和亚低温组大鼠搜索安全岛的次数分别为(10.1±1.9)次、(10.3±1.8)次、(3.8±2.3)次和(6.9±1.1)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9。脑损伤组及亚低温组海马CAI区Apaf-1蛋白含量高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其中脑损伤组Apaf-1蛋白含量明显高于亚低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9。结论亚低温可能通过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对脑组织产生保护作用,从而改善大鼠脑损伤后学习记忆障碍。
- 杨鹏李云朱军刘清军付爱军陈通张立民邹西峰孙泽林李群喜张云鹤
- 关键词:颅脑损伤海马亚低温
- 应用逆转录病毒pLXSN-GFP在脑组织追踪骨髓源干细胞的可行性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应用逆转录病毒pLXSN-GFP在脑组织追踪骨髓源于细胞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逆转录病毒pLXSN-GFP标记Sprague-Dawley大鼠骨髓源干细胞,经尾静脉植入C57BL/6小鼠。在植入后4周和8周取材。用荧光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阳性细胞,同时用GFP抗体的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判断绿色荧光的来源。结果移植骨髓源干细胞后4周和8周,在嗅球和脑干网状结构均可见绿色荧光阳性细胞,GFP抗体的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证实绿色荧光的确来源于GFP的表达。结论 逆转录病毒pLXSN-GFP可用以标记并在脑组织追踪骨髓源干细胞。
- 邹西峰赵春礼张海燕李铁林徐群渊
- 关键词:逆转录病毒脑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阳性细胞G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