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翅琼

作品数:17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文化科学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护理
  • 6篇教学
  • 5篇儿科
  • 5篇儿科护理
  • 3篇双酚
  • 3篇双酚A
  • 2篇理教
  • 2篇教育
  • 2篇甲基化
  • 2篇教学改革
  • 2篇高职
  • 2篇DNA甲基化
  • 1篇多元化教学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病理性...
  • 1篇心脏
  • 1篇心脏损伤
  • 1篇学法
  • 1篇炎症
  • 1篇预防医学专业

机构

  • 8篇湖南环境生物...
  • 3篇南华大学

作者

  • 11篇刘翅琼
  • 6篇杨娜
  • 2篇陈锋
  • 2篇赵琳
  • 1篇洪燕
  • 1篇王晓梅
  • 1篇洪燕

传媒

  • 3篇成功
  • 2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安徽卫生职业...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课程教育研究...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3
  • 6篇2017
  • 2篇2014
  • 1篇2013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酚A对小鼠心脏损伤及其机制初步探讨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初步探讨双酚A对小鼠心脏组织的损伤作用。方法 50只健康昆明(KM)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剂量组分别给予2.4、24、240、480 mg/kg双酚A灌胃染毒,对照组给予玉米油灌胃,每天1次,共28 d。试验中计算心脏脏器系数,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心肌组织中Ca2+-ATP酶的活性,通过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染毒组小鼠Ca2+-ATP酶活性下降(P<0.05),心脏脏器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组织学检查可见心脏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且随着剂量增加病理改变程度越显著。主要表现为心肌纤维排列疏松,间隙增宽,间质水肿,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甚至心肌坏死。雌雄组之间无差异。结论双酚A对小鼠心脏组织可造成一定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双酚A导致小鼠心肌组织炎症与Ca2+-ATP酶活性下降有关。
洪燕陈锋王晓梅刘翅琼赵琳
关键词:双酚A心脏损伤CA2+-ATP酶炎症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护理健康教育路径探讨
2017年
分析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者护理健康教育临床路径的效果。方法:将 240 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以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组根据临床路径进行护理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新生儿的护理服务满意度和健康教育合格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率、健康教育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合格率较高,可以提高患儿家属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知识的把握,合理配合医护照护患儿,缩短医院日数,提高护理满意度。
杨娜刘翅琼
关键词: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健康教育路径
双酚A对MCF-7细胞内DNA甲基化的影响
2014年
目的探讨双酚A对MCF-7细胞内整体DNA甲基化水平及甲基化转移酶的影响。方法分别将浓度为10-6mol/L、10-7mol/L的双酚A作用于MCF-7细胞72 h后,免疫荧光法测5-甲基胞嘧啶的含量,RT-PCR法测DNMT1、DNMT3A、DNMT3B mRNA的表达。结果双酚A(10-6mol/L、10-7mol/L)作用72 h后,与溶剂对照组(0.1%DMSO)相比,5-甲基胞嘧啶的含量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结果表明浓度为10-6mol/L双酚A处理组的DNMT1的mRNA的表达下降,10-6mol/L、10-7mol/L双酚A组的DNMT3A和DNMT3B的mRNA的表达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酚A能够引起MCF-7细胞整体DNA甲基化水平下调,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变甲基化转移酶的表达来实现。
刘翅琼赵琳陈锋
关键词:双酚ADNA甲基化DNMT1DNMT3B
儿科护理学教学方法改革初探
2017年
现今的医疗教育体系对护理学生要求在不断提高,使学校在相应的领域进行教学改革,进而使医学毕业生业务技能等整体素质得以提高。从儿科护理学教学来说,提高教师教学水平,让护生在整个儿科护理学习过程中能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获得熟练的技能,并把此作为儿科护理教学的重点,本文对现阶段儿科护理学的教学方法进行讨论。
杨娜刘翅琼
关键词:儿科护理学教学
双酚A对MCF-7细胞DNA甲基化的影响及其机制
目的 通过研究双酚A /(Bisphenol A,BPA/)对MCF-7细胞产生的DNA甲基化修饰作用及其机制探讨,进一步阐明双酚A促进乳腺癌的分子机制。 方法 选择浓度为10-7mol//L和10-6...
刘翅琼
关键词:双酚AMCF-7细胞DNA甲基化SP1SP3
文献传递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高职预防医学专业实践课教学改革被引量:1
2023年
探讨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情况下,培养基层公共卫生人员的高职预防医学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改革。采用文献查阅及调研分析我国高职预防医学实践教学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整改措施。高职院校预防医学专业作为医学三大分支之一,其实践课教学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未来基层公共卫生人员的综合技能素质。可从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材编写、实验室信息化建设、教学评价等方面开展教学改革。
洪燕刘翅琼方福如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CNP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实践教学中的运用
2017年
目的探讨CNP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级护理专业三年制高职护理1-2班学生120设为实验组,3-4班120人设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CNP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护生的实践操作成绩,并对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的效果对两组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试验组护生的儿科护理实践操作能力(90.51±6.96)较对照组(82.62±7.71)高,t=3.876,P=0.000,有统计学差异;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对本组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的效果评价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童护理实践教学采用CNP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掌握疾病知识,提高理论与实践能力,护理实践能力,临床护理能力等核心专业能力。
杨娜刘翅琼
关键词:CNP儿科护理实践教学
儿科临床护理教学改革中多元化教学法的应用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对多元化教学法在儿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实际效果展开全面而系统地探究。方法:将护理专业的学生通过随机的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主要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多元化教学法。通过对两组学生的期末理论考试以及临床的操作实践能力进行测试,全面考察学生在儿科临床护理教学过程中是否认可多元化教学法。结果:实验组中的学生取得的成绩要比对照组高得多(P<0.05)。结论:多元化教学法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增强,使儿科临床护理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水平得到稳步提升。
杨娜刘翅琼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儿科护理护理教学
BOPPPS模式在高职儿童护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23年
随着健康观念的深入人心,尤其是在儿童健康护理方面,护理人才的培养逐渐成为重中之重。高职作为护理人才培养基地之一,如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旨在探讨将BOPPPS模式应用于高职儿童护理课堂中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详细介绍了该模式的六个阶段结构及其应用原则,及在高职儿童护理课堂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情况,并对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估和数据分析。实践结果表明,该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积极性与兴趣,进而取得更好的成绩。最后,针对运用BOPPPS模式教学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该领域未来进一步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刘翅琼
关键词:高职
加强儿科护理伦理教育减少护患冲突
2017年
当我们强化了在护患沟通与交流中遵循了儿科护理伦理的道德规范教育,并体现在实际的儿科护理工作中,必然就会使儿科护患关系得到改善,大大提高了儿科护士的职业素质和自身形象,使医院的总体儿科护理水平得到了升华。
杨娜刘翅琼
关键词:儿科护理伦理教育护患冲突教育策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