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沫

作品数:16 被引量:96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工业大学2011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0篇教育
  • 7篇高校
  • 4篇高等教育
  • 3篇新人
  • 3篇教学
  • 2篇大学生
  • 2篇培养高素质创...
  • 2篇教育质量
  • 2篇就业
  • 2篇教学改革
  • 2篇合作教育
  • 2篇高素质创新人...
  • 2篇高校人才
  • 2篇高校人才培养
  • 2篇产学研
  • 2篇产学研合作
  • 2篇产学研合作教...
  • 1篇大学生就业
  • 1篇导师
  • 1篇导师制

机构

  • 15篇南京工业大学

作者

  • 15篇刘沫
  • 11篇陈海宁
  • 4篇陈晓猛
  • 1篇眭国荣
  • 1篇徐少亚
  • 1篇孙千惠

传媒

  • 7篇化工高等教育
  • 1篇学海
  • 1篇求索
  • 1篇黑龙江高教研...
  • 1篇开封教育学院...
  • 1篇南京工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06
  • 2篇2005
  • 5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试论素质教育与教学改革
2004年
本文从对素质教育的动态和静态双重意义上的分析入手,力图阐明素质教育的本质和内涵,并围绕素质教育的实施这一主题,揭示高校教学改革总的精髓之所在:必须对当前教学改革做出新的调整,进行整体性的教学改革。
刘沫陈海宁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学改革高校教学目标
略论高等学校创新型教师的培养途径被引量:1
2003年
高等学校对创新型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已达成了共识。但如何培养创新型教师却是一个薄弱环节。本文从实施创新教育的领导、为广大教师创设有利于创新思维形成的氛围、确立教师在学校的主体地位、调整教师队伍结构、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构建教师进修培训体系等方面,对培养创新型教师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陈海宁刘沫
关键词:创新型教师教师资源配置教师队伍结构
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探索和实践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要求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作出重大的变革,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际的坐标变换,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及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创新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树立大学科观:进...
刘沫陈海宁陈晓猛
文献传递
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探索和实践被引量:17
2002年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要求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作出重大的变革,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坐标变换,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及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创新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树立大学科观,进一步完善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我们做了文中介绍的探索与实践。
刘沫陈海宁陈晓猛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育观念
知识管理:高校管理制度改革选择被引量:11
2004年
高校实施知识管理是高校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一次管理制度的革命 ,是积极应对知识经济挑战的一种超前战略选择。它既是对以往管理理论和模式的整合 ,更是在整合基础上的一种超越和创新。知识共享是高校知识管理的中心环节。
陈海宁刘沫
关键词:知识管理高校知识共享知识创新
观念提升: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被引量:1
2002年
高校在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遇到了传统活动若干环节诸如观念、环境、手段等 ,尤其是观念的挑战 ,同时也受到了创新人才培养的认识误区和忽视创新人才培养的主体性发挥等问题的影响 ,这已成为目前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活动的阻滞因素。创新人才培养活动的关键 ,就是实施者对创新教育观念提升的问题 ,也是实施者对传统人才培养理念的超越问题。
徐少亚陈海宁刘沫
关键词:高等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实现人才充分就业的战略选择被引量:15
2006年
人才供给与需求的矛盾使得大学生就业率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焦点。高校人才有效供给的不足是造成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根本性原因。目前,大学生的就业状况显现出来的不仅仅是简单的专业供过于求的问题,而是更深层的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重新定位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当前高校实现人才充分就业的战略选择。
刘沫陈海宁
关键词:就业高等教育
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 努力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被引量:5
2002年
从企业、学校及人才培养的角度审视,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它较好地体现了当前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对当前高校教学改革产生了积极影响和有力的推动作用,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教改工程的有效方法。
陈海宁刘沫陈晓猛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教育教育高素质人才
论科学发展观对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启示被引量:3
2005年
本文围绕科学发展观两个重要的发展指导思想,深刻分析了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机遇,也是促进高等教育更加合理和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科学发展观对当前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刘沫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高等教育教育改革与发展科学发展观高等教育质量协调发展
理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创新教育作为21世纪教育发展的主流,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高度重视。这种新型的教育制度是以培养现代人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不断运用新知识、新技术、新思想、新材料,迅速转化生产力为目标的教育。它伴随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日益显...
刘沫
关键词:理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教育制度能力培养体系教学改革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