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晓强

作品数:9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专利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植物
  • 6篇蛋白
  • 4篇调控植物
  • 4篇植物品种
  • 4篇生态环
  • 4篇生态环境
  • 4篇生态环境治理
  • 4篇连接蛋白
  • 4篇环境治理
  • 3篇耐盐
  • 3篇耐盐性
  • 2篇蛋白质
  • 2篇农牧
  • 2篇农牧交错区
  • 2篇转录
  • 2篇转录因子
  • 2篇作物
  • 2篇作物新品种
  • 2篇耐旱
  • 2篇耐碱

机构

  • 8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9篇刘晓强
  • 7篇邓馨
  • 2篇杨艳歌
  • 1篇王仁忠
  • 1篇王红武
  • 1篇郑军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1
  • 2篇200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ZmbZIPf3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ZmbZIPf3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和应用。本发明首先提供了DNA分子,所述DNA分子为SEQ ID NO.1第619‑1308位或编码序列为SEQ ID NO.1第619‑1308位所示的DNA分子。本发明进...
邓馨刘晓强刘璐
蛋白质ZmbZIPc3在调控植物耐盐抗旱性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蛋白质ZmbZIPc3在调控植物耐盐抗旱性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蛋白质及其相关的生物材料在调控植物抗旱性和/或耐盐性中的应用,所述蛋白质为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的蛋白质或SEQ ID NO.2...
邓馨刘杨刘晓强
ZmbZIPf3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ZmbZIPf3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和应用。本发明首先提供了DNA分子,所述DNA分子为SEQ ID NO.1第619‑1308位或编码序列为SEQ ID NO.1第619‑1308位所示的DNA分子。本发明进...
邓馨刘晓强刘璐
文献传递
蛋白质ZmbZIPc3在调控植物耐盐抗旱性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蛋白质ZmbZIPc3在调控植物耐盐抗旱性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蛋白质及其相关的生物材料在调控植物抗旱性和/或耐盐性中的应用,所述蛋白质为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的蛋白质或SEQ ID NO.2...
邓馨刘杨刘晓强
京北农牧交错区植物功能型研究
植物功能型的研究是全球变化研究当中最重要的创新之一,作为新的研究手段,已经被广泛用来研究全球变化的影响。而关于不同植物功能型对全球变化的生理生态反应、植物功能型对全球变化的适应机制及植物功能型演变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等方面...
刘晓强
关键词:全球变化植物功能型
文献传递
转录因子ZmbZIPa6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转录因子ZmbZIPa6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本发明首先公开了一种蛋白质,所述蛋白质为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的蛋白质或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N端或/和C端连接蛋白标签得到的融合...
邓馨刘晓强杨艳歌
北京北部农牧交错区C_4植物及其形态功能型和生境分析被引量:7
2006年
根据野外调查和文献资料研究了北京北部农牧交错区C4植物的种类组成、形态功能型组成及其与生境的关系。该区共有野生C4植物68种,分布在7科,40个属,其中禾本科43种,莎草科16种,藜科5种。1年生(ANG和ANF)C4物种占C4植物总数的62%,它们在盐碱地、沙地、弃耕干扰地、湿地均超过这些生境C4植物分布的半数,在草地ANG和ANF超过30%;C4植物数量和C4/total在该地区的生境分布中有两个方向的变化:一是从草地到弃耕干扰地,两者均呈增加趋势,二是从草地到沙地和盐碱地呈现前者减少而后者增加的不同变化趋势,体现了农牧交错区植被退化的复杂性。
刘晓强王仁忠
关键词:C4植物农牧交错区
转录因子ZmbZIPa6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转录因子ZmbZIPa6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本发明首先公开了一种蛋白质,所述蛋白质为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的蛋白质或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N端或/和C端连接蛋白标签得到的融合...
邓馨刘晓强杨艳歌
文献传递
玉米萌发期耐盐性评价及其杂种优势模式分析
2025年
为评价不同玉米材料萌发期对盐胁迫的耐受能力,探讨不同类群杂交模式下玉米杂交种材料萌发期耐盐性,本研究采用160 mmol/L的NaCl溶液对152份玉米自交系和303份杂交种进行盐胁迫处理,同时以蒸馏水培养为对照,通过培养皿纸床培养法进行萌发期耐盐性鉴定。结果显示,盐胁迫处理显著降低了玉米材料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性状相关性分析发现,不同性状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采用萌发期耐盐率,并结合聚类分析结果,将自交系和杂交种材料分别划分5个耐盐级别:Ⅰ级(高耐,自交系4份、杂交种17份)、Ⅱ级(耐,自交系19份、杂交种58份)、Ⅲ级(中耐,自交系47份、杂交种120份)、Ⅳ级(敏感,自交系33份、杂交种71份)和Ⅴ级(高敏,自交系49份、杂交种37份)。根据同源传递片段(IBD,identity-bydescent)分析结果,将146份自交系材料划分为8个类群,不同类群自交系材料耐盐性表现为欧洲母本群>混合血缘群>自330群>PB群>兰卡斯特群>塘四平头群>PA群>瑞德群。杂交种材料根据父母本材料类群的不同划分为23个杂交模式,其中欧洲母本群×PB群为萌发期对盐胁迫耐受性的最优杂种优势模式。进一步筛选得到4份高耐盐自交系材料和17份高耐盐杂交种材料。
赵绍赓刘晓强王玉玺徐佳睿邓馨郑军王红武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萌发期耐盐性杂种优势模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