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馨
- 作品数:59 被引量:196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转录因子ZmbZIP17及编码基因与其在响应逆境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录因子ZmbZIP17及编码基因与其在响应逆境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基因,称为ZmbZIP17,来源于玉米(Zea mays L.),是如下(a)或(b):(a)由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
- 邓馨杨艳歌吕维涛
- 文献传递
- ZmbZIPf3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ZmbZIPf3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和应用。本发明首先提供了DNA分子,所述DNA分子为SEQ ID NO.1第619‑1308位或编码序列为SEQ ID NO.1第619‑1308位所示的DNA分子。本发明进...
- 邓馨刘晓强刘璐
- 蛋白BhHSP70-1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蛋白BhHSP70-1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蛋白,称为BhHSP70-1,来源于苦苣苔科的旋蒴苣苔(Boea hygrometrica),是如下(a)或(b):(a)由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氨基酸...
- 邓馨张振南
- 文献传递
- 一种与植物抗旱相关的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植物抗旱相关的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该蛋白,是如下1)或2)的蛋白质:1)由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2)将序列表中序列2的氨基酸残基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
- 邓馨亓岽东
- 文献传递
- 旋蒴苣苔的肌醇半乳糖苷合成酶基因及其编码蛋白与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旋蒴苣苔的肌醇半乳糖苷合成酶基因及其编码蛋白与应用。其目的是提供一个旋蒴苣苔的肌醇半乳糖苷合成酶基因及其编码蛋白与其在培育抗旱性提高的植物中的应用。该基因是下述核苷酸序列之一:1)序列表中SEQ ID №:1...
- 邓馨马克平王智王丽丽
- 文献传递
- 复苏植物牛耳草引导蛋白基因的克隆与表达被引量:5
- 2008年
- 复苏植物生长在干旱频繁发生的特殊生境中,具有耐极端干旱的特性,是一种宝贵的耐旱基因资源植物.前期实验从复苏植物牛耳草的叶片中得到一个干旱诱导的细胞壁蛋白基因片段,在此基础上利用5′-RACE获得全长cDNA,命名为BhDIR1,编码一个199个氨基酸的小分子量蛋白质,与松柏等植物中发现的可能参与木质素合成的引导蛋白具有20—40的序列相似性.表达分析表明BhDIR1在复苏植物牛耳草干旱复水过程中mRNA明显积累,激素、信号分子和温度胁迫都可诱导其表达.BhDIR1在N′端包含一个外泌的信号肽,GFP融合蛋白的荧光定位分析证实BhDIR1定位于细胞膜和壁上.根据牛耳草干旱后酸溶木质素含量下降这一现象及以上结果可推测,BhDIR1可能通过调控木质素的单体间的连接方式而改变木质素的物理性质来影响细胞壁的机械强度和柔韧性,减少干旱对细胞造成的机械伤害.
- 吴仁花王丽丽王智商海红刘霞朱燕亓岽东邓馨
- 关键词:复苏植物干旱木质素细胞壁
- 与植物抗逆性相关的蛋白BhDNAJC2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植物抗逆性相关的蛋白BhDNAJC2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蛋白是如下a)或b):a)由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b)将a)所限定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
- 邓馨陈世璇
- 文献传递
- 玉米圆斑病菌侵染体系的建立被引量:1
- 2017年
- 以玉米自交系B73作为研究对象,以玉米圆斑病菌为供试菌株,采取玉米离体叶片侵染与活体整株侵染相对比的方式,通过观察侵染早期不同时间的玉米叶片,测定相关POD酶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量变化等,对侵染早期玉米叶片的生理指标和分子指标进行研究,通过比较这2种接菌方式对玉米早期生理生化表型的的影响,来筛选一种较为便捷实用的试验方法。结果表明,离体叶片侵染体系与活体植株侵染在侵染初期所选取的各种生理生化指标方面变化无差异;离体叶片侵染体系具有操作简单、重复性高、节约时间的优点,可以作为整株侵染的替代体系,为研究早期调控提供试验手段。
- 杨月张潇雅孙冬梅邓馨
- 关键词:玉米
- OsPYL9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OsPYL9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蛋白质,是如下(a)或(b)或(c):(a)由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b)将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
- 邓馨王策吕维涛
- 文献传递
- 植物细胞质膜有序性的活细胞定量分析
- 2025年
- 质膜微区是细胞质膜上富含甾醇和鞘磷脂的微结构域,参与信号转导、囊泡转运、胞吞和胞吐等众多生物学过程,因此质膜微区动态过程是植物细胞生物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荧光探针结合荧光显微镜被广泛应用于检测植物活细胞状态。PA(push-pullpyrene)是一种基于芘的新型、高效且稳定的荧光探针,但在植物活细胞成像研究中应用极少。该研究利用PA探针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结合图像处理和极性归一化数值作图法对拟南芥(Arabidopsisthaliana)根中活细胞质膜的有序度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PA探针在拟南芥根细胞质膜中的液态有序相的发射光谱为500–550nm,液态无序相的发射光谱为580–700 nm。使用甾醇抽提剂MβCD处理野生型拟南芥可使质膜的有序度降低。缺乏甾醇合成关键的甲基转移酶双突变体smt2/smt3质膜的有序度与经甾醇抽提剂MβCD处理的野生型株系质膜一致。smt2/smt3突变体根毛细胞质膜的有序度低于野生型,表明甾醇作为膜微区的关键组分在调节质膜的有序度上发挥重要作用。该研究为检测植物活细胞质膜动力学特征和质膜微区变化提供了一种直观且快速的检测手段。
- 陈秀秀唐玲胡文佳杨照麟邓馨王晓华
- 关键词:植物甾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