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崧雯
- 作品数:39 被引量:170H指数:7
- 供职机构:上海市肺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纳米专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TaqMan—MGB探针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快速检测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被引量:11
- 2007年
-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瘤组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及TaqMan MGB探针实时荧光PCR快速检测EGFR突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聚合酶链(PCR)反应,对80例手术切除NSCLC瘤组织EGFR基因的第18、19和21外显子片段进行扩增和测序,Chromas软件分析基因突变。设计EGFR突变位点的TaqMan MGB探针,采用实时PCR检测瘤组织EGFR突变,并与测序结果比较。实时PCR的敏感性与特异性评价,用不同混合数量的PC-9细胞(19外显子缺失)为阳性参照。结果21例NSCLC瘤组织存在EGFR基因突变,总体突变率为26.3%。其中13例为EGFR第19外显子阅读框内多核苷酸的缺失,8例为第21外显子2573位核苷酸点突变。诊断的特异性与敏感性均为100%。当PC-9突变型细胞仅占10%时或PC-9细胞数低达50只时,PCR仍然检测到EGFR基因突变的存在。女性、不吸烟和肺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显著高于男性、吸烟和非腺癌患者(P<0.05)。EGFR基因突变与患者年龄、TNM分期等因素无关。结论NSCLC存在EGFR基因的突变或缺失,其中以女性、腺癌和不吸烟患者突变率较高。TaqMan MGB探针联合实时PCR可有效地检测出EGFR基因突变,操作简便,易于临床推广。
- 周彩存周崧雯潘虹粟波高志强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TAQMAN聚合酶链反应外显子
- 首剂负荷量伊班膦酸钠治疗肺癌转移性骨痛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首剂负荷量伊班膦酸钠(ibandronate)治疗肺癌转移性骨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2007年7月本院收治的30例接受负荷量伊班膦酸钠治疗伴骨转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首剂给予负荷量,即6mg伊班膦酸钠以100mL 0.9%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每日1次静脉滴注,15min以上,连用3d,以后每3—4周重复给予1次维持量伊班膦酸钠6mg。观察并记录止痛起效时间、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吗啡日消耗量、血钙、肌酐、碱性磷酸酶等变化。结果:29例可评价疗效及安全性。治疗后25例疼痛缓解,缓解率86.2%,疼痛缓解平均所需时间(2.9±0.8)d,治疗后疼痛评分显著改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提高(P〈0.001),其中有4例治疗后吗啡用量减少20—40mg。治疗前7例血钙增高,治疗后均降为正常。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未出现肾脏毒性反应。结论:伊班膦酸钠负荷量给药止痛起效快,不良反应轻,可明显改善转移性骨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吗啡用量,避免吗啡不良反应的发生,并能有效降低血钙,是NSCLC转移性骨痛治疗的一个新的选择。
- 任胜祥张玲周崧雯孙辉周彩存
- 关键词:骨痛伊班膦酸钠
- 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肺癌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22年
-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在肿瘤间质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可分为M1型(抗肿瘤型)与M2型(促肿瘤型)。近来诸多实验和临床研究均表明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与肿瘤的分期、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新生血管的产生、淋巴结转移和治疗耐药具有显著相关性,影响肿瘤患者的预后。靶向TAMs的治疗有望使肿瘤患者获益。因此,本文就M2型TAMs在肺癌中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万小英周崧雯
- 关键词:肺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肿瘤微环境
- 非小细胞肺癌环氧合酶-2表达与血管生成之间的关系被引量:1
- 2006年
- 背景与目的:我们以前的研究发现,环氧合酶-2(COX-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上调表达是患者独立预后的不良因素。COX-2参加结肠癌等实体瘤的血管生成,是否参与NSCLC血管生成目前尚有争议。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COX-2表达与血管生成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A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用脂质体将表达COX-2反义核酸的质粒和空质粒分别稳定转染H1299细胞(H1299-AS和H1299-P),采用RT-PCT和W esternB lot法检测细胞株COX-2和VEGF-A的水平。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60例NSCLC肿瘤组织COX-2、VEGF-A和CD31表达情况,用χ2检验分析这些参数间相互关系。结果:H1299-AS细胞株COX-2 mRNA和蛋白水平较H1299-P细胞明显下降;VEGF-A蛋白表达水平亦同步下降。肺腺癌COX-2表达率为77%,显著高于肺鳞癌的37%(P<0.05)。NSCLC中COX-2和VEGF-A表达与肿瘤微血管密度明显相关(r分别为0.55和0.42,P<0.05)。COX-2表达阴性患者肿瘤微血管密度为45.7±15.6根/200×视野,显著高于不表达患者的37.4±9.7根/200×视野(P<0.05)。NSCLC组织中COX-2表达水平和微血管密度与患者术后生存期明显相关(P<0.05)。结论:NSCLC存在COX-2和VEGF-A共表达,COX-2可能通过诱导VEGF-A表达来发挥促血管生成样作用。
- 周彩存周崧雯倪健易祥华唐亮粟波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环氧合酶-2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血管生成
- 一种用于医学辅助教学的疾病知识管理系统及操作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医学辅助教学的疾病知识管理系统及操作方法,包括由疾病数据库和病例数据库构成的知识管理模块,分析模块和人机交互模块组成。教学时,操作者通过人机交互模块发出指令,经分析模块处理后向知识管理模块发送请求,分...
- 邓沁芳周彩存周崧雯
- 文献传递
- 非小细胞肺癌中ERCC1的表达与新辅助化疗疗效之间的关系被引量:6
- 2008年
- 背景与目的已有研究表明:肿瘤组织中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ERCC1)的阳性表达与铂类耐药密切相关,本研究探讨ERCC1在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新辅助化疗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手术切除的73例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ERCC1的表达水平,其中33例接受含铂方案的新辅助化疗。采用χ2检验、Logrank分析和COX风险模型等分析ERCC1在NSCLC中的表达及其对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影响。结果ERCC1在NSCLC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4.25%。ERCC1的阳性率在新辅助化疗组(48.48%,16/33)要高于对照组(20.45%,9/40)(χ2=6.008,P=0.025)。ERCC1阳性组新辅助化疗客观缓解率31.3%,阴性组为58.8%(χ2=2.528,P=0.112);MST分别为36月和54月(P=0.118);3年生存率分别为43.8%和47.1%(χ2=0.029,P=0.866);5年生存率分别为18.8%和23.5%(χ2=0.414,P=0.520)。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组织中ERCC1表达水平、TNM分期和新辅助化疗与否是影响患者的预后因素。结论新辅助化疗可诱导NSCLC表达ERCC1,ERCC1高表达患者新辅助化疗客观缓解率低,ERCC1是影响该组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 周崧雯周彩存徐清华严令华
- 关键词:肺肿瘤新辅助化疗预后
- 长春瑞滨和顺铂联合西乐葆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比较长春瑞滨和顺铂(NP)方案联合西乐葆与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cancer,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5例ⅢB/IV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32例,化疗方案NP方案联合西乐葆,长春瑞滨25 mg/m^2第1、8天静脉注射,顺铂75 mg/m^2第1、2天静脉滴注,西乐葆400 mg2次/日,第1-12天口服,21 d为一个周期;B组33例,化疗方案为NP方案,用法同A组。结果A组与B组有效率分别为35.5%和26.7%(P=0.457),临床受益率分别为87.1%和66.7%(P=0.058),1年生存率分别为58.1%和36.7%(P=0.094),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2个月和9.2个月(P=0.062)。而36例肺腺癌中,A组1年生存率为64.7%,显著高于B组的26.3%(P=0.021);且A组中位生存期为12.5个月,明显高于B组的8.7个月(P=0.033)。A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为67.7%,明显高于B组的40.0%(P=0.03),而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脱发、静脉炎、神经毒性和血小板减少等副作用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NP方案联合西乐葆治疗晚期NSCLC有效,安全性好。肺腺癌的1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期均显著高于NP方案组。
- 周崧雯周彩存徐建芳吕梅君
- 关键词:环氧化酶2抑制剂非小细胞肺肿瘤
- COPD相关性腺癌与鳞癌基因遗传差异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8年
- 在世界范围内,肺癌是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占85%,主要病理类型为腺癌和鳞癌。研究提示COPD独立于吸烟,为其高危因素。相同的致病因子作用下,COPD相关性腺癌与鳞癌的差异提示,两者之间除常见的慢性炎症、氧化应激、免疫应答等机制外,还存在不同的基因遗传机制。本文就COPD相关性腺癌和COPD相关性鳞癌基因遗传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方启宇邓沁芳孟淑燕周崧雯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腺癌鳞癌基因
- 多西他赛二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每周方案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研究和评价单药多西他赛二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每周方案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2005年11月-2007年3月同济大学附属肺科医院收治的60例一线治疗失败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单药多西他赛第1天和第8天用药,剂量为35mg/(m^2·次)化疗,21d为1个周期,每个周期评价毒性反应,至少化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60例患者共经历203个周期多西他赛化疗,年龄39~78岁,60例患者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O例,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7例(11.7%),稳定(stable disease,SD)19例(31.6%),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43.3%,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14周。结论单药多西他赛每周方案二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较好,可延缓患者病情进展,不良反应相对较轻,适合在一般状况较差有合并疾病的患者二线治疗中应用。
- 孙辉张玲周崧雯陈晓霞徐清华周彩存
- 关键词:多西他赛非小细胞肺肿瘤二线化疗
- 一种用于经皮穿刺肺活检术的新型穿刺针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经皮穿刺肺活检术的新型穿刺针,包括空心外针管、及与空心外针管内径相适配的针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采用特殊材料制作的针芯以及外部针管的针栓,大大减轻穿刺针的重量,使穿刺针固定胸壁期间、维持穿刺针的角度...
- 邓沁芳周彩存周崧雯
- 文献传递