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晓静

作品数:12 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7篇放疗
  • 5篇食管
  • 4篇食管癌
  • 3篇肿瘤
  • 3篇细胞
  • 3篇癌患者
  • 2篇食管癌患者
  • 2篇晚期
  • 2篇疗效
  • 2篇摆位
  • 2篇摆位误差
  • 1篇胸部
  • 1篇胸部放疗
  • 1篇胸中段食管癌
  • 1篇血清
  • 1篇血清可溶性
  • 1篇亚群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癌
  • 1篇胰腺癌患者

机构

  • 9篇江苏省苏北人...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扬州大学

作者

  • 12篇刘晓静
  • 3篇花威
  • 3篇张西志
  • 2篇龚春香
  • 2篇范敏其
  • 2篇黄普文
  • 2篇李军
  • 2篇陈苏平
  • 2篇龚卫娟
  • 1篇陈婷婷
  • 1篇张先稳
  • 1篇茅冬俊
  • 1篇刘平
  • 1篇戴尔珣
  • 1篇徐云
  • 1篇蒋亚齐
  • 1篇谭飞
  • 1篇陈勇

传媒

  • 4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医疗装备
  • 1篇实用肿瘤学杂...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徐州医学院学...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华腹部疾病...
  • 1篇中国医疗设备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胸中段食管癌旋转容积调强与固定野动态调强放疗的剂量学研究被引量:25
2011年
目的比较瓦里安旋转容积调强(瓦里安为RapidArc)与固定野动态调强(dIMRT)2种调强放疗技术,在胸中段食管癌治疗计划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应用瓦里安Eclipse治疗计划系统,对20例胸中段食管癌患者分别设计RapidArc和dIMRT放射治疗计划。应用剂量体积直方图,比较2种计划中靶区、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并比较2种治疗计划的总机器跳数(MU)和治疗时间。结果 2种放疗计划GTV、PTV的Dmax、Dmean、Dmin、V95%、均匀性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pidArc的GTV适形度指数CI更接近于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RapidArc计划的双肺V10、V15、V20、Dmean明显低于dIMRT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肺V5、V302种计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pidArc计划,脊髓D01较dIMRT计划略有升高(P<0.05),心脏V40、Dmean也偏高(P<0.05)。结论对于胸中段食管癌,RapidArc治疗计划可以满足临床剂量学要求,能够更有效降低肺的受量,且具有减少总MU、缩短治疗时间的优点,并减轻了治疗中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及患者不适感。
刘晓静张西志李军花威陈永东张先稳
关键词:胸中段食管癌剂量学
鼻窦骨纤维异常增殖症3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鼻窦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临床特征、手术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36例鼻窦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根据术前影像学结果制定手术方案...
刘晓静
关键词:鼻窦肿瘤外科手术预后
文献传递
PET/CT图像融合在鼻咽癌适形放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鼻咽癌适形放疗中制定肿瘤靶区时正确使用PET/CT图像融合的方法及意义。方法对拟行根治性放疗的鼻咽癌患者在治疗前于同一固定体位完成MRI、PET、CT扫描。首先使用MRI图像融合CT进行肿瘤靶区的制定,而后使用PET/CT图像融合再次进行肿瘤靶区的制定,采用体积法和总靶区/共同靶区法评估GTV(包括鼻咽肿瘤GTV及受侵淋巴结GTVnd)的改变情况。结果在纳入研究的20例鼻咽癌患者中,有3例(15%)因分期改为M1期而采用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2例N0期和15例N1-3期患者行适形放疗。与MRI/CT勾画GTV相比,17例患者根据PET/CT勾画GTV均发生改变。体积法显示7例(41.18%)患者的GTV得到了缩小,10例(58.82%)得到了扩大,其中5例(29.41%)发生显著改变。总靶区/共同靶区法显示有6例(35.29%)患者的GTV发生显著改变。结论利用PET/CT将使鼻咽癌患者的分期更精确,有利于制定出更合理的治疗方案,PET/CT图像融合影响鼻咽癌适形放疗肿瘤靶区GTV的制定。
刘晓静陈苏平张西志花威
关键词:鼻咽癌适形放疗CTGTV
“及芍加味止痛散”防治急性放射性食管炎35例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自制及芍加味止痛散防治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自放疗开始时服用及芍加味止痛散,对照组在改良NCI-CTC分级标准2级及以上放射性食管炎出现后服用食管炎合剂(生理盐水、利多卡因、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结果:2组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放射性食管炎反应,2级及以上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治疗组68.57%,对照组88.57%;对照组发生率显著高于治疗组。2组中位食管炎发生时间治疗组为放疗后20d,对照组14d,治疗组出现食管炎的时间显著晚于对照组。结论:及芍加味止痛散能有效延缓放射性食管炎发生时间,提高患者的放疗耐受性,对急性放射性食管炎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戴尔珣戴金梁陈勇蒋亚齐刘晓静
关键词:放射性食管炎
食管癌放疗中MICA-NKG2D系统功能变化与疗效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食管癌在放疗中MICA-NKG2D配受体功能变化,以及其变化与放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取食管鳞癌细胞株ECA109,用不同剂量照射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ICA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接受不同放疗剂量的食管癌患者血清中sMICA浓度,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K细胞NKG2D受体的表达,胞内染色法分析NK细胞杀伤靶细胞功能的变化,并在结束时及结束后4周,用WHO评价标准评价放疗疗效,研究NK细胞NKG2D受体的表达率提高与放疗疗效的关系。1年后评价生存率与NK细胞NKG2D受体的表达率提高的关系。结果食管鳞癌细胞株ECA109仅当32Gy的照射量才能诱导MICA明显表达并促进NK细胞对其的杀伤效应。放疗中食管癌患者血清内sMICA含量无明显变化,40~60gy的放疗剂量时NKG2D阳性的NK细胞数增加,同时其NK细胞毒活性最强。放疗前后NKG2D阳性的NK细胞数增加越高的放疗后疗效评价越好。但1年后的评价未证实此结论。结论放疗可以促使食管鳞癌细胞诱导MICA明显表达并促进NK细胞对其的杀伤效应。放疗中食管癌患者血清sMICA含量无明显变化,但放疗可使NKG2D阳性的NK细胞数增多,增加越明显的患者短期放疗疗效越好,但对远期1年生存率没有明显的影响。
刘晓静刘平
关键词:食管癌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在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放疗中的摆位误差的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采用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技术纠正摆位误差,提高放疗精确度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例病理组织学确诊的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每次放疗前均行腹部CBCT扫描,获得患者左右(x)、头脚(y)、前后(z)方向的线性摆位误差,并且在配准数据显示某一方向误差超过2 mm时进行重新摆位,在线校位后再次行CBCT扫描后放疗。研究共有8例完成全部治疗计划,其后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算校位前后摆位误差的变化。结果CBCT校位前,8例胰腺癌患者左右方向摆位误差为(0.31±0.02)mm、头脚方向摆位误差为(0.28±0.03)mm、前后方向摆位误差为(0.29±0.01)mm,224组CBCT摆位误差数据当中,共有175组数据需要进行在线校位,所占比例为78.13%。CBCT校位后,8例胰腺癌患者左右方向摆位误差为(0.11±0.01)mm、头脚方向摆位误差为(0.13±0.02)mm、前后方向摆位误差为(0.14±0.01)mm。结果提示校位后的摆位误差明显低于校位前的摆位误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放疗中使用IGRT技术可以显著降低摆位误差水平,提高放疗精确度。
谭飞刘晓静
关键词:胰腺癌IGRT放疗
奈达铂联合5-Fu对顺铂耐药的晚期食道癌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 研究使用奈达铂联合5-Fu对顺铂耐药的晚期食道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奈达铂与5-Fu静脉滴注方案,3周为1周期,完成2-4个周期,然后评定疗效。结果有效率为50%,中位生存期为228天,1年生存率为33%。主要毒副作用为骨骼抑制。结论 奈达铂+5-Fu对顺铂耐药的晚期食道癌仍是安全有效的方案。
刘晓静张西志
关键词:奈达铂顺铂耐药晚期食道癌
CBCT比较负压袋和热塑体模在胸部放疗中的摆位误差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真空负压袋和热塑体模在胸部放疗体位固定时的适用性。方法分别对20例真空负压袋同定的157次、热塑体模固定的162次CBCT(cone-beamCT,锥形束CT)数据进行分析。根据Stroom公式:PTV外放=2∑+0.7σ,计算Margin的前后、头脚、左右方向的范围。结果两种固定方式最大偏差均发生在头脚(Z轴)方向,P=0.130,仅在前后(X轴)方向上热塑体模误差〉3mm的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真空负压袋和热塑体模固定方式下CTV(临床靶区)-PTV(计划靶区)。即Margin的前后、左右、头脚方向分别为3.59mm、4.21mm、4.76mm;4.27mm、5.22mm、8.94mm。结论两种固定方式各具优势,因人而异,所得的Margin大小不同,应充分重视。
花威刘晓静陈婷婷李军茅冬俊
关键词:锥形束CT
影像学检查评估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肿瘤疗效的价值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是一种无创局部治疗肿瘤的新技术,被称为无创性超声切除或聚焦超声外科。该技术目前公认的具有确切疗效的适应证是在治疗前列腺癌、肝癌、肾癌、肾上腺癌、乳腺癌、膀胱癌、胰腺癌、腹膜后恶性肿瘤、大肠癌、腹腔淋巴结转移癌等。对上述肿瘤的治疗不仅疗效确切,而且还有其它治疗手段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
陈苏平刘晓静
关键词:影像学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
放疗对食管癌患者血清可溶性MI CA含量及外周血NK细胞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经不同剂量高能X线照射后食管癌患者血清可溶性MHC—I类分子链相关基因A(sMI-CA)含量、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表面NK细胞2族成员D(NKG2D)受体的表达及其杀伤毒性的变化。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n=28)和正常对照(n=21)血清sMICA的含量,并动态分析6例食管癌患者经不同剂量高能X线照射后血清sMICA含量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K细胞NKG2D受体的表达,胞内染色法分析NK细胞杀伤靶细胞功能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食管癌患者血清sMICA含量明显升高,但不同放疗剂量对食管癌患者血清sMICA含量无显著影响。食管癌患者外周血阳性表达NKG2D的NK细胞比例与正常对照相比显著降低,同时其细胞毒活性亦明显降低。而且与治疗前相比,40~60Gy的放疗剂量时NKG2D阳性的NK细胞数增加,同时其NK细胞毒活性最强。结论放疗对食管癌患者血清sMICA含量无明显影响,但适量放疗可使NK细胞毒活性增强。
刘晓静龚卫娟龚春香范敏其黄普文
关键词:自然杀伤细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