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晓军

作品数:209 被引量:987H指数:17
供职机构:装甲兵工程学院控制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军队科研计划项目国防科技技术预先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82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7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9篇电气工程
  • 67篇兵器科学与技...
  • 57篇自动化与计算...
  • 15篇电子电信
  • 14篇机械工程
  • 11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43篇坦克
  • 36篇炮控系统
  • 36篇装甲
  • 33篇装甲车
  • 32篇传动
  • 31篇电传动
  • 29篇坦克炮
  • 26篇装甲车辆
  • 25篇坦克炮控系统
  • 25篇仿真
  • 24篇车辆
  • 23篇电机
  • 19篇电源
  • 18篇履带
  • 17篇非线性
  • 16篇履带车
  • 16篇履带车辆
  • 14篇逆变
  • 14篇逆变器
  • 11篇电动机

机构

  • 196篇装甲兵工程学...
  • 17篇清华大学
  • 4篇北京理工大学
  • 4篇北方自动控制...
  • 3篇陆军航空兵学...
  • 2篇新加坡国立大...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北京特种车辆...
  • 1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烟台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北方发动...
  • 1篇澳门大学
  • 1篇五洲工程设计...
  • 1篇中国卫星海上...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河南电力试验...

作者

  • 208篇马晓军
  • 60篇魏曙光
  • 43篇袁东
  • 39篇臧克茂
  • 36篇刘春光
  • 36篇闫之峰
  • 33篇廖自力
  • 19篇颜南明
  • 18篇曾庆含
  • 14篇冯亮
  • 13篇张豫南
  • 11篇魏巍
  • 11篇李长兵
  • 11篇李华
  • 10篇朱志昆
  • 9篇苏建强
  • 9篇可荣硕
  • 8篇项宇
  • 8篇张健
  • 7篇徐海亮

传媒

  • 38篇装甲兵工程学...
  • 22篇兵工学报
  • 19篇火力与指挥控...
  • 16篇火炮发射与控...
  • 11篇微特电机
  • 10篇电力电子技术
  • 5篇电力系统自动...
  • 4篇清华大学学报...
  • 4篇仪表技术
  • 4篇电工技术学报
  • 4篇中国电机工程...
  • 3篇电机与控制学...
  • 3篇电气自动化
  • 3篇电气传动
  • 3篇车辆与动力技...
  • 2篇车用发动机
  • 2篇控制理论与应...
  • 2篇计算机仿真
  • 2篇系统仿真学报
  • 2篇2007全国...

年份

  • 5篇2018
  • 8篇2017
  • 14篇2016
  • 13篇2015
  • 12篇2014
  • 4篇2013
  • 14篇2012
  • 11篇2011
  • 13篇2010
  • 6篇2009
  • 12篇2008
  • 15篇2007
  • 15篇2006
  • 15篇2005
  • 5篇2004
  • 15篇2003
  • 10篇2002
  • 4篇2001
  • 4篇2000
  • 5篇1999
20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神经网络在电传动装甲车用发动机控制技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5年
文中利用实测到的装甲车发动机试验数据作为学习样本,采用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建立了发动机的辨识模型,根据该模型可以得到发动机的最佳燃油消耗率曲线。同时,采用神经网络训练、学习最佳燃油消耗率曲线,并将其存储到发动机控制器中,当发动机按该曲线工作时,可以保证发动机稳态时一直在最佳经济燃油状态下工作。
李华马晓军张豫南颜南明张健
关键词:发动机神经网络
坦克炮控系统直传式驱动及其死区补偿控制被引量:3
2016年
针对一种基于座圈电机的直传式炮控系统中SVPWM调制死区导致逆变器输出电压发生畸变,从而引起电流和转矩波动,影响系统低速平稳性的问题,首先分析了座圈电机的设计与控制模型;然后从分析逆变器单相桥臂死区原理入手,讨论了电压矢量空间中驱动死区效应及其与三相电流方向的关系,并据此建立了死区效应的等效电压扰动形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自抗扰技术的死区补偿控制策略。仿真与试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很好的抑制死区影响,有效减小电流和转矩波动,同时其算法简洁,易于工程实现。
袁东马晓军魏曙光闫之峰李长兵
关键词:炮控系统自抗扰控制
一种特种车辆用升压变换电源的研制被引量:1
2007年
以实际工程为应用背景,应用先进的高频功率变换技术,研制出满足某型特种车辆使用要求的升压变换器。该变换器采用推挽式主电路拓扑结构和带逐脉冲比较控制的三闭环结构,通过优化电路参数,改进变压器绕制工艺和系统布局等技术措施,解决了变换器存在的偏磁和关断尖峰大等实际问题。此外,升压变换电源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和冗余配置,有效地提高了系统可靠性。经实车使用证明,该装置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可靠和效率高等特点。
马晓军闫之峰魏曙光
关键词:开关电源推挽变压器尖峰电压
全电式炮控系统非线性特性及其控制策略被引量:9
2011年
全电式炮控系统是一个强本质非线性的复杂系统,内部存在齿圈间隙、弹性形变、摩擦力矩、参数摄动和外界扰动等不确定非线性因素,造成炮控系统出现稳态"牵移",驱动死区、延时与振荡,低速"爬行"和高速调炮"超回"等一系列问题,成为制约系统性能进一步提升的瓶颈问题。分析了全电式炮控系统的特点和结构组成,论述了系统内部各种非线性因素及其对炮控系统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近年来炮控系统非线性补偿控制的研究进展和今后的研究方向,为提高炮控系统性能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马晓军王福兴袁东
关键词:自动控制技术坦克炮控系统非线性补偿控制
基于神经网络的模糊控制在装甲车电传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05年
针对装甲车辆电传动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多变量、非线性系统 ,其控制系统的扰动变化大 ,对驱动电机的控制要求苛刻的特点 ,根据模糊控制器对参数的变化不敏感 ,对非线性系统进行控制时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控制效果 ,以及神经网络的学习功能、联想记忆功能、分布并行式处理功能可以更好地实现模糊逻辑控制中的规则表示、知识获取和并行推理 ,因此利用神经网络来实现无刷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的模糊控制。在MATLAB中进行计算机仿真 ,通过仿真分析表明 ,当突然加、减负载时 ,神经网络模糊控制与PID控制相比 ,具有对参数变化不敏感以及超调和振荡小等特点。
李华马晓军臧克茂张剑张豫南
关键词:模糊控制器非线性系统知识获取PID控制装甲车电传动
构建全电化军民融合创新体系,推动陆战平台全电化技术创新发展
介绍了全电化的内涵,提出了全电化军民融合创新体系的基本概念,分析了构建全电化军民融合创新体系的迫切需要,提出了全电化军民融合创新体系的构建设想与发展思路.
廖自力马晓军刘春光罗宏浩李方正
关键词:军民融合
炮塔传动系统模糊控制和限区域积分控制与仿真被引量:1
2003年
介绍了炮塔传动系统智能控制的必要性,设计了连续论域的变参数模糊控制器,并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整定变参数范围的模糊控制器控制系统随动速度快,与限区域积分环节混合控制,稳定精度提高,整个系统鲁棒性和适应性好,但模糊控制一些参数要反复选取进行试验和仿真。
张豫南臧克茂马晓军颜南明
关键词:模糊控制仿真
全数字交流伺服系统在坦克炮控系统中的应用
2003年
提出了以全数字交流伺服系统为中心的全电式炮控系统替代现有的电液式炮控系统的设计方案,并对伺服系统的设计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具有很好的动静态性能,能显著地提高炮控系统性能。
朱志昆马晓军臧克茂
关键词:坦克炮控系统全数字交流伺服
某型坦克炮控系统数字化与随机最优控制实现被引量:1
2007年
针对坦克炮控系统器件性能离散性大、温漂严重、实现现代控制算法困难等问题,采用DSP为控制核心,嵌入机内测试单元(BIT)和相应的外围电路,在现有系统各项指标参数的约束下实现某型坦克炮控系统数字化改造。在此基础上,引入随机最优控制算法和浮动基准坐标轴的系统设计方法,实现系统稳定精度、跟踪精度和火炮射角装定精度同时提高。为该型坦克全车数字化和在线故障诊断提供了底层支持。
袁东马晓军闫之峰朱志昆
关键词:炮控系统数字化最优控制DSP
坦克炮控系统的反演滑模鲁棒摩擦补偿控制被引量:2
2007年
坦克炮控系统存在低速摩擦,摩擦环节不但造成系统的稳态误差,而且导致极限环振荡、低速爬行等现象。为此提出基于反演理论的滑模鲁棒控制方法,通过Lyapunov稳定理论获得控制量。仿真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法优于经典设计,为炮控系统实际设计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冯亮马晓军袁东王冬
关键词:坦克炮控系统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