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红
- 作品数:25 被引量:230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谷物胚乳性状数量基因图谱的构建方法
- 1999年
- 徐辰武何小红顾世梁
- 关键词:胚乳性状基因图谱农艺性状谷物品质标记基因多元线性回归
- 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遗传体系的分离
- 盖钧镒章元明王健康何小红
- 研究成果在归纳出数量性状泛主基因—多基因理论的基础上,利用分离世代个体遗传变异信息对数量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组成作出推断和遗传参数估计,将孟德尔的计数资料分离分析延伸到数量性状,体现了理论上、方法上和应用效果上的创新...
- 关键词:
- 关键词:植物数量性状基因
- 大豆对SMV抗侵染与抗扩展的鉴定 遗传与抗源利用
- 盖钧镒智海剑陈受宜王修强喻德跃邱家驯陈应志濮租芹胡蕴珠张志永王永军杨雅麟战勇东方阳任珍静何小红程实
- 大豆既可抗SMV的侵染,又可抗扩展。抗侵染由一或两对基因控制,具有明显的株系专化性,存在因株系变化而丧失抗性的可能,但抗侵染品种不受SMV的影响,且抗性基因鉴定、转育方便,在品种更替速度不断加快以及注意SMV动态变化的情...
- 关键词:
- 关键词:大豆花叶病毒遗传育种
- 播期、密度和肥料对菜用大豆南农9610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8
- 2008年
- 采用5因子4水平3重复正交试验设计[L16(45)],研究了播期、密度、氮肥、磷肥和钾肥对菜用大豆品种南农9610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播期、密度、氮肥、磷肥和钾肥处理对菜用大豆产量形成有显著影响。综合衡量不同栽培因子对产量形成的影响,得到各因素最优组合为:氮肥(纯氮)75-150 kg/hm2、磷肥(过磷酸钙)450 kg/hm2、钾肥(氯化钾)120 kg/hm2,选择4月份天气晴朗、地势较干燥时播种,播种越早,经济效益越高,密度1hm23.75×10^5株。不同施肥水平对菜用大豆品质也有重要影响。增施氮肥可显著提高大豆籽粒中可溶性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降低脂肪含量;增施磷钾肥可显著提高大豆籽粒中可溶性糖含量;增施钾肥可提高脂肪含量,降低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
- 张洪刚周琴何小红张国正
- 关键词:栽培因子菜用大豆正交设计
- 大豆对SMV抗侵染与抗扩展的遗传分析被引量:13
- 2005年
- 大豆花叶病毒(SMV)抗性研究最早着重于系统病症,后来发现感病材料还存在发病程度上的遗传差异,抗侵染与抗扩展并不相同,从而鉴别出一批具不同类型抗性的抗源。本研究利用抗侵染和抗扩展品种(系)配置10个不同类型杂交组合,在分别接种Sa或SC8株系条件下,研究两类抗性的遗传模式。结果表明,大豆对大豆花叶病毒抗侵染和抗扩展分属不同遗传体系,抗侵染由1对主基因控制,抗病对感病表现为显性;抗扩展由1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F2代主基因和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23.91%~74.97%和18.43%~37.04%,F2:3代主基因和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49.46%~82.42%和17.42%~39.93%,抗性大小依亲本而异。两类抗性都有育种价值。因中抗×高感组合的遗传率明显低于高感×高抗组合,抗扩展育种应尽量选择抗性强的品种作亲本。
- 智海剑盖钧镒何小红
- 关键词:大豆大豆花叶病毒抗扩展
- 大豆苗期耐旱性与部分根系性状的遗传被引量:7
- 2005年
- 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离分析法,联合分析了母本干旱敏感型品种宁海晚黄豆(P1)、父本耐旱型品种晋豆19(P2)及其杂交后代F1和F2四世代群体,研究了大豆苗期耐旱性及大豆苗期根总长、根干重和主根长的遗传规律,结果显示,它们皆受2对主基因控制,且皆有多基因效应,其主基因效应分别表现为加性-显性-上位性效应、完全显性效应、等显性效应和等加性效应,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12.16%、45.26%、16.95%和19.15%,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83.54%、44.55%、72.20%和51.88%。
- 杨守萍陈加敏何小红喻德跃盖钧镒
- 关键词:大豆苗期耐旱性根系性状
- 多环境试验的数量性状基因联合作图
- 2002年
- 将双侧标记基因型均值回归作图法的线性模型扩展,用以分离多环境试验下可能存在的环境效应和数量性状基因(QTL)与环境的互作效应,以提高QTL作图效率和准确性。对水稻组合Jasmine85/Lemont的110个F2无性系在1997、1998两年的抽穗期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水稻第7染色体上的双侧标记RG30和RG477区间内检测到1个控制水稻抽穗期的主效QTL,该QTL与RG30相距0.4cM,可解释抽穗期总变异的21.8%,而且该QTL与年份存在极显著的互作效应;在该QTL的遗传效应总变异中,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加性×环境互作以及显性×环境互作效应分别占91.26%、0 01%、8.37%和0.36%。
- 孙长森徐辰武何小红潘学彪邹军煌
- 关键词:数量性状基因环境效应加性效应
- 回交自交系群体数量性状遗传体系的分离分析方法被引量:14
- 2006年
- 将植物数量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体系检测的分离分析方法拓展到回交自交系群体。建立了包括无遗传控制、只有多基因控制、1—3对主基因控制和1—3对主基因+多基因控制遗传模型下的混合分布函数,并由ML和ECM算法估计分布参数。以最大熵(最小AIC)准则和适合性测验选择最优最适遗传模型,进而利用所估计的分布参数估算遗传参数。在方法推演基础上通过1个模拟数据例题说明其应用。
- 何小红盖钧镒
- 关键词:数量性状
- 构建高密度遗传图谱定位夏大豆株高和始花期QTL
- 大豆是重要的油料、粮食和饲料兼用作物。株高和始花期对大豆的产量和品质有重要的影响,是大豆育种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两个重要农艺性状。本研究以两个有限生长习性材料蒸小豆与南农1138-2为亲本,创建了包含236个重组自交家系F2...
- 曹永策李曙光何小红常芳国孔杰杰盖钧镒赵团结
- 关键词:大豆株高始花期QTL
- 文献传递
- 应用遗传交配设计检测数量性状上位性QTL方法的研究
- 动植物大多经济重要性状都是数量性状。上位性效应是数量性状遗传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杂种优势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进化的遗传基础和进化群体的动力。因此数量性状上位性的检测十分重要。经典数量遗传学在多基因假说基础上利用世代平均...
- 何小红
- 关键词:上位性数量性状基因座胚乳性状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