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超群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惠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乙型
  • 2篇乙型肝炎
  • 2篇乙型肝炎病毒
  • 2篇耐药
  • 2篇耐药性
  • 2篇肝炎
  • 2篇肝炎病毒
  • 2篇病毒
  • 1篇血清
  • 1篇血清学
  • 1篇血清学标志
  • 1篇血清学标志物
  • 1篇药敏
  • 1篇药敏试验
  • 1篇药物敏感
  • 1篇药物敏感性
  • 1篇药物敏感性试...
  • 1篇药性分析
  • 1篇医院感染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机构

  • 5篇惠州市人民医...
  • 1篇深圳市平湖人...

作者

  • 5篇黄超群
  • 3篇杨海
  • 2篇杨小兰
  • 1篇卢丽萍
  • 1篇廖少羽
  • 1篇黄春花
  • 1篇张慧娟
  • 1篇钟晓燕

传媒

  • 3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2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检测的临床分析
2009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1(PreS1)抗原检测在乙型肝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73例携带乙型肝炎病毒(HBV)患者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进行乙肝5项,HBV PreS1抗原检测,HBV DNA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按试剂说明书操作,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73例HBV患者血清中乙肝标志物不同模式与HBV PreS1抗原、HBV DNA及ALT阳性检出结果,在各组模式中,1组PreS1抗原阳性检出率最高为70.0%。1组与2、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与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reS1抗原与HBV DNA两者之间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同时存在着一定的交叉阳性及阴性现象。PreS1抗原的存在与肝功能的损害也有一定的关系。结论PreS1抗原与HBV呈不同程度相关性,是病毒感染复制的指标,较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敏感,对临床判断HBV复制和疾病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黄超群卢丽萍
关键词:乙型肝炎
念珠菌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了解念珠菌在临床标本中的分布情况及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使用抗真菌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03年至2005年各种临床标本中分离的244株念珠菌进行鉴定,用真菌药敏卡做念珠菌对8种抗真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结果痰液标本念珠菌检出率最高达60.7%,其次是分泌物为19.3%。共分离白色念珠菌142株,占58.2%,热带念珠菌54株,占22.1%,敏感性较高的药物是5-FC、NYS、AMB,灰黄霉素耐药率最高,达到70%以上。结论肿瘤,免疫功能低下,病情严重,意识障碍,长期卧床的患者念珠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长期使用抗生素是患者真菌感染的主要原因,真菌药敏试验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杨海黄超群廖少羽张慧娟钟晓燕杨小兰
关键词:医院感染念珠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葡萄球菌耐药性的监测分析
2004年
目的 :研究葡萄球菌的感染及耐药性状况 ,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常规方法及阳光微生物鉴定仪鉴定菌株。药敏试验用革兰阳性需氧球菌药敏检测卡 ,检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MRCNS) ,金黄色葡萄球菌 (SA)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CNS)对 12种抗生素的耐药率。结果 :15 8株葡萄球菌中 ,MRSA占 4 7 5 % (78/15 8) ,MRCNS占 2 1 5 % (34/15 8) ,SA占70 9% (112 /15 8) ,CNS占 2 9 1% (46 /15 8)。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MRS)对 12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高于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 (MSSA)。结论 :MRSA的耐药性较高 ,需加强其抗生素的耐药性检测。
杨海黄超群
关键词:葡萄球菌耐药性微生物药敏试验
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与HBV-DNA含量关系的探讨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含量与HBV血清学标志物之间的关系,了解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510例来自我院门诊就诊者和住院患者血清标本中的特异性抗原抗体,并同时应用荧光定量PCR分析系统测定血清标本中HBV-DNA的含量进行分析。结果:经ELISA法与FQPCR法检测的510例血清标本中,51例“大三阳”(HBsAg+HBeAg+HBcAb)的血清标本,其HBV—DNA检出数均呈阳性,阳性率为100%,其HBV-DNA的拷贝数范围为10^5~10^9/ml 76例“小三阳”(HBsAg+HBeAb+HBcAb)的血清标本,其HBV-DNA检出的阳性率为47.4%,HBV-DNA的拷贝数范围为10^4~10^7/ml。结论:HBV-DNA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复制的特异性指标。应用FQ-PCR技术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其操作简便,定量准确,结果可靠,它比HBV血清学标志物更能反映乙型肝炎病毒在体内的存在和真实复制状况,在HBV-DNA感染诊断,特别是药物疗效的观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因此,HBV-DNA与血清学标志物的相互关系是本文研究的课题。
黄超群杨小兰黄春花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检测方法的探讨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提高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的检出率,以利于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监控和治疗。方法采用NCCLS推荐的确认法和非NCCLS推荐的双纸片协同法进行试验。结果头孢他啶(CAZ)克拉维酸(clav)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确认率分别为647%(11/17)、428%(3/7);头孢噻肟(CTX)克拉维酸对其确认率分别为764%(13/7),克拉维酸对其确认率为714%(5/7)。CAZ、CTX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Amc/clav)纸片边缘间距为15mm、20mm和25mm,出现协同现象率分别为100%、100%;70%、80%;30%、40%。结论确认试验中CTX优于CAZ;双纸片协同试验中纸片边缘之间距离为15mm,协同现象检出率最高。
杨海黄超群
关键词:ESBL克拉维酸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CTX双纸片协同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